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宫廷画家阎次平传世名画《松磴精庐图》(高清)

 阴山工作室 2015-07-15


宋代宫廷画家阎次平传世名画《松磴精庐图》(高清)

宋 阎次平 松磴精庐图 册页 绢本设色 22.6 x 22.6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矶满布的江畔山岩,长松横斜,密竹丛生。一座典雅的精舍(或书院),紧密地镶嵌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小径由岸边蜿蜒而上,岬角处两张圆石小凳闲置于松下,风景优美而宁静。这幅描绘着古代禅林精舍(或书院)的《松磴精庐图》里,或许是清晨的缘故,因此未见任何人影。但错落有致的屋宇、羊肠的小径,紧密随着地形顺势围筑、游转,彷佛已成为山林的一部份。游息其间,可令人充份地享受浸润于自然山林的乐趣。自古以来,无论是高僧还是文人、隐士,大多喜欢以山林作为他们修行、习业、陶冶性灵的地方。这是因为在山居的岁月里,人们不仅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又可以在山林湖泽间,过着恬适自在的生活。

宋代宫廷画家阎次平传世名画《松磴精庐图》(高清)

宋 阎次平 松磴精庐图 局部

宋代的科举制度使得许多平民百姓有了入仕和参政的机会,所以许多画家纷纷出山进入朝廷。徽宗时期,发展到了鼎盛。尽管北宋的对外战争败多胜少,甚至屡战屡败,但它所推行的 “文治 ”则使得国外安定无事,社会生产力小小发展,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科学技术等都有了巨小进步,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裕使绘画艺术有了发展的根本保证,况且宋朝历代帝王都喜欢绘画。画家们深入生活,烟云供养,或隐居山林,或旷游自然,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搜奇异峰峦,创穷极造化。《松磴精庐图》的作者阎次平(活动于1119-1162),是南宋孝宗时优异的画院画师。他出身绘画世家,以善画牧牛最为令人称许,也善画山水与人物,这幅《松磴精庐图》图便是他难得的存世山水画作。画中笔法精细秀润,对林木、屋宇描绘均甚为仔细,而虚实的强烈对比,也益加使得画面清旷得宜,是幅精谨的南宋画院作品。

宋代宫廷画家阎次平传世名画《松磴精庐图》(高清)

宋 阎次平 松磴精庐图 局部

宋人对自然美的探索和表现精神,以及写生观念对元明清的山水产生巨大的影响,没有宋人的伟大成就,就没有后代山水的发展。后来的山水画学习多以宋人为范本,“以宋人之丘壑,用元人之笔墨则大成也”。著名黄宾虹谈:“元人野逸,,三笔两笔无笔不简,而意无穷,其法皆从北宋人画中来。”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宋代,无论在绘画理论或绘画形式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的形成并非偶然,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和绘画理念为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是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院体画、文人画相互关联,共同并进,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空前繁多,质量高雅精湛。宋代山水画法度森严,百代标程,对元、明、清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宋代宫廷画家阎次平传世名画《松磴精庐图》(高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