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风险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定有几句话能点醒你!

 shelley_wang66 2015-07-09

小编语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的作者是一个在美国生活的韩国妈妈,她把6个孩子全部送进了常青藤名校,不过这还不是故事的高潮。后来,这些孩子们之后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都出类拔萃。

这样的家庭,强调的不是竞争,而是奉献。不是家长为孩子做了多少,而是家长为自我发展做了多少。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小编和同事们一直很喜欢。作者是一个在美国生活的韩国妈妈,她把6个孩子全部送进了常青藤名校,而且关键是这些孩子们之后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都出类拔萃。


整本书很好读,虽然有很多篇幅都在说道理,有的甚至都没故事,闲聊一般来上一两句。这些道理们早就超越了“成功家教”的范畴,而是在讲如何经营和享受人生了。


先来看看一个家长的读后感吧。

现在父母可以送给孩子的物质选择越来越多了,但是孩子最想要得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物质,还需要“爸爸妈妈的爱和尊重”、“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爸爸妈妈跟我一起玩”、“给我一个小伙伴”、“跟我一起笑起来”,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这些。

功利心一旦开始,今后就很难避免。最好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一个人伟大与否,取决于他对别人的帮助有多大。“对于书中提出的观点,我开始有点难以接受,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我想到的只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对手。但我无法否认‘品德是微风,能吹开才华的蒲公英’这句话对我的震撼度。我觉得本书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作者一直抱着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更深广的内涵。’”

这个时代到底需要竞争意识还是奉献精神,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在全女士看来,这来那个这却是并行不悖的。而成为大人物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帮助到更多的人。这已经超出了教育思想的范围,值得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深思。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呼其下。”读完这本书,我们没必要为自己在教育上所犯的错误而自卑,而应该庆幸自己知道了家庭教育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广度。


小编深夜敲字抄书,为的就是让你先睹为快:


一、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动力?


“……我不断的鼓励孩子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遇到困难该怎么办?我希望孩子们拓展自己的眼光,放大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拘泥于自己或某个特定的圈子。因此,我和先生很少督促孩子们学习,相反,我们整天只对他们唠叨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做的热心人。”


“所以,现在我们的社会中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的人越来越多,但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有影响力。”


“很多人以为创意力是在某一瞬间突然迸发的,是灵感偶现,不可把握。其实不然。创意力必须经过对事物进行不断的关注和不断地研究,在了解其发展规律和来龙去脉才能产生。并且,只有但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更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时,创意力才会出现。……当一个人不局限于自己,而是考虑其他人的幸福或安慰时,这种强大或充溢的责任感就会引出创意力。”


“你都想象不到,孩子亲自参加社会服务,得到的教育效果有多大!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快乐,会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果经常体验这样的感觉,他就会想过有意义的人生,而为了实现有意义的人生,孩子就会想要知道更多,不用其他人提醒,他都会自觉的学习。这根父母强迫孩子学习,或者是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而完全牺牲自己的情况,有着本质区别。”


二、父母的个人发展很重要哦亲!


“……所以,父母们与其天天想着孩子,从早到晚的关心她,呵护她,不如将这份心投入到自我开发、自我发展,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中去。……为了防止孩子离开我们身边时的这种空虚感,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可以无条件二点付出,但是我们不要无条件的牺牲。”


“父母要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榜样和引导者,而不能只是个说教家和照顾者。”


“……我不太看重自己作为长辈的角色。为什么这么说呢?长辈意味着权威和经验,意味着要让别人听自己的。但事实上,在急速变化的多元文化中,这种经验是靠不住的。不把自己当长辈,而是跟孩子一起探索、学习、互通有无,这种做法让我在孩子的教育和沟通上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明了。”


“真正的爱和教育,不是牺牲一方,成就另一方,而是双方共同成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互相陪伴,互相扶持的,无条件的牺牲只会导致不必要的执着和空虚。……总是凝望孩子的母亲,会让孩子害怕。……孩子给了我们第二个人生,是为了丰富我们,而不是剥夺我们。如果我们因此而放弃和牺牲太多,会违背了孩子最初来到我们生命中的意愿。”

三、孩子真正需要你教的是什么?


“教给孩子才艺简单,但教会他们做人不易。”


“才华像是蒲公英的花朵,而品格就是微风,风吹过,蒲公英的小伞才会在空中翩翩起舞,飞到四面八方,把种子播下。……品格的魅力每每让我感到震撼和惊喜,它能让一个人更努力,更开阔,更柔软,也更有力量。……积累智慧,积累德望。”


“这也是我的孩子们成为大人物的道路:不是为了成为大人物而努力,而是为帮助他人而努力。帮助他人需要施展才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一定要花点心思找到自己的道路。就像爬山,很多人在找到了道路之后,全身心的投入,认真的付出,也不一定能成功。那么,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要怎么走的人,又如何能期待成功和幸福呢?”


“教育远远不是只有选择职业这么简单,教育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更深广的内涵。”


“……我只是一直注意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让他们自己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你们认为哪些人比较受尊重?”“为什么那些人受尊重?”“你为什么想要走那条路?”“如果你这么选择后,长远的看,会怎么样呢?“等等。当孩子知道问自己这些问题了,他的未来,基本就不太需要家长担心了。


“要和孩子尽早的讨论:“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


四、文化认同感很重要


“……一定要做些努力,改变世界对自己祖国的认识和态度,建立起孩子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保护好孩子的身份意识。……只有自己安心了,才能把平安带到别人心中。”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到国外留学,首先就要知道,在祖国的形象不能提高的情况下,无论孩子多么优秀,他也得不到良好待遇。这是残酷的事实,发人深省。所以,为了孩子的发展,还是要对孩子所在的社会多做贡献,要让孩子树立起作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


“真正的东方式价值观,是让我们在家庭里感到安心,让家庭成为我们的骄傲和原动力。家庭是一种回归,使我们的根基所在,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家庭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


“在国际化时代,无论孩子在哪里出生长大,都有机会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领导者。如果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不明确,就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和信任,更不要说整合各种文化背景的成员,成为领导人了。”


五、孩子是爸妈的“copycat”


“先不要管孩子愿不愿意读书,父母率先读书就可以了。也别管孩子喜不喜欢运动,父母率先开始运动,让孩子看到就可以了。父母满怀热情的引导,孩子迟早会受到感染和召唤,乐颠颠的跟上。”


“……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在孩子们面前,我从来都是为丈夫树立父亲的权威。”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很优秀,很懂事,但是她告诉我,她最大的苦恼就是处理不好跟母亲的关系。原来,她的父亲嫌弃妻子没出息,一直跟她说,千万别像你妈妈那样。所以这个女孩子从小就跟妈妈疏远,长大后才意识到这种疏远大大的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自己。但是再想恢复,谈何容易。”


“虽然我们知道,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但是在家庭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碰撞比较多,只讲平等是不够的,更需要互相谦让,懂得取舍和牺牲。……假如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正确对方错误,并且不知转变,那问题就严重了。……多想想你们的分歧时文化的差异,而不是人格的差距,这样一来,伤心的事情就会减少很多了。”

“……我个人认为,孩子不跟父母沟通,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跟父母沟通没有意义。一来,父母不理解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来,父母不能提出建设性或者启发性的建议。……所以……父母一定要让自己成长,不断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解决自己人生中的问题。这样,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才能担当起一个有意义的角色,而不是陪着孩子一起发愁。”


最后,10.27我们发了一篇文章《7个慢方法培养专注力》,大家投票的结果显示,超过1/3的人希望通过发现孩子的真正兴趣,来帮助ta实现专注力提升。


回复【专注力】查看《7个慢方法培养专注力》


从本周五的文章开始,我们将一起阅读《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你可以给我们留言,说说你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随时读、随时感!


另外,如果觉得本文好,请顺手转发哟。别忘了,孩子是在圈子里成长,你一定会希望你周围小伙伴的娃们都和你家一样阳光、健康、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