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笳悲歌:大汉才女蔡文姬

 枸杞文学 2021-02-03
胡笳悲歌:大汉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的一生


古代的每一位才女,都有一个富裕的家庭。蔡文姬也不例外,她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曹操的老师和挚友。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便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作为蔡邕的独女,蔡文姬自小受到家学熏陶和书香浸染,也正因如此才显露出过人的天赋和才能。
在蔡文姬15岁的时候,与卫家的卫仲道结为夫妻,俩人对音乐都很感兴趣,也都很有才华,所以感情非常好。但是卫仲道的身体一直不好,先天性肺痨,就算是写文章的时候也会经常的吐血,因此过了一年的时间,他就去世了,这只是蔡文姬悲惨命运的开始。婆家一直嘲讽蔡文姬克夫,蔡文姬受不了婆家人的刁难,蔡文姬便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年少寡妇,在东汉末年那个动乱的年代的孤单飘浮。俗话说:少丧夫,老丧子。这是一个女人巨大的不幸,万般无奈,蔡文姬就直接收拾东西回娘家了。


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战乱更加的严重,蔡文姬的父亲也被人杀死,失去依靠的蔡文姬被边境入侵的匈奴给抓走当了奴隶,这一年她16岁。公元194年,她和许多的女子一起被当时入侵的匈奴给抓走了,只能在敌方的统治下生存。有才能的女人到哪里都可以吸引别人的目光,她用一首琴曲就让匈奴部落的左贤王对她产生了爱意,她就这样成了侍妾,然后封妃。在以后的十二年里面,两人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带孩子的同时她也学习了胡人的语言和音律。


在匈奴的这12年里,可以说是蔡文姬人生当中最黑暗的时期。在她的《悲愤诗》其一云:“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暗含了自己在异域被蹂躏、受屈辱的种种境遇。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曹操平定中原。听说老师蔡邕唯一的女儿在匈奴国,便希望可以接回蔡文姬。于是,曹操差人送了一封信到匈奴国,信上写道:“魏汉初定,需修国史,吾念胡汉和好,今遣使欲将才女蔡文姬赎回汉朝,让其撰修汉史《续汉书》,万望贤王顾其大义,海量三思酌定其事。”同时还命人带去了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左贤王尽管对蔡文姬有万般不舍,但却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答应让蔡文姬回去,但两个儿子必须留下。虽然蔡文姬时时刻刻想着回归大汉,但是现在真的跟随汉使回去的话,就要忍痛离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对于一个母亲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折磨。在南匈奴生活的12年间,蔡文姬没有荒废自己的诗文创作。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她先后学会当地异族的语言和吹奏“胡笳”。


曹操是个大学问家,很爱读书,颇有心机地借此向她打听蔡邕先生遗著的事。蔡文姬如实回答:当初有四千余卷,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全部遗失了,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你写下来,可以吗?蔡文姬说:男女授受不亲,不要派人来。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录写就是了。蔡文姬回到家里,将自己所记下的遗著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曹操找人一查对,没有丁点儿错误。
回到中原以后,她每天都是自己一个人,曹操见到这种情形,不忍她自己一人生活,就下了命令,让手底下的一个军官董祀与她成亲,这样可以照顾她。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忧伤,经常想念留在匈奴那边的孩子而哭泣。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但因为蔡文姬曾经有过两次婚姻,董祀表面接受了曹操的恩赐,其实,他从心底鄙视蔡文姬,觉得蔡文姬上了年纪,又有婚史,这段婚姻对自己特别不公平。董祀迫于曹操之命,娶了蔡文姬,觉得给了她一处容身之所也算对得起曹操了,所以对蔡文姬的感情十分薄凉,从无任何夫妻之实。



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蔡文姬顾不得嫌隙,前去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会,蔡文姬衣衫单薄的入内,为自己的第三任丈夫求情。面对佳人求情,曹操回答说:“降罪的指令和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言外之意就是已经下了命令,不好收回。蔡文姬十分聪慧,顺着曹操的话接口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为蔡文姬所感动,最终收回成命。当时为数九寒天,见蔡文姬衣衫单薄,还命人拿来衣服给蔡文姬穿上。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59岁的蔡文姬患病去世,她的一生,浸透了汉末乱世人命如草芥的时运,受尽命运的捉弄,经历了别人几辈子才能经历的不幸。她有着杂草般的生命力和平凡女子所没有的坚强,正是这份韧性,让她在乱世中活成了一个奇迹。即使战乱的生活将一代才女的尊严和骄傲碾得粉碎,蔡文姬也从未真正屈服过。苦难激发了蔡文姬的文学和音乐创作,在历史上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给“建安风骨”吹入了一股凄美阴柔之风……正因如此,在那个只属于男人和皇族女性的汉末时代,才留下了民间女子蔡文姬独一无二的倩影!


大汉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平生简介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你穿过世事朝我走来  迈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一座空城  这时,一支从来世射出的毒箭命定了我  唯一的退路 --仓央嘉措

蔡文姬作品



琴学丛书》中胡笳十八拍歌词:


第一段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至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污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第二段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逺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猛暴兮如虺蛇,控弦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第三段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生失家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鞞鼓喧兮从夜达明,朔风浩浩兮暗塞营。感今伤昔兮三拍成,衔悲蓄恨兮何时平。


第四段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惟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渉歴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第五段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高飞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冷冷兮意转深。


第六段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第七段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戎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边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牛羊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第八段
为天有眼兮为何使我独飘流,为地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第九段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第十段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第十一段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第十二段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羗胡舞蹈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逢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彼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第十三段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泪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悲号失声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销影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第十四段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惟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宽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自思。


第十五段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穷庐兮偶殊俗,欲得归来兮天从欲,再归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不照临。母子分离兮意难忍,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第十六段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 ,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重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第十七段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修阻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乾,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第十八段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馀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兮皆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尾声:苦我怨气兮浩於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蔡文姬做出的贡献


大多看过话剧《蔡文姬》、喜欢诗词的人大都知道《胡笳十八拍》,说的是才女蔡文姬悲苦的一生。蔡文姬一生凄苦坎坷,三次嫁人。她非常有才,能把她父亲蔡邕散失的四百部作品默诵背写下来,演奏胡笳无人可比,文才超群,有传世之作《悲愤诗》、《续后汉书》等。她与李清照、卓文君、班昭齐名,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我们在咏叹蔡文姬的这些故事时,往往淡忘了她为边疆和平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使汉朝与南匈奴边境地区交欢罢兵,大汉北部免受南匈奴的骚扰,避免了与少数民族匈奴的多年争战。《胡笳十八拍》记载,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阿娜尔古丽,党员,维吾尔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写家协会终身签约作家。出版长篇报告文学《踏着春天的脚步》;出版长篇小说:《红盖头》、《花轿》、《秋蝉的嫁衣》、《柳如是》、《压寨夫人》等。长篇报告文学《森林城市的崛起》由中国绿色时报连载。长篇小说《森林中的红盖头》由《生态文化》连载。《守林世家》由《生态文化》连载,已经出售影视版权。中篇小说:《糖水玛娜》被中央财经大学阅读课本录用。参与十余部影视剧。在国内期刊:《西部》、《飞天》、《地火》、《上海文学》、《天津文学》、《民族文学》、《青年文摘》、《浮玉》、《中国林业》、《国土绿化》、《生态文化》、《世界华人》、《华人》、《半月谈》、《共富天地》、《塔里木》、《读者文摘》、《楼兰》、《老爷山》、《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华北信息报》、《共富天地》、《河北教育》、《东莞文艺》、《中国绿色时报》、《新视野》、《南方周末》、《黎都文苑》发表小散文四百多万字。
作者简介:王湛华,香港人,籍贯广东东莞,东莞康年制帽有限公司董事长、政协东莞市港澳区委员、香港东莞石排同乡会会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荣誉会长、著名慈善家,野生动物保护大使。与阿娜尔古丽合作长篇报告文学《足迹》,二人继《足迹》之后合作长篇小说《大家族》、《我的祖母麦淑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