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权众筹能否颠覆传统的VC?---创投新能量圆桌论坛会议

 SmileSH 2015-07-23

7月18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众投社、上海投融资会议网、复旦大学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创投论坛“创投新能量·New Demo Energy之股权众筹vs传统VC”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隆重举行。

德丰杰龙脉投资基金合伙人王岳华、纽信创投创始合伙人李悠扬、东之贝创始人顾国海、众筹家创始人杨勇、众投社CEO陈心平,五位嘉宾就“股权众筹能否颠覆传统VC”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主持人是众投社CMO Larry。几位嘉宾作为众筹从业者、传统VC、众筹行业媒体,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对众筹的理解、BAT、京东等巨头做众筹、众筹对创投行业的影响、创业者如何用好众筹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观点无对错,真理越辩越清晰。

以下是录音整理稿:

【主持人】: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圆桌环节就正式开始,首先有请各位嘉宾做一下自我介绍。


【陈心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我们众投社专门做股权众筹这一块,我们从去年年初开始切入,正式上线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已经帮几个项目融到几百万天使的融资,我们主要是偏向于像TMT,O2O,移动医疗这一块,如果有这方面好的项目可以找我们。


【顾国海】:我是东之贝的顾国海,我不知道原来众投社这个团队本身是什么样的背景,我们东之贝原来做股权投资,然后转型做股权众筹。我们的投资方向新兴产业,还有股权激励,我们原来做股权激励为特色的,这样一个项目是我们的特色。我们启动和筹备仅去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网站正式上线。目前也已经给几家企业完成了融资。


【杨勇】:我是众筹家CEO杨勇,我们是做众筹第三方的服务平台,希望能够在众筹的行业当中,搭建一个众筹相关的投资人,或者是项目,或者是平台之间交流的社区。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搭建一些服务众筹平台的交易,大概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李悠扬】:大家好,我是李悠扬,我们是一家天使投资机构,我们一般一个项目投资在几百万人民币,投的是非常早期的项目。我们主要投资的领域是互联网加上消费类的,还有一些平台类的项目。现在包括我们也投了一些互联网金融这些项目,我们这个机构跟一般的天使机构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因为我们整个团队主要几个创始团队以前我们自己都是创业的,创业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出来做投资。所以说我们有一个我们的投资理念,叫跟创业者一起创业。我们在早期,我们投资方不光给钱,也会深入到企业里面帮助企业渡过最最困难的时光。


【王岳华】:各位嘉宾好,我是王岳华,我们这个VC还挺传统的,虽然不是很多人知道。我们这个企业在硅谷是三四年的,做早期TMT的投资,06年在国内。我们其实现在的基金人民币A轮大概1千万左右人民币的项目,讲到传统VC,我们作为一个VC而言,都是行业出生。行业出生什么意思呢?我们对我们手头的项目这个行业肯定要非常清晰了解,我们才来做这个项目,就介绍到这,谢谢!


【主持人】:今天上午很多嘉宾分享了对股权众筹的看法,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这个环节我们想让各位嘉宾各自用简短的话聊一聊股权众筹在你们脑海里面是什么样的概念,你们怎么样看待这样的行业?


【陈心平】:在我看来股权众筹是让我们传统高大上的这样一种风险投资行为把它给平民化,这样一种行业。用互联网的手段去实现这样一种平民化的目的,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今天也讲了,可以让更多的创业者,通过股权众筹的方式,更高效,更快速,然后也更敬业投入的,也更高命中率的方式来去获得融资,同时也让个人投资者有机会参与到这种高大上的风险投资的领域,我是这样理解的。


【主持人】:顾总您对股权众筹怎么看?您作为从业者来讲。


【顾国海】:我们去年下半年开始,从我们自己筹备到看了很多同行,包括今天陈总,还有早上张总做了些总结。我当时早上在下面听的时候,一个感受是暗自欣喜,另一个感受是暗自吃惊。我去年准备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精心的筹划,我认为当时的,我们市场上所有的众筹平台都存在很多方向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当时我们做了很多思考。我们认为当时抓住了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当时很多没思考过。就像张总今天所说的,他最后总结的东西都是原创性的,很多东西没看到行业内的人有这样的思考。我发现我们当时的思考和张总、陈总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处。具体的模式我们有我们的想法,我们有我们的方式。我们东之贝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投资管理模式,听上去很泛,因为现在互联网 太多了。可以说一下,我们东之贝本身的创始的背景,我们本身一直做股权方面的,既做股权方面的咨询,也做股权方面的投资。我们之所以做股权众筹就是把传统的股权投资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怎么样把互联网的意识,信息的优势结合在我们传统的股权投资上面去。


【主持人】:之前我有了解到,您讲到你们推出的项目,必须是你们领投的。


【顾国海】:目前阶段,尤其是目前大众对股权众筹,以及对某一个股权众筹平台,本身平台的可靠性和项目的可靠性,认知度还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平台的项目,以我们自己领头为主,只有这样我才能确保这个项目本身的可靠性,降低早上张总其中提的一点,可能他没展开想,不知道他有没有注意到,平台本身的道德风险,领头人的道德风险。


【主持人】:也就是说你们用真金白银来领投是吗?


【顾国海】:我们用真金白银为我们的项目把关。


【主持人】:一般领投的额度是多少?


【顾国海】:一般是20%到30%,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项目损失了,我自己也损失了。所以为什么说,我们做的是互联网 ,投资管理的模式,我做的是投资管理。而且很多传统的股权众投还不一样,传统的股权投资本身的出资还不到10%,甚至不到1%,知名的机构可能0.1%都不到。


【主持人】:就具体的话题,我们换到下一个环节具体PK一下。杨总你们作为众筹的媒体平台,你们觉得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杨勇】:确实我们第三方就是一个媒体平台,本身股东背景也有传统的媒体周刊,华东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刚才提到的定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中午的时候发布的互联网金融管理指向性的办法出来了。其中在股权众筹这个层面上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就是互联网的手段去做股权众筹。实际上我个人上的理解,股权众筹这个东西是什么玩意?其实就是互联网 VC,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都在讲互联网金融,讲互联网 。在传统的VC和PE行业当中,做的这么重,自己亲自跑,辛辛苦苦,特别专业,给外在传统的创业者给人感觉是非常高大上的。我认为就这么一种感觉,就需要被互联网 ,一定,所以股权众筹就是这么个玩意,就是互联网 VC和PE。


【主持人】:李总,你看这三位都是来势汹汹,你有没有觉得杀气太重了?


【李悠扬】:实际上我们作为投资人来说的话,明显感觉到压力,特别是最近这一两年,本身创业项目虽然也变的很多,但是项目的融资渠道变得非常多。除了本身投资机构变多,现在众筹的平台是越来越多。从我投资的角度来看的话,我认为这个市场两个形态都会并行下去,不会因为有了众筹,传统的VC投资就没有了,就会被众筹干掉,我觉得这个应该也不会。但是也不会说因为投资这个东西太过专业,众筹就做不了,我觉得也不会。这个应该会两个并行下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一般的投资人投资的,要去参与一下传统PC的,做它的股东,做它的LP门槛是很高的,我们这种非常小的基金门槛都是有一点,一种大的基金门槛非常高,一般老百姓不可能参与到PC基金里面去的。但有了众筹平台以后,老百姓投资的门槛会大大降低,很多平台可能起投几千块钱都有,这样子实际上我们的常委,整个资金可以去投一些你自己觉得比较喜欢的项目。另外从项目去融资的角度来看的话,虽然说项目,因为现在目前来看,大部分众筹平台,那些项目主要还是早期的项目。坦率说,虽然说现在天使机构也越来越多,但毕竟总数还是比较少,而且一般来说机构的投资人会比较谨慎,或者他投的很多投自己专业的方向,不大熟悉的领域他不大会去投。所以说也会导致很多项目找投资人也没那么好找,很多时候实际上机会也不一定能够把握得住,很多时候去跟一个投资经理碰面聊聊,聊完以后他对你这东西不太熟悉,也就放弃了,实际上你这个可能是一个好项目。通过众筹平台,我们把你项目展现出去,让很多人看到这个项目,由一些比较专业的人士来领头你这个项目,把你这个项目早期的融资解决掉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实际上会是非常好的方式。


【主持人】:李总就你这个问题,我想起来上午的时候,五岳资本的张总讲过,他就特别怕下面的投资经理这些兄弟们能力特别强,他如果后面发现了好多项目,然后通过众筹平台,直接的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他不需要老大哥们再去LP募资了,这一块你会不会觉得威胁更大一些?


【李悠扬】:这样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我觉得影响不是最大。投资机构存在有它的价值,就举个例子,实际上我们投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我们投资项目命中率很高,背后有很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里面。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小兄弟们暂时还干不过你?


【李悠扬】:我觉得应该可以这么说,倒不是说他干不过我,本身他这个行业,基本上大部分资金,主要还是有几个灵魂人物,主要的几个合伙人。他们这些人的眼光,他的背景,可能对项目的判断,以及对项目后续的帮助,这些不是光是钱能解决的。除了钱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东西,一些知名品牌它有品牌的议价,拿了赛富的基金,后面再去签合同,客户很信任,众筹的话没有品牌。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双面,会有一部分的那些投资经理他会独立出去,因为现在变成一个,我募资不是最主要的难点,我通过众筹平台可以搞定募资问题,他找项目开展完全是可能的。对一些好的人才可能会流失,这个是有可能。


【主持人】:看来城墙还是被瓦解了一些。王总你们作为我们一个主要投资于成长型的基金,从你们的角度看,众筹跟你们这样的关系是什么样子?


【王岳华】:我觉得众筹基本上帮忙项目解决融资的事情,传统的VC也是做融资。并且解决效率性的问题,但我们传统VC提供的不是效率,主要是专业。以往的投资我们讲到后期一点就是所谓的财务投资,还有所谓的战略投资。我们强调价值投资,刚才陈总讲的,我们提供之前的,我们几个合伙人提供了很多行业内的资源,行业内的支持,帮他项目成长,帮他走下一个阶段。我也认为股权众筹解决的效率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好的,并且是互联网环境下面必然的产物。回过头来讲,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领投,一个跟投,因此以股权众筹的大众集资的方式,作为一个跟投的角色来给我们领投可以有比较好的搭配。


【主持人】:我到现在突然想起一个段子,之前的时候我们会问创业者你做的这个产品万一哪一天腾讯做了,你怎么办?创业者也很聪明,他们想到,如果说腾讯人家的投资度,或者阿里的投资也做了,VC会怎么办?大家也看到新闻,之前包括京东,还有阿里在内都成立了自己的股权众筹的业务部,这块我想先请我们VC的代表谈一下,对阿里和京东的入局是怎么看的?


【李悠扬】:这个肯定是避免不了,公司长大以后肯定要做战略布局。对项目来说或者对于大的机构来说,除了BAT还有很多,各个行业里面都有老大。实际上他们这些投资人可能跟一般的纯的VC机构还会有不同,他们很多时候不是单纯的作为财务投资,大多数还是一个战略布局的考虑。从我们跟这些机构的交流来看,他们基本上还是秉承这样子一个理念,不会轻易去投一个项目,基本上可能跟他战略布局是相关的才会去投。所以这个会变得,在整个领域会受限,不会说什么项目都会去投。这样子对于我们传统的VC来说的话,基本上还是有阔步,当然现在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以前他们投的还是比较后期的,基本上到B轮以后,才会进入现在A轮,现在天使组织机构做那个。去年马云跟那个成立的很快,现在变成我做天使的借他项目,这个我觉得倒变成不是竞争关系,会是一种互相的合作关系,我觉得这个不会有太大的竞争问题。


【主持人】:你心里想尽管放马过来,你也不怕?


【李悠扬】:我是觉得参与的人越多越好,特别那些大的机构你成立投资部门,最后很有可能被那些机构并购回去,这是对于我们VC来说非常好的退出渠道。我们早期如果等不到上市你可以把我们股权买走,我觉得反而是件好事。


【主持人】:感觉李总非常的乐观,王总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入局。


【王岳华】:其实大公司,不止BAT,很多上市公司传统以来本来就是有这种部门的,至于众不众筹是另外一回事情。我刚刚讲上市公司它也传统,不外乎就是战略布局,不管是早期,还是成长期都是战略布局。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对这些事情我们也习以为常,并且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在早期的项目里,有大的公司进来,我们肯定会觉得比较安全,当然后续有人会接盘,或并购。对一些小的项目可能太早了,他不愿意去边站,它如果也是好项目,更有我们传统VC存在的必要,这些事情长久以来存在,也是蛮传统的,不是新的东西。


【主持人】:所以你也把京东和阿里作为好兄弟来看。


【王岳华】:这是必须的。


【主持人】:顾总作为从业者,大家都进来了,确实到了狭路相逢的阶段,你真实的感觉是什么样子?


【顾国海】:首先在投资这一块,投资这个事情在很多领域项目相比,它是非标性。比如说大家同样看一个项目的角度评价标准也好,立场也好,出发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往往有竞争,有合作,这和他们两位的观点差不多。谈到股权众筹,京东是今年3月底的时候上线,实际上京东上线之前,我们在去年筹备我们的股权众筹的时候,我们早就考虑到这一点。我跟我们的董事长,几个股东都已经说过这个事情,必然有 BAT进来,。但是我们所做的模式他们无法模仿,因为这些巨头最大的优势,他们传统的电商和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沉淀,他们缺乏的是垂直的投资管理的优势。而且他每一个都这么做的话,它的瓶颈是很明显的。我刚才说过,互联网发达到这个阶段,是碰到我们这个社会各领域,但有一个领域他无法注重。所以为什么我们公司会走投资管理的模式,传统的巨头他无法做,所以我们一开始立足就是这个模式。至于其他的平台有没有这样的担忧,我相信他们会有。所以我看到3月底京东众筹上线之后,大家投,不到两周就推出了自己的基金,他们感到了危机。但我没有,因为我们一开始就做准备。


【主持人】:刚才顾总讲到了其他平台可能会担忧,Fisher你作为其他平台,你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样?


【陈心平】:我必须讲,他们进来之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没有干爹的平台的话,是会有一些可以讲担忧也好,或者有些紧迫感。我想想有几点,我们这种担忧并不是非常强烈的,觉得没我的机会而担忧。几点来看,第一点假如说我们股权众筹你把它认为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的话,只是传递信息,并且这里面像电商一样的一上来推出一个项目,大家就跟买产品一样的,一个标准东西的话,我们确实就是非常大的冲击。但是股权众筹它是一个风险投资,它既然是一个风险投资,产品是非标的,人的因素,这个项目创业者人怎么样,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回到我们的风险投资里面,每个人都有他的生存之道,看问题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既然这样,流量是没有用的,就回到我上午讲的它是一个投资服务平台,有很多投资方面的服务在里面。只要是投资服务平台,这里面可参与的空间就会很大,你可以把服务做的很好,你可以做的很细,甚至你在一些细分市场做的比他还了解。第二我们对于创业者来讲也是一样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创业者一定有一个感觉,如果你想去融资,你觉得交给京东,你交给他,就一定比交给我们会更快吗?一定不是。为什么?因为你要去让京东认可你,并且京东背后也是跟一些领头机构去合作的话,他同样的要把你推荐给一些专业的领头机构,这样子你还是你,你觉得交给他,他一定会快吗?不会。他也需要推荐给不同的人,他也需要来回的了解你,了解你这个项目和团队,然后他打个电话给你说明天能不能来一下,我帮你推荐一个项目。甚至还没有跟你推荐之前,今天打个电话我们能不能聊聊,见个面或者怎样。我们一个项目最终要融资成功,在这个行业里面平均至少到见10家投资机构以上才能融资成功。这样子你找京东你也少不了10次以上,既然你也要见10次以上,第一次见面让你跑到北京去没有消息,第二次让你见到跑到北京去没有消息,你觉得这样的时间成本、效率和精力到底是高还是低?不一定是高的。其实在股权众筹里面地域化是非常严重的。我们是一个互联网的平台,因为我们是一个风险投资这样一个属性是不变的,有很多东西必须是线下,必须是见面,这样子时间、距离,是我们每个创业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这样子你会选择可能也不一定能够帮你很快的谈成,一次次去跑。还是说我就在上海,你公司也在上海,我们打个车过来半个小时就能见一面,你觉得哪个效率更高?我这样讲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风险投资,股权众筹作为风险投资一定离不开线下,既然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就会有影响。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创业者的成本,既然是这样子,众投社大家今天亲自看到我,我们可能会后就可以直接聊。跟你看到京东,看到刘强东哪个更靠谱一点,我觉得看到我可能更靠谱一点。


【主持人】:大家都说看到东哥可能不怎么的,但是只要看到奶茶妹妹肯定会晃光的。


【陈心平】:其实更不靠铺,其实很多人没有加入进来对于股权众筹没有一个概念,既然京东也可以进来做了,至少从法律来讲,从操作的行业正规度来讲,股权众筹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他们其实在教育市场。股权众筹家有一块很重要的工作去做,个人投资人的市场教育,这一块是我们以前都没有怎么去做的,我们以后需要去做,必须得去做,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得去做。既然京东这么一个大招牌在市场上已经帮我们做了这么好的宣传,我觉得是好事,会有更多的人接受这种方式,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甚至我要感谢他。


【主持人】:你除了感谢,还觉得他们这些大咖的流量在股权众筹这一边没用对吧?


【陈心平】:倒不是说没用,一定他会有一些优势的东西一上来,有些大的流量的优势,肯定是有用的。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仍然有空间,仍然有很多的机会。我刚才讲还是有一些担心的,这种担心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得服务做的更好更棒,我们对我们的创业者更有价值,这样子我们才要迭代,我们要股权众筹 。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同质化是非常严重的,众投社怎样在我们创业者的脑海里面打下一个深深的烙印,这个烙印我希望能够给到创业者不同的东西,做些差异化的价值出来,这个是我担心,我有紧迫感,我需要慢慢思考,并且需要慢慢落实。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杨总,作为中立性的媒体平台,你们接触了很多这么多全国的,针对这些大咖的进入,你的指针会偏向哪里?


【杨勇】:实际上不存在偏向,我觉得都是服务于大众创业者,为他们提供服务。刚才提到的问题实际上是这样子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提到54321的方案,在4方案中说到众筹到分到四类,就是私募、公募,大私募、小公募。公募众筹的牌照试点拿了3个,分别给到了京东、阿里和平安。他们做的是什么?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大咖,大咖做的方向是公募。还会有一些大咖也已经在做,我估计他看到了试点,是不是还看到了第一、二、三批的牌照,也许他们看到另一部分。我们这样的众筹平台实际上我们做的应该算是私募,或者大私募的路径,都是不同的路,条条大路都是通向服务创业者的路上。刚才提到做众筹平台,我们众投社没有干爹,但是有朋友,第一排的朋友都蛮牛逼的,赛富基金平时见不到的,我认为这样子的,众筹这个东西,股权这个东西要玩还真的要有点资源,没有资源这个东西还蛮痛苦的。所以我认为,咱们众投社的朋友不少,蛮好。第二个大家都是可能比较多的都是复旦大学的或者创业者,我给的建议是真的要想创业,我认为还是别玩众筹,股权众筹了。但是一定要用好,为什么?因为你以前没有机会跟大佬接触,现在有了,大佬也在做众筹,也希望跟你互动,因为众筹最大的魅力在于参与,你有创业的心和想法,你就可劲的干。把你的方向,你的创业模式和团队好好的打造,只要你牛逼,总会被人看到。众筹 本身作为第三方,实际上第三方而言的话做一个类媒体,但是我们觉得如果仅仅作为一个类媒体来说的话太局限性了。我们也在做一些服务,众筹平台,或者是服务创投之间的一些交易相关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大家提到的就是VC和PE,他们做的很专业,这个背后的投入管理部分他们做的很好,实际上他们也需要通过众筹的方式,去挖掘早期的种子,完全早期的天使。都是利来利往,无非就是利,如果我一不小心投到一个未来的马云,大家做投资的话,没有一点点股权可能都不好意思在外面说我在做投资,不好意思说我在做理财,可能成为一种常规的理财手段。我们众筹 刚才提到跟传统的投资合作,我们目前跟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比较紧密的,光利资本,他们已经算是很大的基金了,在国内相对来说比较难超越。他们也在跟我们合作,做什么呢?做创业营,就是服务于创业者的,就是从大学当中去完全苗子的,在苗子当中我给你各种东西,全套的。就有点像上海的创业服务一样,所有的服务能想到的,就是想让你全心全意的去创业。我认为创投的好处让你跟资本,跟资金更加近,让你减少步履和担忧,全心全意的去创意,为中国去创造一部分真的有闪光的部分。


【主持人】:我从杨总的分享里完全没有闻到火药味,但是看到了满满的激情。包括股权众筹,传统的VC,包括京东、阿里股权众筹业务部,好像都是在合作。我觉得这一块对我们创业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利好。再拐回来,上午的时候Fisher你讲到,你想把我们这些创业者打造成VC眼中的男神,最后你能不能简短的分享出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怎么样让创业者迅速的成为VC中的男神?


【陈心平】:我想有两个点要符合,第一点你确实够帅,够有颜值,其实就是你够优秀,你的项目够棒,这点是必须的。第二点借助我们众投社的平台,我们帮你包装,我们挖掘你更多的亮点,怎么样让你的亮点让更多大咖们看到,然后你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男神。


【主持人】:顾总你给我们台下创业者一些寄语吧?

【顾国海】:我们东之贝原则很简单,我们作为一个有特色的众筹平台,唯一的目标就是以投资人的投资回报为唯一目标。我们的模式也是这样,其实我们的盈利模式和传统的投资管理的VC差不多,只有有投资回报的时候,我们才分享投资人投资回报。


【杨勇】:创业不易,因为我也是一个屌丝,我一直以来抱着屌丝的梦想创业,12年不小心进入到P2P里面,后面拿到3000万美金,去年不玩了,因为我觉得债权众筹太累了。所以觉得离钱远一点,做股权众筹,但是觉得股权众筹也离钱近,干脆做媒体。我为什么这儿说?很多大学生就是想抱着一个创业的心,看看能不能股权众筹帮到你,台下的创投,或者众投社能不能帮到。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大家一定能运用好众筹,因为不管股权也好,VC也好都在发掘你,你说你牛逼,你就闪出你的光,让他们发现你,也许你就是下一个马云。


【李悠扬】:对于创业者我想说几句,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好的项目,准备去融资的话,我给你的建议首选还是找传统VC。因为他们很专业,能够帮到你很多,当然如果说你被很多传统VC拒绝,现在就可以找众筹。第二个对那些想参与我们股权投资的那些人,我还是谨慎的提醒,入股市是有风险,入早期的投资风险更大,像我们专业的机构实际上都有很多项目是血本无归的。如果你作为业余选择去投项目的话,你得做好这个准备,很有可能是血本无归。另外股权投资它实际上流动性非常差,虽然说可能看上去,现在是赚钱的,有可能它突然在半路就出什么问题,企业就有问题,可能那时候你的钱就没了。所以你得做好它是一个长期投资的打算,谢谢。


【顾国海】:刚刚李总提到传统VC的优势,投资管理,合作管理。我别的不说,就谈谈我最近几个月,包括最近两周我的工作。我投这么多期,昨天我刚刚和我投资企业的高管去看他们准备新开设点的宣传,上周的这个时间,我在和他们的全体高管测算他们的项目成本收益。


【王岳华】:我觉得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两条路都可以走一走,并且股权众筹跟传统VC绝对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角色,在此我也预祝众投社有成功的未来。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本次论坛到此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