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车评: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鹩歌 2015-07-03

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武汉楚天神码 2015-07-03 11:33

昨晚朋友发来微信,说在回家路上看到一辆私家车自燃,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想起前两天才看到新闻称一辆轿车在三环线上自燃一小时,导致大面积拥堵。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每每到夏天,涉及到用车安全的事故或新闻总是不绝于耳,甚至前些日子还发生了将小孩遗忘在车内导致孩子窒息身亡的惨剧。于是,我觉得今天有必要和大家聊聊夏天开车千万要注意的那些事儿。

Y车评: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一上车就开空调、用完直接关

相信很多朋友有过这样的体验:刚进到停了被暴晒一天的车内,热气难以忍受,于是刚发动车辆就去开空调试图将车内温度降下来,停车时也往往是先熄火再记起关空调,甚至是直接忘了关。

Y车评: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经过了暴晒的车辆内部由于材质原因会产生大量甲醛等有害物质,如果上车就开空调,有害气体得不到扩散,长期如此会对车内人员健康产生危害。由于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最好是别急着发动车辆,先将车窗车门打开,让空气流通一会。发动后启动风扇先吹一会,让空调里已被污染的空气先排出,过几分钟再按下AC键开启空调,在此过程中车窗请打开。

停车时如果直接熄火不关空调,在下次启动时发动机会带着空调的负荷启动,对发动机有一定损伤,因此每次停车前,先把按下AC键把空调冷风关闭,开启自然风,这样空调管道内的温度能够回升,消除与外界的温差,从而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避免因潮湿造成大量霉菌的繁殖。最后在熄火前先将空调关闭。

将打火机等“定时炸弹”遗留在车上

夏季车内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有时太阳直射在挡风玻璃上,如果不加遮挡温度会更高。所以这时我们常见的很多东西在暴晒或高温的环境下都很容易成为车辆的“定时炸弹”,如打火机、眼镜(凸透镜会聚合光线)甚至是碳酸饮料、车用香水等。

Y车评: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此外,很多人习惯在汽车后备箱放置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也有不少人传言“喝被暴晒过的水容易致癌”。此前有媒体请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进行过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否经过暴晒,瓶装水样本中均未检出可能致癌的增塑剂。也就是说,这个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恐怖。不过由于开封过后的水如果不及时喝完,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滋生细菌或变质,我们还是建议大家下车时将没喝完的水及时带走。

在车内开空调睡觉

Y车评: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不少朋友由于工作奔波,有时比较累就会选择在车上小憩一会,开着空调,似乎很惬意,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对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在密闭的车厢内,如果长时间将空调开启,车内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超过一定浓度时就很有可能让人窒息,对于熟睡中的人来说十分危险。所以即便再累,夏天要休息尽量不要选择在车内,如果实在没办法,也请记得睡觉时将车窗留出一定缝隙,使得空气流通,以防不测。

在暴晒的太阳下洗车

Y车评: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很多车主会选择在烈日下洗车,觉得干得快,其实这是一种很伤车的行为。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时间久了,漆面便会失去光泽。即使打蜡也容易造成颜色不均,所以,尽量避免在夏天暴晒的太阳下洗车。如果非洗不可,最好也选择日照不强的早晨或傍晚。

轮胎胎压过低

Y车评: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不少人一定听过夏天汽车胎压不能过高,否则容易引起爆胎。殊不知,胎压过低也容易引发爆胎危险。夏天可以稍微把胎压降低一些,虽然胎内空气会热胀冷缩,但变化细微,只要胎压还在正常范围内,就不用特意给轮胎放气。如果胎压过低,胎侧容易变形,无法及时消散持续产生的热量,其内部结构会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其强度下降,最终反而会导致爆胎。

用车前完全不检查车况

Y车评:夏天开车千万别干这些事儿!

很多车主无论炎夏或寒冬开车时都没有查看车况的习惯,这点必须要注意。夏天汽车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温度较高,其附近电线的外表绝缘皮容易老化脱落,造成自燃隐患。所以,做好机动车的日常检查,防止电气线路故障或接触不良非常必要,这是预防机动车自燃最重要的手段。另外,尽量避免对汽车进行电路或设备改装。如果一定要改,也应让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电路改装或增加设备时,线路一定要包好,防止漏电。此外,车主应随车携带灭火器,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免发生意外时束手无策。

最后的最后,还是强调一下,无论如何都不要单独留孩子或者宠物在车上,夏天高温时封闭的空间里,车内的温度可以达到60度以上,相当相当危险!希望悲剧不要再发生,大家谨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