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大学:PART3 案例分享篇——从“有”到“优”推动终身学习文化:伊顿大学实践之旅

 理明易 2015-06-30

导语: HRECChina

“成为员工最佳学习场所”、“为员工创造持久发展的平台”,企业大学的雄心壮志让Mary 心潮澎湃,她终于在里面开始了求学之旅,深入感受企业大学提供的各项教育设施,了解具体的日常运作和工作流程,顺便“检验”它的口号是否与各项行动相匹配。


企业大学建设的难点不是培训的难点,而是整个工作体系能否顺畅贯通,能否在经历整个流程后,对学员真正产生影响。全新的理念犹如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 而脚步如何始终跟随旗帜,不丢失旗帜,是对企业大学建设的一种考验。


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大学(亚太区) 校长 沈彤


伊顿大学(亚太区)今年三月正式落成,但它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新生事物。早在三年前,我们已经在建设伊顿大学(中国区)的同时,逐步规划和探索着亚太区企业大学建设之路。如果把企业大学创建看做探险之旅,伊顿大学早已起步,也历经磨练,目前正在从“有”到“优”的路上勇往直前。

1从无到有 扬帆起航


在2007 年,伊顿大学(亚太区)初建了亚太区企业大学的两个雏形——中国区和印度区,当时每个区只有一位负责人,主要负责本地区培训开展和总部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2010 年底,公司高层推动全面建设学习型组织文化,这促进了企业大学的重新规划,伊顿大学(中国区)确立了自身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地位,并逐步建立起自行设计、开发和实施的专业团队。


综观过去两年多的发展,伊顿大学(中国区)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伊顿大学(中国区)以企业发展为己任,通过勤练内功、深挖潜能,最终于2013 年初成立了伊顿大学(亚太区),开始为亚太区近三万员工提供适时、适量和适宜(Just in Time. Just Enough. Just for You)的学习方案服务。

2 重视基础 创造条件

引以自豪的是,公司高层领导尤为重视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于2011 年规划、建设了占地约1500 平方米的亚太区学习中心。新落成的亚太区学习中心毗邻亚太区总部,拥有2 个阶梯教室、3 个培训教室、6个讨论室,可同时容纳200多人接受培训。


为了向员工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培训场地,实现互动教学,学习中心同时设立了英语角、咖啡厅、计算机中心和录音室等设施,并设置了虚拟教学环境,从而在硬件配备上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先决条件。


3 立足专业 建设团队

与精良的硬件设施相匹配,我们同时建立了完整而高效的专业团队,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开发到评估,确保每一环节都衔接连贯,达到团队协作的最佳状态。那么,我们是如何建立学习发展方案专业团队,从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呢?让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做剖析:


1 、设立专职部门


以中国区为例,伊顿大学分设了以下四大专职部门:


部门间的分工、合作,以及标准化操作流程为伊顿大学得以顺利运作提供了根本保障,伊顿大学在与业务部门沟通时提供专业建议,在对外部供应商交付件审核时提供专家意见,已经成为学习方案的“质保部”和“外交官”,使每一项通过伊顿大学交付的学习方案都符合伊顿集团的实际需求,真正为我所用。


伊顿大学在与业务部门沟通时提供专业建议, 在对外部供应商交付件审核时提供专家意见,已经成为学习方案的“质保部”和“外交官”


2 、培养兼职专业人才


在建立内部专职团队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内部资源的潜能挖掘。近两年内培养、建设了一支人数多达200人,包括内部培训师、教学设计员、配音员和英语辅导员在内的兼职专业人才队伍,并通过对他们进行培训、管理和考核,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和专业素养。


内部培训师


对于内部培训师的管理,我们遵循管理和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设立内部讲师能力模型,以其为基准选拔和认证讲师;其次,将讲师的信息发布在企业大学网站上,为各业务部门所用;第三,通过积分管理评选最佳讲师、最进步讲师和表现最突出讲师, 并在企业大学内部网站上公布其获奖情况,扩大他们在企业中的知名度。


教学设计员


公司内部有不少员工对企业大学的活动和发展持长久的关注和兴趣,我们为此设计了“教学设计训练营”以补充教学设计资源,通过三天分段式培训和三个多月的实践训练,参训人员与伊顿大学专职人员一同设计开发课程,并接受专业人员的一对一指导, 应用标准模板和工具开发课程,大大缩短了企业大学的自行开发时间。同时,由于受训人员绝大多数来自于业务集团,对业务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企业大学的专业人员,无疑对学习内容的挖掘起到补充作用。


配音员


我们不仅关注面对面教学,还十分重视多媒体教学,“配音员”就是多媒体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特殊人才。通过培养和指导,他们已经为伊顿大学录制了20 多段动画,并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喜爱。


英语辅导员


伊顿大学特别注重英语氛围、员工英语听说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英语辅导员成为英语强化项目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借助外部专业英语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地培养了三十多位英语辅导员,他们辅导了大批能力层次不同、乐于参与英语活动的员工,大大节省了英语口语、听力训练的开支,也创建了员工自行学习的网络和氛围。


业务部门的需求是我们“从有到优”过程中的指明灯,也是我们攻克难题、跨越障碍的信心。


3 、邀请主题专家


伊顿大学的一个重要的办学宗旨是:在所有学习方案实施前,确保其拥有最高质量。在大学建立之初, 我们就实行学员评分制,对每个学习方案进行评估, 满分为5 分。从最初平均分4.2 分到今年平均分4.65 分,学习方案的质量逐年提高。能够达到这样的结果, 主题专家的加入功不可没。


从需求分析、学习方案设计及实施到效果评估, 我们都邀请主题专家积极参与,审核流程和内容。当然主题专家开展工作的前提是我们已经制定了一套明确的审核标准,主题专家可以根据这些标准进行审核和检验。同时主题专家也是依据这套标准选拔出来的。

4 满足需求 创造价值

企业大学的建设之路充满挑战和坎坷,然而“从无到有”中的“无”不是指完全没有方向,赤手空拳便能开拓疆域。我们除了拥有良好的硬件做后盾,配备优秀的人才做队友,我们还依靠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业务部门。“更好地符合业务需求”不正是我们在探险之路上苦苦求索的目标吗?因此业务部门的需求是我们“从有到优”过程中的指明灯,也是我们攻克难题、跨越障碍的信心。


“符合业务部门需求”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首先理解业务需求就并非易事,这需要先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 业务部门是否能够准确告知他们的需求?

· 业务部门传递的需求是否是当前真正的“急需”?

· 业务部门的需求众口难调,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需求分析和学习方案设计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案例来了解一二。


1 卓越班组长项目(Shift Leader Excellence Program)

项目背景:

伊顿是一家动力管理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作为全球技术领导者,伊顿于2012 年11月收购了库柏工业集团,目前拥有10.2 万名员工, 产品销往175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庞大的员工人群中, 工厂员工占据总人数的60% 以上,是主要人群,管理工人的班组长超过500 名,班组长作为伊顿集团的初级领导者,人数可观。

业务需求:

班组长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工人的流失率、生产效率,甚至影响伊顿集团的发展前景,因此班组长的管理能力提升极为重要。

需求分析:

顺应业务需求,伊顿大学于2011 年展开了需求调研,通过900 多位员工的问卷调查和近60 位来自生产一线班组长、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和各职能部门人员的调查、访谈,我们确定了该项目的设计重点:

1 以提升班组长的基本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出发点。
2 与伊顿的领导力模型相匹配,为培养一线主管提供储备。
3 采用学习- 实践- 运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 课程短小精练,控制在两小时内,可随时在工余时间学习。

方案设计:

我们根据公司领导力模型,并依据课程需求的优先级划分出四个阶段,总共规划了近二十门课,分阶段边开发边实施,至今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课程设计任务,并对近千人次的班组长进行了系统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不仅在中国地区反响颇佳,在整个亚洲地区乃至全球总部也引起了特别关注, 并得以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加以推广。

2 英语强化训练项目(English Reinforcement Excellence Program)

项目背景:

大多数员工都接受过英语教育,可以熟练地掌握英语语法和阅读,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我们在日常表达上常常不够流利,也不够自信。

业务需求:

作为外企员工,英语是必备的工作语言,经常被用于电话会议和常规交流中。伊顿作为外企,内部员工的日常英语会话需要保持较高水准。

需求分析:

通过企业员工现实情况和需求分析,我们确定了该项目的设计重点:
1 以提升员工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为目标。
2 通过趣味且放松的学习形式营造英语交流的氛围。

方案设计:

2012 年我们开始推行这一项目。在这次的方案设计中,我们采用的策略是“多种渠道、时时渗透”, 将英语学习引入大家的工作生活中,让员工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学习:

1 商务英语训练营。将企业中英语水平优秀员工发展为英语辅导者,对其他员工进行帮教,共同提高。
2 英语沙龙:活动形式和内容都偏向于随性、休闲的风格,通过日常生活英语内容提升英语会话能力。
3 每周一词:每周利用邮件向大家传输相同中文意思的不同英语词汇。
4 网络学习:通过提供12 门初级课程、12 门中级课程,为学员提供录音电动机,进行自我检验。
5 英语日:设定每月特定英语日,创造英语听说环境, 让学员不得不开口说英语。
6 电话英语训练:营造英语电话会议环境,通过训练, 消除紧张感,以熟悉虚拟英语交流环境。

今年“英语强化训练”在全国15 个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员工们在各种形式的课程中体验英语的乐趣:分享、竞赛、游戏、情景对话等等均被运用在训练中,学员与辅导员都自由而愉快地发挥所长,不仅获得英语能力的提高,更收获了“说英语”的快乐。
5 多维方法 打造学习型组织

伊顿强调“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培训与学习的组织者,企业大学在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文化的推行中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在理解业务需求、设计丰富的混合式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向员工推行了“10% :20% :70%”的学习规律,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向员工提供学习与发展平台。


1、 10% 的个人学习平台


我们在培训中除了安排常规的课堂教学、网络学习和训练外,还特别引入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敏捷学习概念。顾名思义,“敏捷学习”即为大家创造随手可得的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和资源。

自2011年起,我们先后引入了三种敏捷学习方式:


1 第一种是Mail Learning :该类学习的侧重点是提升员工的软技能,我们通过自编自导设计了一个个长约3-5 分钟的动画短剧,通过配音员形象生动的语言、虚拟的指导人员和实用的工具/ 技巧,每月月底以邮件的方式向员工介绍简单、实用的工作方法,如“避免拖延”、“提供建设性反馈”、“扩大影响圈”、“规划沟通方案”,等等。


2 第二种是移动学习:我们建立了“伊顿大学中国区” 微信平台,集中发送伊顿大学的热门培训课程信息、英语每周一词,并开设了答疑功能,方便员工查询伊顿大学现有的项目和服务信息。

该渠道利用智能手机的诸多功能,让大家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学习:在旅途中、茶余饭后……随时可以进入学习状态。


3 第三种是漫学习:将知识点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每六幅漫画为一组,通过简单、恢谐、幽默的语言, 向广大员工系统地诠释一些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重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2 、20% 的人际网络平台


由伊顿大学总部发起的协作式学习方式目前已经在美国广泛流行,并被逐步引入亚太区,成为员工们相互取长补短、经验分享的渠道。人际网络平台包括:


1 ERG :ERG 即Eaton Resource Groups,我们在企业内部建立了近50 个ERG,涵盖HR、财务、领导力、专业技术等领域。这些ERG 为员工提供了学习网络, 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员工有问题可以通过ERG 平台发布,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得到来自不同国家、区域员工的指导和帮助。


2 Expert Locator :这是一个帮助员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业务、技术专家的平台,该平台提供了各类专业的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以方便员工随时找寻对口专家得到帮助和指导。


3、 70% 的工作实践平台


员工的行为模式对企业的氛围、总体的员工敬业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塑造符合企业期望的员工行为,不能仅仅依靠培训和人际网络交流,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积累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合理的行为。为了在日常工作中向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们依托集团公司建立了一系列有助于员工成长的项目,如:跨国轮岗项目(Global Exchange Program)、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行动学习项目(Action Learning Program),等等。员工通过这些项目的历练,可以掌握更多业务技巧和管理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日积月累地提升。


回首过去的三年时光,伊顿大学的改进不仅凸显在各项数据上,还融入了各项流程和制度之中,成为我们宝贵的经验及资源。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人员在理念上更重视和理解伊顿大学的工作:CEO 将“创建学习文化”(Learning Culture)纳入自己的年度目标中; HR VP 个人的年度计划中,伊顿大学的工作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份额。高层领导的重视是对伊顿大学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助推器。成功的道路总是漫长的,个人和企业都需要在学习中成长,因此企业大学的发展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一项工作,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提升。


来源:智享会 《HR Value》 第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