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课 | 如何在微电影制作中表现“青春 成长”

 休火山 2015-07-11


成长中,你曾被多少规则改变?

童年是纯真美好无忧无虑,成年是复杂丑陋勾心斗角。在此规则下,社会对人的容忍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直至衰老降临而趋和缓。

顺着预设的性别期待接受教育、经历一次次欺骗后愈发精明或日渐消沉、戳穿伪善正视人性欲望的冲动、迷途知返后换来的也许是彻底的绝望……烦恼与困惑在本真与社会规则的撞击中诞生,成长却不一定接踵而至。

《微电影:形式与意味》第五周“成长专题”将以下面四个部分五个短片为例,唤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和向往、对童真的呼唤和坚守,继续在自我意识的寻求之路上前行。


1. 无法遮蔽的童年本真《不要比基尼》


梗概:7岁的小女孩Robin找不到一件合适的比基尼上装,她干脆穿着短裤走进了游泳池。在游泳课的六个星期里,她和伙伴们为了老师胸前的金牌而努力,最终Robin在决战中胜出。快乐的时光过去,留给Robin母亲的却是一脸差异……

本片荣获汉堡、纽约、巴黎、旧金山、多伦多等多个同性恋电影节大奖。出生于智利圣地亚哥的导演Claudia Morgado Escanilla的另一部作品Unbound《两点不禁》获1996年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短片奖,并被布朗大学收藏。泰迪熊奖是柏林电影节专为影展中各个单元反映LGBT题材的电影所设的一个专门奖项,1987年首届获奖影片是佩德罗·阿莫多瓦的《欲望法则》。


导演说:我爱上这个故事很久了。我与Ivan(原作者及本片编剧)之前在一些节目合作过,我跟她说“总有一天我要把No Bikini拍成电影”,那是十年前。最近我从她那儿买了版权……短片故事和电影都以这句台词开头“我在七岁的时候有过一次性别转换”,但因为女主角留着长发而不是男孩气的短发,相较性别认定,电影更强调的是小女孩战胜自我、变得更强的故事。(摘自Ileana Pietrobruno 2007年的采访NOT SO FILMY)


2. 无法回避的成长代价《恶作剧》


梗概:一名单车少年的公路奇遇,他被昏迷在公路边的女孩吸引,带着对异性的好奇,观察并试图靠近女孩,然而公路上并不是只有他们,这精心设计的偶遇隐藏着何种阴谋?少年的成长又因此事件获得何种改变?

本片荣获路易·威登第二届JOURNEYS AWARDS短片比赛评委会特别提名

导演JORDAN SCHIELE毕业于纽约大学提斯克艺术学院亚洲分院。目前担任纪录片与科幻片的摄影师。


导演说:我认为童年以某种方式影响了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观点。我希望能够拍一个关于最初邂逅的故事,以及这个奇遇是如何改变一个年轻人看世界的角度,还有这个角度如何影响他以后的人生。电影的理念就起源于此。我们在新加坡拍摄了这部电影。电影以一张面孔开始,也以一张面孔结束。这是一种表达方式,因为我很想知道主人公如何应对自己的人生经历,他是会逃避这个世界,还是依然敞开心扉。(摘自第二届JOURNEYS AWARDS采访视频)


《操场》


梗概:梅文俊是上海一所普通小学4年级的学生。一天他和一些男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误伤了一个经过女生的眼睛,父母被叫到学校来帮助老师寻找伤人者。梅文俊打算自己说出实情来承担责任,经过母亲的'开导'后,他意识到成人世界里错与对不是像黑与白那么简单。

本片入围62届柏林电影节Generation竞赛单元。


导演说:想通过这个故事表现小孩子和父母对待事物上不一样的观念。小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会自然有一种认错、负责任的心。而大部分的大人在社会上经历了很多事之后变得不再简单,他们知道负责任真正的意义。在大人的世界里,好与坏、黑与白的分界不再明显。影片中的这个事故和父母老师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造成很大影响。主人公小学生有很强的责任心,但他的母亲却让他不要认错,家长的这种态度会影响孩子的潜意识,甚至影响到他将来的选择。(摘自《专访新人导演汪崎: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打破陈规?》)


3. 无法遮蔽的青春本真《正义》


梗概:听力课上,老师罗伯特正在朗读波斯坦宣言。男子班同学们在笔记上记取着老师的翻译——“和平”、“安全”、“自由”、“民主主义”……百无聊赖的东条被窗外操场上穿着红、蓝、绿色短裤练习跨栏的女孩们吸引,记录起她们调整短裤的次数。


4. 无法躲避的青春残酷《鹿尾菜》


梗概:一个凌乱的公寓内,被警察包围走投无路的青年石明和三个公寓主人——年轻女人、未成年孕妇、小女孩围坐在放着鹿尾菜的桌边。被当作人质的女人们一边劝石明吃菜一边说着自己的故事。被打动的石明放下武器,大口吃完鹿尾菜,向窗口走去……


《JUSTICE》和《鹿尾菜》摘自2002年的《果酱短篇集》,分别由行定勋和堤幸彦指导。《果酱短篇集》集结七位日本影坛的现代一线导演,以十五分钟左右为片长限制,各自选择题材所拍摄的短片所组成。



拍电影网独家慕课

《微电影:形式与意味》第五周“成长专题”上线啦!



继《微影人的自我修养》之后,《微电影:形式与意味》课程历时半年现已登录拍电影网慕课http://mooc./。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许肖潇老师倾力讲授!另有以下章节陆续推出:

末日情怀

爱情

成长

老人

人文风光

全课共计十大微电影专题,每周二更新。结合不同案例与你深入探讨微电影讲故事的策略与方法


宣传片都这么给力,正片更棒!

还未报名的同学抓紧了,跟上主页君,啊不,许老师的节奏去看别人没有看到的世界~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超!值!大!礼!包!

所有加入课程的同学都可获得以下超!值!大!礼!包!

  • 许肖潇老师在线直播课堂答疑1


  • 《超人》系列前三部、《地下》、《极速狂飙》等的法国电影制片人皮埃尔·斯彭格勒独家大师创作经验课视频1个!


  • 拍电影网培训班http://edu./试听半天(班型不限)!

  • 拍电影网培训班http://edu./价值100元代金券1张(班型不限,不可累计使用)!

另外,前50位报名学员将额外获赠后浪出版社http://www./价值30元电影类书籍代金券1张!

课程购买后180天有效,观看次数不限!

温馨提示: 付款可选择PC、iPad浏览器、手机浏览器;暂不支持移动客户端付款。

加入课程即可做笔记、参与讨论、获得学习资料,还有慕课助教为你答疑解惑。



结合以上公开课程,助你全面提升微电影创作能力!


课程讲师 许肖潇

许肖潇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专注微电影理论与创作。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研究生。后获韩国政府全额奖学金至韩国国立艺术大学影像院进修电影,并获多媒体影像专业硕士学位。在首尔期间,以导演、剪辑师、副导演身份工作并持续进行独立短片创作。现以教师、导演身份定居上海。


导演作品:

2014年,复旦大学慕课平台iMOOC官方宣传片。

2014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观察系列电视广告。

2014年,两天微电影大赛实验短片《贪恋的詹晓白》。

2013年,公益广告《寻找爱上海的理由》(《非官方版爱上海的理由》)

2012年,公益广告《帘——台北上海》。

2012年,实验短片《连》参展“2012上海/台北 艺术设计联展”。

2011年,微电影《Breaking》(获2012年美国华盛顿华语电影节“最佳实验片奖”提名)

2011年,微电影《Be Touched》(获2012年美国华盛顿华语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关于拍电影慕课MOOC


影视MOOC第一平台——拍电影网慕课(mooc.)创办于2014年11月,是拍电影网旗下在线教育品牌,是最早开拓影视在线教育的社区型教学平台。

慕课教学以影视课程为核心,主要面向立志投身影视行业的朋友,或者以自我提升或就业为目标的求学人员。通过优质的视频课程、直播教学、组队项目实战、网络班级管理、线上教学社区等教学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不受时空限制,更自由的学习时间安排,全国各地网络教学)、专业的网络教学课程与服务。


想吐槽?有意见?开脑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