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论不想穿越牛熊

 邾亮 2015-07-25

二论不想穿越牛熊

2015-7-25
【阿贵周末茶话】
对于穿越牛熊,客栈写过一篇《穿越牛市就好》,今天再论这个主题,所以谓之二论。
 
有人想要穿越牛熊,指数是有牛熊的,于是他们提出,个股是可以穿越牛熊的。
但是,让我们看一看,有多少只股票,占多大的比例,是穿越牛熊的股票。现在有2780只,10%是278只,有没有可能278只可以穿越牛熊,至少从中国股市的历史来讲,达不到这个比例,5%是139只,差不多吧。是的,就是这个5%太祸害人了。
不知道为什么,股市这个地方无比神奇,记得昨天客栈两次使用的图片么,一只猫照镜子,看到自己是一只雄狮。每一个股民在股市都是这样看自己的,所以,对于自己能拿到股市中的5%的可以穿越牛熊的股票的信心是满满的。可最后的结果呢,最后的结果,不还是95%的股民会死翘翘么。
在上篇《穿越牛市就好》,非常肯定地论述了,一定要放弃穿越牛熊的幻想。
只有经历过一轮、两轮以上真正熊市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不要去尝试穿越牛熊,因为熊市的血腥、冷酷、痛苦、悲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请问,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的中级调整加小股灾中,幸存者有个。
于是银粉举手了。
不过请问银粉和各位,2007年11月到2014年7月,以我是价投,绝不卖,一直持有银行的收益是什么?从2007年11月的银行板块指数1976,跌到08年10月的525,反弹到09年7月的1325,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长达几年就在800-1100点徘徊。6年呀,6年的青春可以做多少事呀,恰恰是这几年,俺一直在做公司经营,就算没干正事,去泡妞,也可以泡出多少故事来。最后请注意,银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突破2007年的1976。
 
当然,股市中有极少数的长线投资者,穿越了牛熊,并成为市场上的传诵者。雪球上俺认真研究过一些大V,也确有这样的人才。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成为一般股民信奉穿越牛熊的依据。
我们要做胜算面超过50%的事为主。找一份工作,挣钱,是胜算面几乎100%的事,主要风险由公司和老板承担,你做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司盈亏与你关系不是根本的,你拿你的工资、奖金、提成等。所以,这个世界之所以能正常运转,主要依靠的就是90%以上的人是做一份工作拿一份工资的。这是相当稳定的事。
不过,所对应的,绝大多数人的工资,通俗地讲,是发不了财的,而这也是你要克服的心魔,为什么你就一定要发财呢,发财的定义是什么呢?为什么你不主要去定义幸福,特别是家庭的幸福呢?家庭的幸福一定需要发财么?很多人只是假想发财会令家庭幸福,而不经营现实的家庭,真是舍本逐末。财富从来不是家庭幸福的根源,家庭幸福的根源只在于你自己是否用心去经营。想想你的孩子,你陪着他一分钱不用花在泥土里玩耍的幸福指数,并不一定比亿万富翁的家庭,父母不在身边,由保姆和百万各种玩具陪伴的孩子的幸福指数低。当然,很多人说,我们双职工,我们也没有时间陪孩子,而富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请立即停止你的这种抱怨吧,如果你真的想,你一定可以抽出大把的时间陪你的孩子,你只是需要少玩一些手机,少做一些白日梦而已。你却根本不知道多少企业经营者,有谁是5天8小时工作制的,他们都是7天24小时工作制,睡觉都在想公司的事。他们陪孩子的时间是真的要比你少得多。俺对这种体会太深刻。
 
言归正传,工作的风险指数很低,胜算基本上在100%,做公司,胜算差不多只有20%,能把公司做得有声有色的,这个比例更小,不到5%吧。这个5%,是综合了各方面因素而成就的,有市场的客观环境因素,更有经营者能力、学习精神、创新精神、独立思考,拼搏、进取、坚韧、勤奋、节约,意志坚定,行动果断等等,当然,一些机会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5%的比例,好像跟股市中不到5%的股票可以穿越牛熊,不到5%的人可以赚钱,差不多。但是,仍有不同。做公司而成功的5%,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的,而股票穿越牛熊,更多的是运气,倒是5%的股市赚钱者与实业经营者有某些相同的特质:聪明未必是超人的,但是其在股市的付出,其经历的心路历程的艰辛,善于学习、创新,独立思考,不断的拼搏进取,意志坚定、行动果断等等,加上一些运气,是差不多的。
 
不过,俺仍然认为,在现实的创业中成为5%以上的成功者,比在股市中成为5%的人,要容易一些。
 
再次聚焦股市的牛熊穿越上来,虽然你可以找到少量的这方面成功的样本,但是,你不要试图去复制这样的成功,据可以查到的很多研究报告,这个比例不是5%,而是万中有五都难。当一件事的概率小于50%就基本上不要去做的,基本就是赌了,概率小于1%,就是赌,概率小于千之分一、万分之一,我的天,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彩票。
 
十几年证券探索之路上,俺并非始终只研究股票,自己在所谓的大公司干过多年,自己经营公司多年,所以没有让俺迷失于股票,反而可以更加多元的理性地看待它,同时,因为俺做事的认真,对股市的实践与实践中的分析、研究、探索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对中国的股市的分析,可能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做到的。
如此多的付出,逐渐走向的,不是发现自己越来越牛,而是发现自己越来越渺小、无足轻重,努力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泯灭自我、消除自我、毁灭自我,忘记自我。最近回重庆,晨游大佛湾,心灵之震撼无可言语,有一个未牧组图,由10组造象构成,从“未牧”时牛头的崛强到最后“双忘”的完全自由舒展的境界,神往至极。而多数人,永远都会处于,有人给牛鼻子上打个孔栓条绳子,人让他往哪个方向走,他还经常拧着个头不转向。
 
当然,世界的复杂,在股市也同样呈现,即何以谓之牛,何以谓之熊,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恐怕,永远不会有一定绝对的定论,对其牛熊分界,更是莫衷一是。如此一来,岂不是股市的操作无法有所依据。
既然没有标准,那就是造也要造一个标准。这就是俺不知道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还是只是一个选择,20周均线,划界牛熊。并且,为了让这一件事,更加可操作性,所以,俺称之为技术上的牛熊分界线,线上以牛市牛心牛胆操作,其实就是重仓捂股;线下以熊市熊心熊胆操作,其实就是不持股。
 
本来,俺可以在破了20周均线后,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清仓,待新的机会。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俺也非常清楚,大家对中级调整尚还在犹豫中,股灾都已经来临了,多数人并没有及时大减仓、清仓离场,同时在暴跌后,如何正确的选择二次离场时机显得更加重要,于是,俺发挥了唠叨至死的精神,一是强调不要杀暴跌,特别是股灾末段,二是B浪形成后,反反复复强调B浪是用来减仓的,不是用来操作新的交易的。
这就是基于技术上熊市,你就要尊重它,后市怎么走,不知道,等走出来再说,不论是向上还是悲催向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一切皆有可能,这才是正确的看待股市的态度)。
 
 
本文是茶话,主要讨论证券投资思维层面的事。不涉及到当前的趋势判断。趋势判断看来要在明天才能完成的周复盘中论述了。
 
 
附:
在宋元以后,禅宗里出了一位普明和尚,把心性的修养,比如牧牛,从一头野牛修到物我双忘,分作了十个步骤。 
第一是“未牧”,好比恣意咆哮、随意践踏禾苗的野牛。
第二是“初调”,已经穿上了鼻子,随着人意牵着走。
第三是“受制”,不再乱走,牛绳子可以放松一点。
“回首”是第四,癫狂的心境比较柔顺了,但是还要牵着鼻子走。
“驯伏”第五,可以自然收放,不必牵了。
“无碍”第六,可以安稳不动,不必让人费心。
“任运”第七,牧童可以睡大觉了。
“相忘”第八,牧人和牛两无心。
“独照”第九,到了无牛的境界,人的一切妄心已除。
最后“双泯”,则人也不见,牛——心也不见。
 
 
 
 查看原图
牛熊对决,非死即伤,你还想投机取巧。熊市做出牛股?那跟牛市你要做空股市有何本质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