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周六,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的一天。城阳三中的语文、数学和物理三位老师与来自重庆凤鸣山和重庆七中的三位名师,分别进行了高三复习课的同课异构活动。语文展示由三中郑万玲老师代表高三集备组与重庆凤鸣山中学的名师黄晓辉分别授课。听完这两节课后,七位区内的语文老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自己的课堂观察角度出发,围绕学情、教情、段或篇、试题等进行了或长或短的评课,研讨活动的热情,将季节的隆冬变为教学的春天。老师们有肯定,有疑惑,有发问,有碰撞。真是深受启发,收获了很多启示。我自己在会上对两堂课做了一点点评,简录于次。
三中的郑万玲老师和重庆凤鸣山中学的黄晓辉老师,分别给大家奉献了精彩的课堂,让我们在这个隆冬的季节,享受语文课堂带来的春风与惬意,向他们表示敬意。重庆沙坪坝与青岛城阳,相隔千山万水,但是山海相连,两堂课正像是两座城市的不同风格一样,山有山的深邃与葱茏,海有海的蔚蓝与波澜,可谓魏紫姚黄,各具千秋,但都给人以教学启示,语文的、课堂的、思路的等等。结合这两堂课,我有两句话先跟诸位分享。一个是钱梦龙老师的话: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老老实实学语文,但我说还要学会如何学语文。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这句话都有其适应性,就是要让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的氛围中,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让他们享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思考破解语言文字如此精彩的奥秘所在,获得语文的生长。我们教学时要思考几个问题——“课标”或“说明”让我教什么?我教了什么?我教会了什么?教学是指向学生的,学生最终获得了多少发展,这才是衡量我们教师教学的重要评价指针。第二句话,于漪老师说的“方法第二,本事第一”。于老师的”方法”应该指的是教学操作方面的问题,更是对当前眼花缭乱的教学花样,像多媒体满天飞,声光电让人眩晕的教学的拨乱反正。你的课堂教学要有这样的“本事”,真正让学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品读、朗读、思考精美深刻的文字,学生亲近文字本身的时间要多,深度咀嚼的机会要多,思考语言文字的深度要足够,获得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要足够。一堂课下来,如果学生除了跟在教师后面气喘吁吁外,头脑只留下肤浅的印记,没有获得提升。这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浅尝辄止的课堂。这其实说明老师的“本事”不够,学术研究的能力不够,课堂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走多远。刚才老师们对两堂课做了很多点评,从我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有四点体会跟各位交流。
第一点是基于学情的教学,体现学生的“生长”。两堂课教师的课堂设计立足点不一样,但都是指向学情,都找到了学生水平的增长点。郑老师的课,立足于学生明晓散文阅读句子赏析题的题型,掌握结题的思路和方法,能够规范组织起自己的答案。教师课堂上不断引导学生做题,讲题,补充完善答案,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思路,暴露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反思,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加以解决,以此不断逼近此类题型的外在与内里,把握住做这类题的方法和技巧,把题目做完善扎实了。黄老师的课,采取阅读“原点”的模式,让学生一步步读懂读透《浣花草堂》这个文本。老师教学很从容,逐步引导学生从散文的本质特征出发,通过找到并涵咏文本的主旨句,提炼概括文本的内容,充分体会语境,通过条分缕析,不断撬动学生的思维流程,一步步还原文本的面貌,把文本的经纬都握住,然后进行试题的解析,对比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差异,让学生在赏析语句上有所得,有所提升。
第二点是两堂课都是学生充分活动的课堂。语段或文本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如何来解析?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们说当前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微课程、小组合学,这些理念的背后,其实都要突出学生的充分活动,学生的学子自主权。而仔细想想,这些都是我们学科教学,也都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不是割裂拼接的,而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这两堂课,学生都是分组而坐,这只是形式上与以往相比的变化,而学生是否学得深入、学得有效、学有所获,这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与呼唤。郑老师的课,我们看到学生交流得很热烈,很投入,小组代表去黑板板演,其他同学上去订正,学生谈出自己的思考依据,谈出为什么这样改,依据是什么,可谓有理有据,直到一块将答案修订得最优化。课堂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甚至课堂上有了理解上的观点的激烈交锋,这都让人欣喜,体现学生充分学习、充分参与,学生自主性的落实。黄老师的课,娓娓道来,让学生去寻找,去表达,去思考。比如散文是什么,为什么杜甫这样写?作者是如何写的,老师让学生去文本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提炼相关的观点,在学生理解上出现问题时,教师没有急躁,没有急着赶路或者立马抛出自己的观点来,而是不温不火,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点拨学生的思维路径,让学生抓住文本的“眼睛”,把握住文脉流向,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向青草更清处漫溯。我们看到学生的自信,就像学校宣传片里的高三学生的踊跃积极的表现一样,学生流利地表达,充分地言说,敏锐地观察,深入地思考,这一切是语文课堂的收获,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收获。
第三点是语文味道的课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学科的内容构成与教学要求不一样,语文的与数学的不一样,历史的与物理的不一样,所以教师的教学应该清楚这一点,不要“跑偏”。两堂课上,教师努力体现语文的味道来,其中有关于语文的策略,语文的技巧。将单一的文字从文本中唤醒,让学生从心灵中唤起,让它们变得灵动起来,摇曳生姿起来。这其中的教学策略在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功夫,通过解读修辞句式,抓关键词句,前勾后连等策略,把文本的骨架、肌肤以及容颜、表情给细致呈现出来。还要让学生清楚,文章一旦进入鉴赏程序,则由作者视角进入了读者视角,“读者”的阅历、体验、知识和能力,则对文章的解读水平产生影响。而透彻识得文本堂奥,教会学生走入文本的路径,学会赏析的手段与手法,则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与策略。这两堂课,教师在这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语文的味道在课堂上荡漾开来,不显得滞涩,也不因为高三的复习进度而讲课堂肢解,搞成习题课的题海运动。老师对段篇或答案的不同层面的诵读,对段、篇的压缩,不同句式的揣摩;让学生学会审题和分析方法,把答案做得完善精炼;把握修辞的内在构造,句式的重点来赏析句子;让学生读懂文本,读到心里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教师都是引着学生贴着语言行走,不断从段、篇中发现美好,通过一堂客,学会解决一类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收获着语文的东西,语文能力的东西。
第四点是教师的教学素养问题,这是关涉到影响教学水平的核心要素。每堂课都有一个“核”,每一个语段或文本也有一个“核”,这个“核”是否能准确地拎出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两堂课是“生本”的课堂,但教师都没从课堂消失,而是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教师倾听学生发言,注意点拨思路,注意让学生去辨析,乃至让学生去争论。特别倾听学生的发言,这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学生回答并因势利导进行点拨。这说明课堂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稍不留心可能出现差错甚至酿成新问题。两堂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寻幽探微分析段或篇,学生思维处于不断地调整与发展中。老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调整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然后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老师抓住学生忽视的反问句特点,学生审题上的疏漏,让学生抓住文本中“重新评价和感受”的中心,引导学生后续进行一文多用的训练。这都体现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策略的研究,有效进行“训练”。郑老师的微观解剖,体现了“归纳”的特点,密密缝织,织成一件散文语句赏析的路径丝带;黄老师的宏观把握,体现了“演绎”的特点,散文特点-如何表现的-问题解答与对比,像一盏灯光,照亮学生赏析的一条路径。两堂课都体现教师的研究,体现出备课组老师的研究磨合,对高考考点的把握。我感觉两堂课给我们老师的最大启示是,教师必须老老实实地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向教学研究要质量,否则课堂将会在低层次的水平徘徊,难以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