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品鉴 吴昌硕 岁朝清贡图 1926年作 清供图是明清以来文人画家常绘制的题材,吴昌硕更是公认的个中高手,他一生多作清供迎岁、赠友。 清供即“清雅之供品”的简称。吴昌硕几乎每年都画《岁朝清供图》,且多所变化。 吴昌硕在《缶庐别存》中有一段记载:“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 可见吴昌硕其清供的只是家中“长物”,在热闹的除夕伴随着他的,有时也只是“冷淡生活”。 吴昌硕 清贡图 1921年作 吴昌硕 清贡图 1916年作 吴昌硕 清供图1907年作 吴昌硕一生多作清供图迎岁、赠友,是图作于丁未(1907)年,时吴昌硕64岁。画中绘牡丹、石榴,取富贵绵长、多子多福之意,寓意吉祥。牡丹与石榴前后错落,构图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画中珠榴累累,更有一颗盈篮跌落在地,其状硕大。或有果皮绽裂,所显果肉颗颗成熟饱满,汁水充盈。盆中牡丹,富丽典雅,婀娜绽放,衬以绿叶交相辉映,尽显作者意在形先之写意风格。整幅作品布局新颖,气势雄强,又以篆隶之笔入画,在随意中更显匠心独具。 吴昌硕 山家清供图 在吴昌硕先生文人画风奇强的作品中,一类是不着任何颜色而完全以水墨写就的极素雅的作品,一类则是虽然施色浓艳却仍然在华美中充溢着清新之气的雅俗共赏的佳作。 此幅《山家清供》,不仅属于数量相对趋少的后者,更是在吴昌硕先生的设色作品中也极为罕见、用色异常娇艳的一件奇珍。《山家清供》画面内容丰富而多样;构图饱满、紧凑;设色极其明亮和艳丽。虽属于以“清供”为题材的画作,描绘的却是普通百姓、山里人家日常生活中的摆设和点缀。朴实、浓郁、却显现着甜美与温馨的农家气息。这是在吴昌硕先生文人气质与风格的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一幅奇品。 吴昌硕 岁朝清供 此图以梅瓶和一盘石榴组合而成,虽取多子多寿的吉祥寓意,但是简单的构图,清冷的色彩显出一种孤寂的意味。 画面中的梅瓶和一盘石榴前后错落,盘子和花瓶都以墨笔勾勒,盘子用墨稍重,且设淡色,以与花瓶分开空间距离。石榴的皮和叶均以水墨写成,显得数颗裸露的红石榴籽格外饱满娇嫩。从花瓶口探出的一枝梅花姿态婉约,韵致动人,如同一个清丽佳人。此作不以画家擅长的浓墨重色取胜,而以简约的格局和清雅的意境取胜,给观者一个并不喧嚣的岁朝印象,一个平和宁静的开始。 吴昌硕 贵寿无量 1918年作 吴昌硕 茶菊清供 1914年作 这幅《清供图》为吴昌硕盛年之笔,取少见的横构图,画面自右至左依次为一壶一杯,盆栽里的菊花、苍石,斜陈的墨笔白菜以及大篮菊花,姚黄魏紫,各极其胜。画中物象错落有致,设色浓而不艳,以大写意笔法出之,极富金石情趣。画幅中起首的壶,壶身较高,一侧有把,在吴昌硕画中常与梅花组合出现,题“梅梢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句,取梅雪烹茶之意。 吴昌硕 清供贺岁 1918年作 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 1903年作 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 1917年作 吴昌硕作画重“气”,笔墨和构图皆以“气”贯注之,故有“苦铁画气不画形”。其“形”乃物象之形。 此幅即以篆籀笔意绘各类物象之形,所画天竹、水仙、石榴、佛手、红柿、白菜、菖蒲等物,气行于形内,气势浑穆,构图饱满,设色古艳。岁朝清供是他常画的题材,“岁朝”,农历正月初一,“岁之朝也”。“清供”,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等可赏玩的文雅物品。因内容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故别有一番情趣。此画吉物之丰富,可称是吴昌硕此类题材画之最者,而清雅之气则无出其右矣。 注:文章转自书画新风景微信公众号,感谢分享。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书法国画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