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著名画家

 公司总裁 2015-07-20

  中国隋唐画家
  戴嵩, 李昭道 ,韦偃, 周肪, 戴峄

      李真,吴道子, 韩滉,卢楞伽 ,阎立本

     李升, 孙位,展子虞 李思训 王维, 张萱
  
  中国宋代画家
  陈居中 崔 白 法 常 范 宽 冯大有
  龚 开 郭 熙 郭忠恕 韩 干 胡 瑰
  黄居采 惠 崇 贾师古 李安忠 李 成
  李 迪 李公麟 李 嵩 李 唐 李赞华
  梁 楷 梁师闵 林 椿 刘松年 马和之
  马 麟 马 远 米友仁 苏汉臣 苏 轼
  王居正 王 凝 王 诜 王庭筠 王希孟
  文 同 武元直 武宋元 夏 圭 夏 永
  萧 照 许道宁 许 迪 徐禹功 阎次平
  阎次于 燕 肃 燕文贵 杨无咎 张 氏
  张择端 赵 岩 赵伯驹 赵伯肃 赵 昌
  赵大享 赵 芾 赵 佶 赵 葵 赵令穰
  赵孟坚 赵士雷 郑思肖 朱 锐
  
  中国元代画家
  曹知白 陈 琳 方从义 高克恭 顾 安
  管道升 黄公望 柯九思 李 衍 李容瑾
  李士行 陆 广 罗稚川 马 琬 倪 瓒
  钱 选 任仁发 盛 懋 孙君泽 唐 棣
  王 蒙 王 冕 王 绎 王 渊 王振鹏
  吴 镇 颜 辉 杨维桢 姚廷美 张舜咨
  张 渥 赵孟俯 赵 雍 赵 原 朱德润
  
  中国明代画家
  边文进 陈 淳 陈洪绶 陈继儒 程嘉燧
  崔子忠 戴 进 丁云鹏 董其昌 杜 堇
  杜 琼 顾正谊 蓝 瑛 李 在 林 良
  刘 珏 吕 纪 陆 治 倪元璐 钱 毂
  仇 英 邵 弥 沈士充 沈 周 盛茂烨
  宋懋晋 宋 旭 孙克弘 孙 隆 唐 寅
  王 谔 王 绂 王谷祥 王 履 文伯仁
  文 嘉 文徵明 吴 彬 吴 伟 夏 昶
  项圣谟 萧云从 谢时臣 徐 渭 张 路
  赵 左 曾 鲸 周 臣 周文靖 周之冕
  
  中国清代画家
  边寿民 程 遂 程正揆 戴 熙 樊 圻
  费丹旭 改 琦 高 岑 高凤翰 高其佩
  高 翔 龚 贤 弘 仁 胡 造 华 岩
  黄 鼎 黄 慎 蒋廷锡 焦秉贞 金 农
  金廷标 居 巢 髡 残 朗世宁 冷 枚
  李方膺 李 蟮 陆 恢 罗 牧 罗 聘
  马元驭 梅 清 闵 贞 蒲 华 钱 杜
  任 熊 任 薰 任 颐 沈 铨 石 涛
  汤贻汾 丁观鹏 王 铎 王 辉 王 鉴
  王时敏 汪士慎 王 武 王原祁 吴昌硕
  吴 宏 吴 历 吴石仙 奚 冈 谢 荪
  虚 谷 杨 晋 叶 欣 禹之鼎 袁 江
  袁 耀 恽 格 查士标 张 殷 张宗苍
  赵子谦 郑板桥 邹一桂 邹 哲 朱 耷

 

        “元季四家”--黄、吴、王、倪

      元代中后期,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四家,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绘画史上得到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元季四大家”。元四家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广泛吸收五代、北宋水墨山水画成就,充分发挥笔墨在绘画艺术中的效用,把笔墨韵味在绘画的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突出了山水画的文学趣味,使诗、书、画有意识地融为一体,各具风貌,开创了一代新风,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对明清两代画坛影响极大。

                      

                       黄公望

黄公望(公元1269~1354年)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故改姓黄,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中年做过小史,因借张闾争夺民田之事,而连累坐了好多年牢狱,几乎被置于死地。自此之后,他便不再问政事,游历名山大川,放浪于江湖间,寄情于山水。后来黄公望入道教。

黄公望到了晚年50岁时,才专心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师法赵孟 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他经常一整天在荒山乱石丛林中静坐,都不知他做什么,如遇到暴风骤雨时,他也不屑一顾。晚年的黄公望,在生活上显得比较旷达浪漫。他喜欢狂饮,特别在游乐时,表现得更为突出。

黄公望是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师,在绘画史上给予人们的影响也最大。 后人对其山水画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

黄公望的山水画现存于世的水墨画作品最著名的有《富春山居图》卷(分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及浙江省博物馆)等。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是黄公望最得意之作。至正七年(1347年),他七十九岁在富春山寓居创稿,前后历经三四年经营,始告完成。至正十年(1350年)他八十一岁题跋时,尚未最后画完。此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彩用传统的“三远”并用构图法,峰峦冈阜、坡陀沙渚,起伏变化无穷,林木葱郁,疏密有致,在笔法上取法董、巨,而又自出新意,变化无穷,山石多用“披麻皴”干笔皴擦,极少渲染,丛树平林多用横点,笔墨纷披,林峦浑秀,似平而实奇,为黄公望水墨山水杰作。此图经明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邹之麟等题记。邹之麟在题跋中称此图“笔端变化鼓舞,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明清许多画家都是从《富春山居图》中得到很大的启示。

                        吴镇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他在宋朝灭亡的第二年出生,所以亡国的悲哀,民族的压迫所带来的痛苦,对他来说仍是深切感受得到的。相传他年轻的时候,喜欢豪侠一流人物,并学习武术和击剑。

他家住小巷,性爱梅花,他家宅的四周,遍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便躺在花中,以吟咏为乐趣。

                          《墨梅图》    吴镇

吴镇性情孤峭,爱好读书,除研究儒家的学问外,还精通道家、佛家的学说,所以有梅花道人、梅花和尚等别名。他杜门隐居,忍饥耐贫,以算命为生,兼以卖画。他喜欢与和尚做朋友,不肯和富贵人来往,也不肯替富人作画。

                      《墨竹图》    吴镇

他的绘画题材大多为渔父、古木竹石之类,其代表作品是《渔父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笔法凝练坚实,水墨圆浑苍润,画时作者五十七岁。

                          《渔父图》    吴镇

                                              

                             王蒙

王蒙(公元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曾做过闲散小官,元朝末年,由于农民起义的兴起而感到元朝统治的衰落,便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杭县东北)。

他的外祖父赵孟頫和外祖母、舅父、表弟都是元代杰出的画家。这对王蒙的绘画来讲,不能不给予他一定影响。

王蒙擅画山水,亦工诗文书法,在绘画上自幼受外家赵孟頫影响,并继承董、巨传统,自出新意,独具面貌,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大家。喜用枯笔、干皴,多用解索皴、牛毛皴或细笔短皴,有时兼之以小斧劈皴。他的山水画的突出特点是布局充满,结构复杂,层次繁密,笔法苍秀,表现出山水的蓊郁、华滋,风格多样。其绘画主题多表现隐士的隐居生活。

王蒙的创作方法大致分为设色和水墨两种面貌,在笔墨设色上更是富于变化,往往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如《太白山图》卷,表现了太白山山峦的层叠绵延,松柏的苍郁茂密,溪水的幽深曲折蜿蜒,楼观萧寺等建筑物的宏伟庄严,高僧游客往来不绝。笔法细劲繁密,设色典雅明丽,反映了这一佛教圣地的情景。《丹山瀛海图》卷与《太白山图》的笔法相近,但用笔更尖细,在章法上画高山为云海环绕,山色奇丽,海水空阔与他通常构图充满形成了鲜明对照,在王氏作品中极为少见。《葛稚川移居图》描写晋代葛洪携带家眷入罗浮山隐居的故事。画面上以山水为主体,重山复岭,飞瀑流泉,丹柯碧树,溪桥潭水,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构图繁复,笔法灵活生动,设色鲜艳明快,山石皴法用湿笔、细笔短皴,纯用水墨,仅于树木、人物、屋宇处施以淡赭、花青和红色。画家的精心布置,创造出了一幅理想的隐居环境,此图无年款,大约创作于元末乱世之秋,这反映了画家在当时弃官避世隐居的思想。他曾不只一次地画这一题材。说明葛洪正是王蒙所崇敬的理想人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一般士人对于隐居的希求。

                    

                     《太白山图》卷        王蒙

王蒙山水画总的说来在笔墨工夫上要高出时辈,以多种方法表现江南溪山林木的苍郁繁茂和湿润感。特别到了晚年愈见其功力,他自己曾说:“老来渐觉笔头迂,写画如同写篆书。”倪瓒曾在他的作品中题道:“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笔墨繁而不乱,构图满而不臃,结构密而不塞。这种突出的个人风格特点,明显地有别于黄、倪、吴三家。元以后他的山水画被奉为范本,广为传模,其影响至今不绝。

                          倪瓒

倪瓒(公元1301~1374年)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幼霞等,无锡人。其家为当地富豪,雄于资财,喜与名士往来,元末社会动荡,因卖去田庐,散其家资,浪游于五湖三泖间,寄居村舍、寺观,故有“倪迂”之称。

倪瓒从小就很聪明,努力读书。他最喜欢做诗,立志做一个诗人,后来他果然成为一名诗人,和当时名家齐名。

他家里房屋很多。有一座三层楼,像方塔的形状,名叫清闷阁。阁里面藏书籍几千卷,包括经史子集、佛经道书,他都用心阅读,并加以校正考订。阁里还有三代的钟鼎铜器和历朝的法书名画。他每天在楼上,有时读书有时作画,有时写诗,有时和好友谈论。人家远远望见他以为是世外的超人。

倪瓒是一个性情敦厚的人,能帮助人家,用钱很慷慨,如他的老师老来没有儿子,他就奉养老师终生,死后又殓葬尽礼。他又是一个极爱清洁的人,传说他每天洗脸时,要时时换水。每天戴的帽子、穿的衣服,要拂拭几十次,连书室外面的梧桐树和假山石,也叫人常常洗净,恐怕染上污迹。为了保持庭院里一片碧绿可爱的苔藓,遇有树叶落下来,不用扫帚去扫,只用针缚在杖头上将叶片挑去,不使绿苔弄坏。有本书上记载说:有一次倪瓒留朋友住宿,夜里听着有咳嗽声,第二天早晨就命仆人仔细寻觅,有没有吐出的痰迹。仆人骗他,他把痰吐在窗外梧桐树叶上,他急忙就叫人赶快把梧桐叶剪下,丢在离家很远的地方。

倪瓒的画,当时的人很喜欢,他死后的声誉更加高了。他绘画题材是主张不求形似的,这些提法突出地反映了他的绘画创作思想,进一步阐发了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文人画创作理论。不仅代表了元代绘画创作思想的一般趋向,并且对明清文人影响极大。但是我们从倪瓒的艺术实践中看出,他不完全摆脱“形”,他的大量传世作品,无不以自然界存在的物象为自己的创作源泉,不过他不去刻意追求形似,而是把自然的山水、竹石等当做自己寄兴写意抒发自我性灵的一种依托物。不仅倪瓒如此,这也是元代文人画家总的创作趋向。

  

    

《临兰亭序》   赵孟頫

赵孟頫

南宋灭亡后,蒙古族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帝国,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元代的画家,很少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有的用曲折隐晦的手法,抒发爱国家爱民族的感情;大都则流露消极遁世的思想。因此,元代宣扬怡情养性、造型简练、讲究笔墨趣味的文人画大盛。其中以山水画的成就最大,花鸟画次之,人物画虽也有成就,但不如前二者。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别号欧波、水精宫道人等。他是元代著名画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朝宗室。入元后受到元世祖的重用。他工书法,提出书画同源的主张。

赵孟頫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造诣均深,特别是书画方面成绩最为突出。他在绘画方面继承晋唐五代和北宋的优秀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而且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人物、竹石、花鸟均“悉造微,穷其天趣”。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无论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也都十分精采。赵孟頫也是一位书画理论家,他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绘画中用笔的书法趣味,并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他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在当时和明清两代都有极大的影响。

赵孟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绘画精品,在山水画方面主要有《幼舆丘壑图》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鹊华秋色图》卷(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水村图》卷(故宫博物院藏)、《重江叠嶂图》卷和《吴兴清远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等,是他在山水画方面不同时期多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

                       

                      《鹊华秋色图》卷

                                                               《重江叠嶂图》

从这四幅具有代表性的水山画作品中不难看出,赵孟頫在山水画创作上是一位既善于继承传统,而又善于体察自然,自生新意的山水画大家。他既具有任意用各种方法进行创作的才能,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就这一点说在中国绘画史上还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

赵孟頫的人物鞍马画成就也很突出,一方面吸收前人传统,从唐韩干、宋李公麟作品中吸取营养,一方面细心体察自然,参以己法,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和自己特点的作品,成为唐宋之后一位画人物鞍马的名家。

                        《浴马图》

赵氏在古木竹石和花鸟画方面,也是具有突出成就的高手。此外他还善于用色写竹。如《出墙图》画青竹一枝,长出墙头,清雅可爱,这是赵孟頫用色彩画竹的首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