分享

2015猪营养与肠道健康研讨会听课笔记(上)

 七彩年华 2015-06-28

Dr.David 《全球猪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全球猪业现状:


1 中国:


中国每年猪肉消费总量在逐年增长,截止到2014年,猪肉消费总量达到5500万吨,人均消费43kg左右。而母猪存栏量也在减少,猪肉出口逐年减少,进口量却稳步增长。猪的生产能力在逐步提高,从2013-2014数据来看,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出栏量也在提高,2014年达到约1600万头,与2013年相比,每头猪平均提高差不多1头猪;中国整个PSY水平平均15.7头,好的水平能达到27头,差距为11.3头;假设中国每年需要7.2亿头商品猪,那将由4600万头母猪来提供,每个企业如果能达到高生产水平,只需2700万头母猪提供,这样就可以节约1900万头母猪,相当于节约了2000万吨饲料,6300万吨肥料,885亿升水。


2 饲料成本占养殖的60-70%,2014年,各个国家饲料成本由低到高排序,其中成本较低的国家有:巴西、智利、德国;成本较高的国家是亚洲;从胴体价值来看,在亚洲,猪肉价格最高;每头猪每年成本较低的国家是美国、中国、韩国等;而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较高,综合评判,各个成本都较低的是美国、巴西、智利;形成这样的原因有:这些国家非常专注于提高猪肉生产各环节的效率、利润很薄、生产成本控制得较低、整个产业高度整合、集成和合作,各个小公司联合起来形成集团化的产业;


3 美国:


1962年,每头猪每年平均提供14头猪,每头猪消耗410kg饲料,每头猪提供瘦肉产量34kg,相比2014年,每头猪每年平均提供25头猪,每头猪消耗273kg饲料,每头猪提供瘦肉产量45kg,产仔数提高了50%、饲料减少33%、瘦肉产量提高33%、瘦肉率减少了50%;


4 巴西:


以巴西食品公司(全球第二大猪生产商)为例,从2004年-2009年的数据来看,屠宰体重增加了10kg,节约的饲料相当于最大饲料加工厂1.5个月的产量;


5 加拿大:


在有利汇率时,加拿大猪在加拿大产仔,然后向美国出售断奶仔猪,饲养并屠宰,在2008年时,汇率不利时,同时由于美国法案的限制,不是在美国长大的猪,要加上原产地标签,所以加拿大生产商损失巨大,并且效率滞后,目前产业结构已重组并且更加关注效率;


6 墨西哥和拉丁美洲


由于饲料原料从国外进口,所以饲料成本较高,但劳动力成本较低,目前正在进行现代化的整合,速度很快,但还是滞后,整个养殖业处在热带气候中,但顶级生产商的生产水平与美国相当,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7 欧洲:


整个产业零散化,母猪厂销售断奶仔猪—专注于PSY,有专门的公司进行保育和育肥,有独立的屠宰场;各个国家不一样,有的专注低成本、有的关注肉品质的生产,但是他们动物福利和相关立法增加成本的压力也很大,如母猪妊娠栏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未来去势也可能被禁止,以英国为例,英国成本在增加,英国母猪存栏量在逐渐减少、生猪存栏量也在减少。


8 俄罗斯:


俄罗斯整合比较自然,国家目标是实现自给自足,所以政府提供了很多援助和进口方向的政策,使猪肉产业利润保持较高,而且扩张速度很快。


9 亚洲其他地区:


发展水平不同,亚洲是生产成本最高的,并且渴望提高效率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整个产业在升级。


伍国耀 《甘氨酸对仔猪生长及肠道功能的作用》


1 甘氨酸的生理功能: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活性代谢产物(如谷胱甘肽、肌酸、嘌呤和血红素等)、抑制性神经递质、细胞保护剂、抗炎作用;


2 新生仔猪甘氨酸代谢需要:其中80%用于蛋白质合成、6%用来氧化、3%用于肌酸合成、7%用来合成嘌呤、4%用于其他;


3 为满足仔猪对甘氨酸的需要,乳中提供及内源合成的甘氨酸对比(mg/kg BW/day):母乳中摄入349、乳中未消化的甘氨酸为-38、所以母乳中提供的甘氨酸为311;增重需要甘氨酸1216、氧化成尿素和二氧化碳需要96、合成肌酸需要46、合成嘌呤需要112、结合胆酸需要16、肝脏谷胱甘肽合成需要13、合成马尿酸需要11、合成血红素需要5;


4 通过试验发现:


(1)甘氨酸在新生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内主要用于合成细胞蛋白质,且可以促进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且通过调控mTOR通路提高细胞蛋白质周转效率;


(2)甘氨酸可通过维持细胞内GSH稳态、GLYT1的表达量,以及抑制MAPK信号通路而抵抗由4-HNE诱发的氧化应激,降低细胞氧化损伤;


(3)甘氨酸是保证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最佳生长和发育的营养性必需氨基酸;


(4)向8-15kg断奶仔猪的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2%的甘氨酸更有利于其最佳生长性能和抗断奶应激功能的发挥;


朱伟云 《猪肠道微生物与氨基酸代谢》


1 消化道营养:主要研究营养物质(营养素和非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转化、吸收与排出的规律,探索消化道营养与消化道发育与动物健康的互作关系与机制;健康的养殖需要有健康的动物,健康的动物需要有健康的消化道,所以消化道营养是消化道健康的基础;


2 肠道是生命的内在通道,肠道里的细菌数是人体细胞数的10倍,基因组是人体基因组的100倍;肠道中的营养素,是宿主也是微生物的营养,庞大菌群的生长和代谢,需要各种营养底物微生物载量,抗生素作用机制菌群利用营养素为肠道稳态、机体健康提供保障;


3 2011年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有的喜好高蛋白、有的喜好素食,因此,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也依赖于肠道微生物,人的饮食习惯依赖于肠道微生物对营养素要求;


4 不同肠段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氨基酸代谢去向:一部分用于蛋白合成、一部分用于分解代谢、一部分为游离氨基酸,可供机体利用;不同氨基酸代谢去向不同,比如赖氨酸16%用来蛋白合成、12%用来分解代谢、72%为游离氨基酸;精氨酸16%用来蛋白合成、10%用来分解代谢、74%为游离氨基酸;蛋氨酸23%用来蛋白合成、1%用来分解代谢、76%为游离氨基酸;


5 肠道不同生态位点的微生物功能不同,如肠腔、肠粘膜上的菌群作用不同,肠腔微生物更多地分解代谢氨基酸、肠壁微生物更多的合成代谢氨基酸;肠道微生物对赖氨酸等代谢强,对支链氨基酸代谢弱;而小肠上皮细胞对赖氨酸等代谢弱,只代谢支链氨基酸;


J.Kamphues 《日粮物理形态:在猪消化道内外的特点及作用》


1 不同物种间差异不同:如在反刍动物营养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化学、物理及消化作用的特点,“结构化”的粗纤维、日粮的“结构价值”、物理性有效的NDF;在猪和家禽营养方面:没有进行化学评定,仅考虑日粮颗粒大小的影响;在宠物营养方面:主要考虑对行为、咀嚼次数、日粮适口性的影响;


2 迄今为止,长纤维状的原料特性限制了其在漏缝地板猪舍中使用,新的粉碎技术允许WPCS在常规液体饲喂系统中使用,青贮的浸泡过程(大约12小时)后进行粉碎或青贮前进行专门化粉碎(生产CCM前使用该技术);尽管消化率不变的WPCS只是单一的饲料原料,但妊娠母猪/育肥猪日粮中提供更高水平或更便宜的粗纤维,能允许妊娠母猪自由采食从而减少精料的采食量;


3 日粮粉碎细度要根据动物不同阶段来定,过细要注意胃溃疡的发生,尤其是在母猪方面;


4 如何描述猪日粮的物理形态:干粉料(无预处理)为干筛分,颗粒或破碎料用水浸泡为湿筛分,进入筛塔,根据不同孔直径筛分,将带有湿颗粒的筛网干燥处理,并称重。最终结果,比较不同大小的额破碎颗粒的正常和推荐值,计算不同大小颗粒的平均值;


5 无论饲料形态(干/湿),粗粉碎饲料使猪胃不同区域内容物pH值差异显著,当饲喂液体饲料时,胃内容物pH值不受影响,但粉碎粒度是主要因素;


6 日粮物理形态对仔猪回肠末端和盲肠瓣组织形态的影响:回肠壁厚度:细粉碎颗粒料最低值(100)、粗粉碎粉料最高值(186);盲肠瓣膜形成:细粉碎颗粒料/膨化料:最薄但最长,粗粉碎粉料,最厚但较短;盲肠瓣膜形成:细粉碎膨化料(最小值100)、粗粉碎粉料最大值(155);


7 日粮物理形态对猪影响研究中的一些开放性问题:对唾液数量及组成的潜在影响:分泌速度和化学组成受到颗粒大小,制粒及饲喂技术的影响;制粒工艺本身的潜在影响:尽管各种特性基本相同,但颗粒饲料本身可能对肠道粘膜有不利影响;日粮物理形态对“解剖学结构”以及食糜运送和食糜逆向运动(后肠-小肠)的潜在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