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富阳走生态之路 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zll2015 2015-06-30

 在人类文明走向更高层次的当下,人们逐渐跳出对物质文明的盲目追逐,转为对生存环境体验感的塑造,生态之美,作为评测发展质量的标准之一而备受推崇。

    无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还是“两美浙江”的科学布局,“生态”思维均处于一以贯之的核心位置,近年来,发生在富阳的绿色发展故事则是这种思想的现实写照。

    在富阳,如何使生态与富民保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地人共同探求的时代命题。在这里,生态的内涵正不断深化:生态是支点,撬动了轰轰烈烈的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是主线,围绕此核心,富阳人书写出涵盖全境的治水文章,成为富春江畔最美的诗篇;生态是音符,奏响了绿色富民的新乐章……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富阳人巧妙地解答着各类富民命题,并始终应对自如。

    “支点”:撬动转型升级

    绿色生态理念逐渐上升为当地人的共识,发展理念的更新,演化为调整落后产业结构的生动实践。一场以生态为支点,撬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戏在富阳上演。有1900多年历史传统、当地的支柱产业——造纸业成为以生态促转型的关键突破口,也被当地管理者视为“发展经济、治理污染”的民生工程。

    事实上,早在2006年,富阳便开始启动淘汰关停“低小散”造纸企业的工作,到2013年,先后开展6轮淘汰工作,涉及企业300余家,关停造纸生产线400余条。近两年,为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运营,富阳将造纸企业整合入园,现有17家造纸企业进驻园区,造纸企业入园率达87%。一份来自环境的成绩单给予这项工作最直接的肯定:造纸业废水排放量削减41.9%、COD排放量削减48.3%,富阳全境的空气状况和水质大幅改善。

    尽管造纸业对富阳的生态欠账颇多,但对城市发展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关停和淘汰,并不意味着对其置之不理,科学引导相关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价值重塑才是管理者的责任所在。据富阳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环保倒逼、限小劣汰、产能置换、买卖自愿、妥善安置职工、限期退出有奖励等举措,稳步推进造纸行业转型升级。

    通过转型升级,一批传统造纸企业迎来了发展征程上的春天。

    前身为造纸企业的高峰化纤PET塑业有限公司符合产能转换企业转型要求,新厂获批手续很快办妥,新厂生产设备科技含量高,生产过程没有废水废气产生,附近造纸厂的废塑料也被用于再生产,属于资源再生行业。“全部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3.5万吨,产值可达2亿元~3亿元。”公司董事长刘军介绍说。

    生产涂布灰底白板纸的富阳新民纸业因产能达不到整治提升条件,被列入了第六轮关停名单。根据要求,该企业可以生产到2015年底,但企业却提前一年半实施关停,用企业负责人俞新民的话说,早关停、多得益,更重要的是早转型、早主动。提前拆除生产线后,对原有的28亩旧厂区进行了厂房改造、局部拆建,既节约了基建资金,又缩短了新建项目的建设周期,赢得了发展先机。

    除了转型为其他产业外,造纸行业加快提升产业结构,组建造纸企业大集团,成为传统产业焕发青春的又一路径:今年1月底,永泰集团与正大集团决定优势互补,抱团聚力,形成规模效应,并兼并收购了一些小型造纸企业,联合组建省内最大的造纸“航母”永正集团,打造集造纸、治污、供热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造纸企业集团。“这是富阳造纸业下一步转型升级的方向。”富阳区环保局负责人说。

    跳出旧产业的发展藩篱,探索与时代轨迹相契合的产业方向,富阳以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为契机,寻求自身产业的有机更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产业”成为富阳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方向。

    2014年以来,根据省、市两级决策部署,富阳将信息(智慧)经济确定为“一号工程”;“硅谷小镇”、“机器人小镇”、“先进制造小镇”、“医药小镇”等四大小镇建设,信息(智慧)经济、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兴未艾,传化智能公路港物流基地、京东集团、大华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先后入驻,富阳产业的绿色发展态势渐入佳境。

    “主线”:写好治水文章

    夏日,远离都市的喧哗和燥热,回归绿水青山间,去品味山的悠然,水的清冽,不失为“不枉此季”的独特体验。约上三五个朋友,乘坐着皮划艇,沿着湖源乡境内的壶源溪穿石、绕壁,经急流、险滩,最后来到一片开阔水域,动静相宜、惊险刺激、豁然开朗等体验丰富了整个旅程。壶源溪漂流——这个被誉为“富春第一漂”的项目在4月底开门纳客,单单“五一”小长假期间,便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

    “沿途蓝天白云掩映,两岸青山环绕,溪水清澈见底,石斑鱼嬉戏其间”,对于漂流项目来说,最要紧的因素是水,水见证了一方土地的蜕变,也感知着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情感温度。五年前的壶源溪是另一番模样:一条污染严重的溪流,两岸锌化工企业众多,污水虽经处理,但溪水重金属严重超标,水质最差时为劣五类,多年前的水清鱼美景象不见了,人们找不回昔日的乡愁,污染问题颇重的壶源溪成为当地人的一块心病。

    还绿水青山于民,建设生态文明城乡。去年,一场全民参与的“五水共治”战役打响了,以生态为主线,一篇治水的好文章在富阳成型:富阳向世人作出“半年消灭垃圾河”和“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庄严承诺,科学制定“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环境整治大行动,并建立区委、区政府领导、乡镇(街道)领导负责制的河长制和五水共治“8+23+24”的工作体系,严格把关,使“五水共治”层层落到实处。

    富阳区、镇两级将横槎村沿壶源溪边的企业全部关停,原来的厂址建成了公园、绿化带,并对沿溪进行了生态修复。壶源溪的水变了模样,当地人的心病也祛除了,重现青山绿水景象的壶源溪,因发展漂流项目而远近知名,一跃成为“好生态、好山水”的代名词。

    江河溪流是富阳大地的基本脉络,构成了富阳的山水格局,全长52公里、如梦似幻的富春江成就了黄公望震古烁今的《富春山居图》,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于此。治水既要治污水,还要治理出美水来。与杭州市“三江两岸”举措一脉相承,富阳启动“一江十溪”治理工作,围绕母亲江——富春江及其沿途支流巧做文章。

    因沿岸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富春江的最大支流——北支江水环境遭到严重威胁。富阳先后投入5亿元用于水岸环境和南北两岸景观综合整治,根据河道状况,果断关停沿江污染企业,取而代之的是沿江公园、游步道、慢跑道、自行车道、木栈道和亲水平台等公共设施;依据季节和地形特征,种植有段落、有色彩、有层次的景观带,与区域内的葡萄园、苗圃、茶园等原生态农业相得益彰,秀美、清新的北支江两岸改变着当地的生态面貌,也满足着人们对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无尽向往。

    如今的富春江与黄公望笔下的模样无异,江水清碧如故,两岸山色秀美依然,富阳人提交了一份耐读的治水美文:截至今年5月,富阳已提前完成13条垃圾河,217.4公里整治任务;9条黑臭河155.46公里的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实现了河道保洁全覆盖,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音符”:谱就民生乐章

    富阳美,美在“绿水环山翠,山映白云间”的生态风貌,而最能为富阳的生态系统之美代言的,是散落在群山中的大小村庄和乡镇。因此,富阳一位主要领导说:“生态优先,要从美丽乡镇抓起,把生态文明延伸到广大农村。”

    富阳人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的发展道路决不能照搬城市模式,应适当保留原始生态风貌,使城与乡有机统一,实现城乡功能互补,打造“兼田园之美、具城市之利”的农村才是出路。富阳将这种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生态村镇创建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区创建杭州市级生态村196个,建成黄公望、新沙岛、云水湾等3个风情小镇和3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

    如今,生态之美是富阳最明显的特性,也是促成其绿色发展的根本要素,不断吸引着愿为“好山好水好空气”埋单的游客:2014年,富阳接待游客799.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0.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14.7万人次。

    大美成就品牌,小美造就景点,不同规模的生态美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民生乐章,在青山绿水间传唱:

    洞桥镇拥有上万亩香榧林,是富阳的香榧产业基地,从2010年起,当地人在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因地制宜,巧妙利用油菜花和麦苗等,在贤德、石羊等村打造“黄色经济”、“红色经济”、“黑色经济”等色块农业,吸引富阳本地以及杭州、上海等地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富阳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

    大坞村存留着20多幢由灰黑的石灰石垒叠而成的传统古民居,被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称为“真正的建筑艺术”。去年6月,洞桥镇被省政府列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省级综合试点镇,由王澍领衔规划设计,对大坞、文村等几个古村落进行综合改造、修缮,打造具有新型城镇化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大坞村的发展机遇多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重新回到了村子。

    黄公望村得《富春山居图》的灵气,已成为体现子久风范、文化气息浓郁的风情小镇,今年已创建成杭州市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新登、场口、万市等乡镇依托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和古城、古村落、古银杏、江湾湖泊等资源,通过“洁美城乡”等行动,展现四时风光各不同的田园风情;里山、渔山、永昌等乡镇开发安顶高山云雾茶、千亩连片稻田、万亩笋用竹林等现代农业资源,打造精品农业和休闲风情游,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今年5月1日,在被誉为“富春江上一片绿叶”的新沙岛上,投资5.8亿元的玫瑰园首期项目开园迎客,300亩玫瑰园400多种玫瑰竞相绽放,争奇斗艳,三天时间吸引15000多人“相约玫瑰”。灵桥镇引进浙江龙灿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玫瑰花研发、种植和加工,结合文化创意、运动休闲来发展观光旅游业,全力打造爱情玫瑰文化主题园、水陆空全栖婚庆婚典胜地、婚纱拍摄基地、爱情微电影拍摄基地。

    “农家乐,旅游者也乐。”作为国内农家乐先行者的新沙岛,如今已化身为集露营烧烤骑行采摘于一体的运动休闲旅游综合体,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2014年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多万元,新沙岛所在的东洲街道,凭借得天独厚的“一江两湾三岛”生态资源和黄公望隐居地人文资源,为“美丽富阳”集聚了大量人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