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只是你半年前吃的食物|传感器|食欲

 看见就非常 2015-07-08

◎作者:【日】村山彩著【译】杨林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5月出版

人是由60兆个细胞组成的,细胞们平均半年就要整体更新一次。制造新细胞的原料,就是吃进去的食物。不管是手、脚、骨骼、神经还是大脑,都是由食物生成的。你刚吃进去的午饭,会在半年之后制造出你的身体。人和人之间能力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只不过是发挥出来多少的差异罢了。吃得不同,所展现出的能力就不同。吃什么和怎么吃,甚至能左右人生。全日本取得运动员膳食管理师资格的第一人村山彩,揭示运动员膳食的秘密,让普通人也能拥有运动员一样健康的身体。

当食欲的“传感器”运转正常时,如果缺乏蛋白质,就会想吃鱼或者豆腐这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一旦这个“传感器”受到了干扰,人们就只能感受到“多少吃点儿什么”的“欲望”。如果这个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话,肯定会慢慢发胖。因此,人们首先选取低热量的食物—先填饱肚子再说。

如果营养物质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发胖

我曾经也认为只要摄取低热量的食物就会瘦下来,所以白天在公司食堂吃饭的时候,每次都选热量最低的、只有378大卡的寿司。而且,吃过爱吃的东西后,就会想方设法从其他食物上减少热量的摄取。例如,吃过油炸食品后,就不会再去吃寿司,以此来控制吃进去的总热量。

不过这种做法却是大错特错的。事实上,减少热量摄取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瘦。震撼人心的事实就是:如果营养物质的平衡遭到破坏,就算摄取再少的热量,也会发胖,并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

我天天啃378大卡寿司的那段日子,不仅没有瘦下来,反而比现在还要胖。当时觉得很费解,现在总算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因就在于营养物质的平衡被打破了,控制热量摄取根本无济于事。

下面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两种情况下,哪一种人会发胖?第一种是每天摄取1000大卡油脂的人。第二种是每天摄取2000大卡营养均衡食物的人。

如果只看热量值,第一种人摄取的热量只有第二种人的一半而已,但是,究竟谁会胖起来呢?

对,当然是第一种人。

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

即便摄取的热量少,但饮食营养不均衡的话,也会因为脂肪摄入过多而发胖。这就是日本人代谢综合征“欣欣向荣”的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代谢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这么一种循环—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供给体内各部分所用,不需要的废料再变成粪便和尿液排泄出去。如果营养物质的平衡被打破,再加上运动不足,代谢就会受到影响。

倘若摄取的营养物质不能顺利消耗掉,不进行代谢的话,那些消耗不完的能量就会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这就是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同时也会导致内脏上堆积脂肪以及身体肥胖。

为什么会暴饮暴食,爱吃油腻的食物呢?为什么食欲的“传感器”会失灵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压力”。

人感到疲劳时总是会一吃再吃,因为此时需要接受来自点心的刺激—来自香甜气息和油腻的刺激。当疲劳已经导致身体产生不适的时候,“现在马上要吃”“要多多地吃”的欲望就会愈发强烈。身边的那些容易到手的、刺激性强的食物就成为了“食欲”的俘虏。

如前所述,为了获取与压力程度相当的刺激来抵消压力,人们就会吃掉很多身体原本并不需要但大脑需要的一些“重口味”食品。

这就是干扰食欲“传感器”的因素之一。

把失灵的食欲“传感器”调整回来

看一个人吃了什么,就能知道他衣服里面的身体是什么样子

只要观察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就能明白自身食欲的“传感器”是否在正常工作。你是由半年前吃进去的食物组成的

为什么需要把失灵的食欲“传感器”调整回来呢?

如果不纠正它的错误,后果又如何?

人体是由60兆个细胞组成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60兆个细胞的集合体就是“自己”。

假设,人类的身体是一个透明的塑料盒子。每个盒子被制造出来时就各不相同,有高有矮,有粗有细。里面装满了细胞。构成细胞的物质在一两天的时间里会完成新陈代谢。虽然有些构成骨骼的细胞好几年也不会有变化,但总体来说,细胞们平均半年就要整体更新一次。

制造新细胞的原料,就是吃进去的食物。没有任何构成身体的材料不是被吃进去的。换言之,刚吃的东西,半年之后就会变成身体的一部分。

大脑、神经、手足、肌肉等全身的细胞,都是由食物转化而来的。

你刚吃进去的午饭,会在半年之后制造出你的身体。而现在的你,则是半年之前的食物组成的。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你的身体不适,很有可能就是半年前吃的东西造成的。如果你现在的工作不顺利,则需要在半年前的饮食习惯中找原因。

脑细胞也是由食物转变而来的,流畅的语言、绝妙的想法、灵光一闪的好点子,都是优质食物变成的优质脑细胞的成果。

按照这个思路,可以说心脏也是食物转化来的,毕竟心和脑密切相关。

因此,如果你希望10年后、20年后的身心都健康的话,现在就必须把食欲的“传感器”校正好,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如果只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半年后的你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想从此以后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需要把“怎么吃”放在与“怎么生活”“怎么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好好规划。

放任错误的“食欲”不管,就等同于把自己丢在垃圾堆里。

抛弃“错误的食欲”,恢复身体本来对食物的渴望,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吃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也就是说,根本不用忍住想吃东西的念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能拥有健康不发胖的身体。

人们经常会在杂志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拥有傲人身材的模特说:“爱吃的东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她的体质和我不一样啦,即便是半夜吃拉面也不会发胖。”我在恢复“正确的食欲”之前,一直是这么想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成为运动员膳食管理师之后,接触了很多模特。然后我确信了一点:他们抛弃了错误的食欲“传感器”,半夜根本就不想吃拉面。当肚子饿的时候,只想摄取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也就是说,拥有了正常的食欲“传感器”。

因此,只要拥有了正确的食欲“传感器”,就根本用不着拼命忍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能轻松拥有健康不发胖的身体。

以为只吃沙拉就不会胖,那就大错特错了

自己吃的东西,只能由自己选择。有这么一句俗话:“你可以把马带到水源处,但不能强迫它喝水。”人类也是如此。食物都是自己选的,也是自己要吃的。

因此,具备正确的知识就很有必要。以为终于吃到“好东西”了,应用的却是错误的知识,反而对身体没好处。

就拿减肥为例,世间充斥着各种“歪理邪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吃沙拉就不会胖”。

一说减肥,肯定就要提到吃蔬菜。即便是现在写着跟食物有关的书的作者本人,曾经也有一段时期认为光吃沙拉就能减肥。这都是犯了无知的错。

其实,“吃了沙拉就不会胖”的想法大错特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出在沙拉里除了蔬菜以外的东西上。

你是怎么吃沙拉的呢?一般人都会拌着调味汁或者蛋黄酱吃吧。那么,请好好想想:调味汁和蛋黄酱是用什么做的呢?

答案是:油。即便你选择了口味最清淡的和式调味汁,它的主要配方还是油和醋。拌着调味汁或者蛋黄酱的沙拉,跟用油炒过的蔬菜一个样。因此可以说,沙拉就是富含脂肪的油腻菜品。

但是,吃沙拉的人意识到这点了吗?他多半还在想着:“我只吃沙拉,健康得很呢!”殊不知,他刚刚吃进去的东西跟油光光的炒菜没啥区别。

一味想着“吃沙拉不会长胖,非常健康”—拥有这种错误的知识反倒会让人增肥。

好不容易在吃的上面用点心,结果背道而驰,真是让人遗憾啊。

因此,掌握正确的知识,与恢复“正确的食欲”同等重要。

对零卡路里食物的误解

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光吃沙拉就健康,原因是以为只要摄入的热量不超标,就不会胖。基于此认识,现在零卡路里的食物超级流行。不管是食品还是饮料,大家都宣称自己是“零卡路里”。

但是,过多摄取零卡路里的食物,反倒成了令食欲“传感器”“失灵”的罪魁祸首。

零卡路里的食物确实不含有任何热量,但是为了保证口感,人们在食物里下了很多功夫。例如零卡路里的甜饮料里,肯定要加增甜剂。按照日本的法律,添加剂肯定是无害的,但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天天吃也不会对自己和下一代产生任何影响。

我之所以不推荐任何零卡路里的食物,原因之一就是人工添加剂的成分太多。

其二是因为摄入的热量减少,会导致代谢变缓,这样反而会积累脂肪。当摄入的热量减少时,身体就会努力达到“不用那么多热量也可以动”的状态。这样,渐渐成为了低耗能的身体。假设原先一天需要2000大卡的人,现在只要1500大卡就可以维持生存,这样即便是吃进去相同的食物,还是会变胖。

很多人都认为既然是零热量,那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吃甜食。但这正是食欲的“传感器”开始失灵的信号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