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女人不简单!!!

 寒山茅舍 2015-07-01


 曾国藩的夫人欧阳氏,是其老师欧阳凝祉之女,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出生于衡阳水口乡的五马冲。 由于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大儒,所以欧阳氏自幼熟读《幼学》、《论语》等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她才艺出众,学问了得。
道光十三年(1833年),曾国藩中秀才,开始谈婚论嫁。欧阳老师给曾国藩介绍了当地一位富绅的女儿,据说姓王。王家起初满口答应,并选择吉日填庚,曾家非常欢喜地准备聘礼。谁知到了双方商定亲的吉日,曾家的客人陆续赶来,王家的贵宾却迟迟未到。作为媒人的欧阳老师急了,忙打发人去王家催请。哪知过了半个时辰,派去的人回来说:
王家的老爷、夫人与小姐商量,认为两家门户不当,男的又无功名,王小姐不肯定亲,决定悔约。这下把曾家上下的人都急坏了,客来了,怎么圆场呢?欧阳老师已是骑虎难下,只好移花接木,找曾国藩父亲商议: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没别的办法,如若你们不嫌鄙人门第低微,家境清贫,我家倒有小女,粗识文墨,又工女红,只是相貌丑点(曾患天花,脸上有麻点),你们愿意的话,我们两家结为秦晋如何?”就这样欧阳老师又成为了曾国藩的岳丈。


(欧阳夫人手迹)

我们先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可以肯定因为欧阳氏是曾家长媳,所以,曾家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由她处理。但是她天赋聪慧、乖巧贤淑,家中事宜皆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欧阳夫人在处理各种家务的空余,依旧刻苦读书,发愤图强。由此可见,欧阳夫人不仅要成为曾国藩生活上的好帮手,更要在文学上,成为曾国藩的左膀右臂。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位欧阳氏夫人,绝不会有现在这本《曾国藩家训》。根据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曾国藩的夫人欧阳氏,才是这个家训的坚强悍卫者、实践者、发扬者。

欧阳夫人一生为曾国藩生下九个孩子,除长子和五女夭折外,其他孩子均顺利长大。他们都继承了曾国藩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曾国藩立业后,曾家的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但是这位欧阳夫人依然把“节俭”二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培养儿女们自食其力和克勤克俭的曾家精神,拒绝那些嚣张的富二代诞生,欧阳夫人不仅控制子女的各种欲望,她甚至和曾国藩还规定:“子女婚嫁一律以二百金为限,衣只两箱,金器两件,一扁簪,一挖耳,一切皆在此二百金中。”

堂堂国家一品大员,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太子太保,娶媳嫁女居然只花两百金!就两百金!还为上限!

但欧阳夫人是这么说的,她也是这么做的。

   在大女儿出嫁的时候,曾家只出了两百金,并且嘱咐大女儿:“家中切不可另筹银钱,过于奢侈。遭此乱世,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在二女儿出嫁的时候,欧阳夫人涛声依旧,还是只掏了两百金。
   等到四女儿出嫁的时候,曾国藩已经位极人臣,成为大清封疆大吏了,即使这样,欧阳夫人仍恪秉曾国藩规定的嫁妆之法,依旧只掏两百金。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听说后,对于嫂子的这种决定,根本不敢相信。为此,曾国荃亲自开箱查验,果然只看见二百金。他这才相信。事后,曾国荃觉得这件事情太寒酸了,是在丢曾家的脸,就背着自己的欧阳嫂子,偷偷地给了四侄女五千金。后来,东窗事发,欧阳夫人不仅退还了那五千金,还狠狠地骂了这位小叔子一顿。

除了“俭”,欧阳夫人还非常的“勤”,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时,他在前院办公,欧阳夫人则带着家中女眷在后院纺纱织布。历来,国有家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