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共工治水与鲧治水

 文化龙乡 2015-07-09
5、共工治水与鲧治水
 
有一个上古时期的传说故事,叫“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故事说的是在与颛顼帝同时代,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本领很高强。共工氏有个儿子叫后土。父子俩很懂得农业,人们很喜欢共工和后土,他们尊称共工为水师——也就是管理水利灌溉的神;尊称后土为社神——也就是土地神。共工与后土考察了九个州的土地情况,认为地势的高低不一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定了一个计划,要把高处削平,低地垫高。可是颛顼不同意,千方百计阻挠。然而共工氏具有坚强的信念,认定自己平整土地的主张是正确的,所以决不服输,决定用生命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猛然用脑袋去撞高耸入云的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填平山边的洼地。不周山被共工氏一撞,立即拦腰折断,顷刻之间天空剧烈摇晃,地面剧烈颠簸,大地向东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倾倒,太阳、月亮、星星就每日里从东边升起,从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共工氏撞坏了不周山,在我国北方就出现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大片平原。神化中的共工氏,是一位令人钦佩的英雄。
《淮南子》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是个诸侯。虽然故事神化了,但是,共工氏是农业和水利方面的专家却真有其事。
郑玄说:“共工,水官名,其人名氏未闻。先祖居此官,故以官氏也。”“共”即“洪”,“工”即“百工”,亦即高级技术员。因此,共工就是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世家大族。到尧时,水官仍为共工。
但是,尧时的共工却是一个玩忽职守的水官。《国语·周语》曰:“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淮南子·本经训》曰:“共工振滔洪水,以蒲空桑。”可知,尧时的共工氏在治水问题上,既是玩忽职守,又不懂得治水的方法。
尧时治水的共工是驩兜极力推荐的。而鲧治水是四岳推荐的。
《史记·夏本纪》有这样的记载:“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甚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是说共工治水失败,尧与大臣们再次商量治水的事。尧问四岳,洪水滔天肆虐,危害人类,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老百姓都在询问洪水是否能够得到治理。四岳与众大臣都推荐鲧能治水。帝尧也曾对鲧能否治水表示过怀疑,说鲧弃教违命,危害族人,怕难以担治水重任。一因四岳推荐,二来无奈再无合适人选,就同意了让鲧治水。
传说鲧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儿子,帝尧之族叔,曾被封于崇(今河南嵩县北),故称崇伯。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载:“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
鲧本是一位天才的建筑专家,他的拿手好戏是筑城。正当洪水泛滥之时,共工因玩忽职守被革职,四岳举荐了管建筑而又刚愎自用的鲧。鲧治水九年,采用的是筑堤挡水的方法。由于洪水太猛,挡来挡去,这边挡住了,那边的堤又垮了。鲧妄想着筑一道比天高比地厚的长城去抵御那铺天盖地的大洪水,其结果城筑得越高垮时就越惨!劳民伤财,殍尸遍野,民不聊生。
《山海经·海内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讲叙的是鲧为了堵住洪水,于是铤而走险,到天庭盗偷息壤的故事。就此论,我们不能不认为就治水而论鲧还是一个忠于职守,想治好水的人。不然的话,他到天庭,一不偷仙丹宝贝,二不偷美女,而是偷能够自长自息因而能堵住洪水的“息壤”干什么呢?
《唐虞书》所涉及的中国历史上大洪水时期负责过治水的有三人:共工、鲧、大禹。共工因不懂治水方法而又玩忽职守被尧免了职;鲧虽然治水很卖力,但同样因方法不当而酿成了灾难,初时被流放到羽山,最终被舜帝殛杀于羽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