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首都师范大学_ 中国美术史14_5.3

 百眼通 2015-07-02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
Section Three  Calligraphy of Wei-Jin-North and South Dynasty
 

一、概述
  先秦不以字画工拙为能事,崇尚实用。自魏晋始,帝王将相乃至文人士大夫,以善书为美,书法妍媸为品评人物的标准之一。因此,书坛活跃,争奇斗胜,变态百出,书法已不仅仅为实用,审美趣味的追求被自觉地凸现出来。随着书法用场的扩大,秦篆、汉隶、章草写起来费时费力,已不能适应需要,简易美观已为大势所趋,楷书、今草因此迅速风行起来。南北朝隔江对峙,南北书风渐异,南柔北刚,南温雅北雄健,南书重尝玩,北书尚实用等特点日趋明显。南长于书简,北长于碑版,南帖北碑成为我国书法艺术的两大瑰宝。魏晋南北朝书坛名家辈出,各具特色,为中国书法艺术留下了永久性的影响。

二、重要书法家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曹魏大臣,书法家,颖川长杜(今河南长葛东)人。官至太傅。工书,正、隶、行、草均能,尤长于正、隶。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采众长,自出新意。据刘宋著名书家羊欣(370-442年)《采古来能书人名》载,钟繇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三者皆世人所善。”说明钟繇能根据不同的用途,书写不同的字体。“章程”指专门用于写奏章的书体,在三者当中最富新意,至今仍在流传的刻本《宣示表》、《荐季直表》、《戎路表》等,即属“章程”一体。字形有的扁平,有的长方,点画已有明显的楷书意味,面貌一新,绝不类汉隶。其《贺捷表》被《宣和书谱》称为“正书之祖”。 


魏钟繇《宣示表》

  皇象是三国吴书法家,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西南)人。官至侍中,工八分、篆、草,初学杜度,作章草,文而不华,质而不野,沉著痛快,世以书圣称。其书蟠屈腾踔,有纵横自然之妙。今存《天发神谶碑》,系篆书,但融合秦隶,体势见方,布局宽疏,用笔方圆百出,独具一格。


吴皇象(传)《天发神谶碑》

  卫瓘(220~291年)字伯玉,西晋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书法家,被后世尊为南北书派的共祖。其所作章草可入神品,小篆、隶、行、草可入妙品。时人评论他的书法,放手流便超过索靖,而规矩法则不如之。在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


卫瓘《顿首州民贴》 

  索靖(239-303年),西晋书法家,字幼安,敦煌人。张芝的姊孙。善章草,传张芝草法而变其形迹,骨势峻迈,富有笔力。其所作《出师颂》,系行草书,用笔圆劲,字形敦厚舒展。

  卫铄(272-349年),即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工书法,师锺繇,尤善隶书。王羲之少时曾拜她为师。今存《笔阵图》一篇,专讲用笔方法,强调心手相应,意存笔先,行笔要有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想象。

  两晋书坛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羲之父子。王羲之(321-379年)东晋初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生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初学书于卫夫人,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人书,在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在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顿开茅塞,因此改学众碑,博采诸家之长,精研笔法体势,一变汉魏质朴书风,创造出妍美流便的新书体,被后人尊为书圣,影响极为深远。
  王羲之出身于晋朝宰相之家,他的父辈王旷、王敦、王导,是东晋政权的柱石,同辈子侄也多为当时的权要之臣,又为书法世家。王羲之酷爱书法,才学过人,乐游山水。渡江北游之后,广见博闻,特别是见到先辈书家碑刻,大开眼界。东晋士人承袭正始遗风,讲究风姿韵度,仪表潇洒,此风影响于书法,则表现为讲求妍美飘逸,汉魏质朴书风已不适合文人们的审美口味。书风是时代风尚的反映,随时代风气的转变而转变,王羲之顺应时代潮流,在广泛吸收前人及当代书家长处的基础上,创造出妍美流便的新书体。
  王羲之的书法平正安稳而不死板,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变化多端,存筋藏锋,灭迹隐端,含蓄隽永。每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字字意别,避免雷同。
  王羲之在楷书、行书、草书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三国、西晋社会上流行“章程”书体,锺繇正书式样风靡一时,虽用笔多带撇捺,明显地离开了汉隶体,但字体结构扁平,仍有隶书遗痕,从字距行间布局看,呆板单调,有字无幅。今存传为王羲之写的《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却明显不同,字形变扁为长,用笔圆润内涵,结构平正舒展,楷书的撇、捺明显,有字有幅,已是名副其实的楷书。楷书写起来简便流畅,字形美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唐大放异彩,酿成了博大雄浑的时代书风,其开山之功是永载史册的。


王羲之《黄庭经》

  《兰亭序》(唐人摹本)足以代表王羲之行书的面貌。用笔结体草真结合,舒展自如,顿挫分明,转折稳健圆润,产生一种挺拔含蓄、简练充实、圆润流动的节奏感。初看每个字平稳秀丽,细审行笔结构变化多端,真可谓“一行众象,万字皆别”,自云:“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钩,方圆周整”,将书法的工具性与艺术性巧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书法艺术中的行书一体开辟了新的天地,成为后世书家追逐模拟的典范。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

  《十七帖》代表了王羲之草书的成就。所谓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日”字样而得名。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右军书记》称《十七帖》为“烜赫著名帖也”。此帖为唐弘文馆所藏,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其字书写缓前急后,行笔圆润秀劲,上下贯通,状如龙蛇,相勾连不断,棱侧起伏,篆势、八分、古隶笔法相杂,结体自如,风姿潇洒,已远离章草,形成为一种气势连贯、自然流动的小草书(一称今草书),为唐人草书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基础。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姨母帖》
 

王羲之《丧乱帖》

  总之,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位集大成者,使行书、小草、楷书作为书法艺术正式确立下来。承前启后,开创了时代新风。是两晋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子王献之,恪守家学,在书法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般合称“二王”。但献之书法骨力不及其父,而媚趣过之。王献之的草书出现了更多的连笔连字,有时一笔连写出几个字,打破了以前以独个字为一单元的格局,人称“一笔书”。这是王献之的新创造,为唐人狂草书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今存见《地黄汤帖》及《鸭头丸帖》、《洛神赋》等。


王献之《地黄汤帖》


王羲之《鸭头丸帖》


王洵《伯远帖》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南朝书法,以二王为归宿,此后虽有不少名家出现,但后世一提南朝书法,言必称二王,其他名家大多被二王所掩,说明王氏父子影响之大。

三、南北朝名碑
  南北朝隔江对峙,民风各异,书风存在差异是事实,但其差异仅止相对而言,晚清文人如阮元、康有为等,视南北判然两不相涉,尊碑卑帖,扬北贬南,犯了绝对化的毛病,与书法的发展历史不符。应该说南与北各有优缺,都为我国的书法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碑雄健固然是其优点,而南帖之妍美也不应视为缺点。南北书法因出一源,均由张芝、钟繇发展转变而来。以长江划界之后,南朝以王氏家族为楷模,北朝以崔、卢两家为主导,王羲之书法北传之后,亦颇有效法者。至隋综合南北,酿成了新的书风。今存书法遗迹,北以碑刻为主,南以法帖为多。北碑传统隶法意味浓厚,变化较少;南帖传统隶法几乎绝无,变化丰富。
  北朝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流传至今的大量碑刻。一般说来,北碑大多具有汉隶笔法,结体严谨,笔画沉着。其形式大体可分为龙门造像铭、碑刻、墓志、摩崖石刻等四种。龙门造像铭,特别是龙门二十品,为魏碑的典型作品。其用笔结体方硬,壮健质朴,锋峻挺拔,又各具意态。如“始平公”笔道宽厚拙实,结体紧密方重;“丘穆陵亮”笔道瘦劲,字形竖长,结体舒展。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

  “北海王”笔道波磔起伏,富于变化,结体扁平,敦实稳重;“杨大眼”笔道平直,锋楞峻利,结体紧密挺拔;“比丘尼”笔道粗细多变,方圆互出,结体自由舒展。此外如“比丘法生”、“元燮”之秀丽,“魏灵藏”之峭拔,“孙丘生”之严整,“太妃侯”之庄茂等等。北朝较大的碑刻中有“嵩高灵庙碑”、“石门铭”、“张猛龙碑”,摩崖中的“郑文公牌”,都堪称北碑中的佳品。墓志铭中的“刁遵墓志”,秀媚多姿,结体严密,可与龙门二十品相媲美。

   
北魏《张猛龙碑》                            北魏《郑文公牌》

  按传统的说法,南朝禁碑,故碑刻流传甚少,但并非绝对没有。仅《广艺舟双楫》载,计有晋碑“爨宝子”等5种,宋碑有“爨龙颜”等3种,齐碑有“吴郡造维卫尊佛记”等2种,梁碑有“始兴忠武王”等20种,陈碑有“赵和造像记”等2种。与北碑比起来,南碑要少得多,惟其如此,更值得珍惜。


东晋《爨宝子碑》


南朝宋《爨龙颜碑》


南朝梁《瘗鹤铭》

  碑刻因其材质而呈现与帖不同的韵味,其中有刻工的功绩。就碑刻而论,南北差异是很小的。晚清一些文人针对书坛秀弱的颓风,特别倡导碑刻。康有为总结南碑与魏碑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异,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惟魏碑、南碑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