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二、三线治疗一览

 渐近故乡时 2015-07-04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化疗分为姑息化疗、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应当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证,在肿瘤内科医师主导下进行。


化疗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 体力状况,评估患者可能的获益和对治疗的承受能力、及时评估疗效、密切监测并有效防治不良反应。


化疗的适应证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PS)评分≤2 分,重要脏器功能可耐受化疗,对于 SCLC 的化疗,PS 评分可放宽到 3 分。


一线药物治疗


含铂两药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在化疗基础上可联合血管内皮抑素。EGFR 基因敏感突变或 ALK 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靶向药物治疗。


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的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二线药物治疗


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和 EGFR-TKI。


EGFR 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如果一线和维持治疗时没有应用 EGFR-TKI,二线治疗时应优先应用 EGFR-TKI。


对于 EGFR 基因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

三线药物治疗

可选择 EGFR-TKI 或参加临床试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