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在我对扇子感兴趣的时候,它的行情已经高涨,好一点的已经买不起了。买不起就不买呗!这么一拖再拖,越拖越贵,时至今日,终究也没有一把能让人说得上好的扇子。 不知道从哪天起,人们到古董店淘扇子,去拍卖会拍扇子,目标不再纯粹是扇面,甚至不再是扇面,而是冲着扇骨去了。收藏扇子的重点,悄然由扇面而转向了扇骨。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一会儿骨一会儿肉,眼睁睁看着骨肉一会儿分离一会儿颠倒。现在,一把好的扇骨,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如竹刻家安之兄所见,他认为真正好的扇骨是不必有刻的。他是个唯形制论者。只要形好,工手好,就好。他特别推崇明代的扇子,认为清代以降已无雅扇。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有刻的扇骨,其实还是占收藏的主流。 许多收藏大家,如上海芝豆、青岛一言、香港老罗,他们手上的扇骨,大多是有刻工的。刻得好,名家刻,自然就价高。支慈庵、金西崖、徐素白、杨龙石,这些人留存于世的竹刻扇骨,成为无数藏家、玩家梦寐以求的雅物。价格呢,自然也在一路攀高。 画家夏回,是为我画扇最多的。他可能慢慢觉得吃亏,终于提出,以后蹭画,须换古珠一粒。我究竟给了他多少颗古珠,只需找出扇子来盘点一下,哪几把是他所画,便一清二楚了。夏回兄画花鸟草虫,笔触跳荡,百媚丛生。有天为我画扇,我却对他说:你画的虫啦、鸭子啦,还有萝卜青菜,我都有点审美疲劳了。 他说,那怎么办?我说,你找一支最不顺手的笔为我画吧!笔不顺手,便会有陌生感。而感到陌生,你才会有新的感觉激发出来。他搔头挠耳,突然找来一支竹笔。其实就是一截竹子,头上用锤子敲烂了,算是笔毛。他就是用这支笔,画了一只虫。 此虫大异其趣!看上去歪歪扭扭,却是古灵精怪,仿佛什么奇人所变,像是吃了仙丹的一位高士,一时兴起变了虫子玩耍。他再用餐巾纸蘸了水墨,往虫边一扑,一团生动的雾气,更衬得虫子非同凡响。 北京耕筠小兄,本是扇子藏家,常在河边走,难免技痒,自己动手,竟有别样于专业竹刻家的刀下景象。他为我刻的两把扇骨,用刀深厚,几透竹背。虽然技法不免幼稚,但有藏家眼光,玩家意趣,刀风拂过,吹绉一湖春水,大有可圈可点处。 那是某日于古玩店见到一根竹骨,湘妃,蜡底红花,十分漂亮。当即收了,打算镶进木头里做一把镇尺似乎不错。但拿回家来,越看越雅,便决定要让它重新转世投胎,再次成为扇骨。于是请扇庄老师傅费时数月,终于觅了一根相似的湘妃竹,做成了一把扇子。虽然两边大骨,一新一旧,总算工手细致,气韵相通,看上去不至于太别扭唐突。 别人也许觉得不屑,我却对它珍爱有加。觉得老骨转世,新风拂面,特别有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