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忧喜参半”的调研

 庸庸学馆 2015-07-07

一次“忧喜参半”的调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洪海

中央提出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我们基层,这一要求落实得如何?前不久,我和其他几名县纪委常委分别带领有关工作人员深入乡镇进行了调研。

我们首先来到黄金埠镇。该镇地处三县交界,人口多,经济发展得好,却常年信访件不断。

调研一开始,该镇纪委书记齐衍就高兴地告诉我们,前5个月该镇已查处党员干部违纪问题5起,一年未过半,查处的数量就已完成镇纪委制定的全年目标,可以提前松一下歇口气了。

完成任务?不是早已明确不准定指标了吗?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听到这,我心里一沉,看来以查处案件多少、大小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在基层乡镇还存在。

“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案件的数量、大小,仅仅是割韭菜式抓完一茬接一茬,腐败现象能得到有效遏制吗?”我忍不住问道。

“那肯定不行……”、“那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在问题面前,大家倒是很清楚,怎么一到实践中就变样了呢?

后来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讨论,大家逐渐对“从严执纪,前移关口,源头反腐”有了新的认识。

在离开黄金埠镇去下一个乡镇调研的路上,我心中五味杂陈,看来落实党章要求,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当我们到达杨埠乡时,该乡纪委书记邹英武正在与其他几位纪委委员召开碰头会,激烈的争论声从屋内不时传出。我在窗外驻足聆听。

从他们的讨论中,我了解到,杨埠乡纪委从年初到现在,没有立案查处一名党员干部,他们正为迎接我们的调研而“集思广益”,寻找“对策”。

“今年没有立案查处党员干部,没法向上级交代,肯定会挨批。”

“虽然没有查处大案要案,但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小毛病,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等,及时进行了约谈、函询,做到了防微杜渐。上级纪委会支持我们的。”

……

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时,我走了进来。看到我的突然出现,他们停了下来,起身迎接。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你们的讨论发言,对我启发很大,转变观念挺纪律,重要的是抓好日常的纪律监督,这一点你们做得不错。接着讨论。”我说道。

邹英武接着介绍说,虽然杨埠乡今年没有查处党员干部,但把抓早抓小,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有的机关干部认为上下班迟到早退是小事,有的认为下村检查抽包烟、喝顿酒是小节,还有的认为八小时之外来点‘带彩娱乐’也没什么大不了,等等,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对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小事,我们就是要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只有常开‘感冒药’,才能少上‘手术台’。”他表示,从年初至今,杨埠乡已约谈党员干部23人次,诫勉谈话19人次,函询7人次。

同在一个县,不同的乡镇对“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理解有所不同。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我们不能否认纪律审查的作用,有案不查是绝对不允许的,但也不能一味地把查办案件作为纪委的全部工作。作为纪检机关,一定要恪守本职,一方面通过纪律审查减少腐败存量,另一方面通过依纪监督、执纪问责、抓早抓小来遏制腐败增量,这样做才能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纪检机关的职责,有效实现治本。转变观念,实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作者洪海系江西省余干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