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姥山景点传说大揭秘!

 昵称26808334 2015-07-26


太姥山是国家5A级景区,景点非常多,每一个景点都伴随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别光顾着看景,不妨坐下来歇息歇息,听听太姥山版《一千零一夜》的小故事吧。


夫妻峰

  夫妻峰是太姥山的标志性景观。这座山峰被流水节理侵蚀出一条缝隙,顶端一高一低的两个石蛋,看上去就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从这里看,他们是相拥相抱,从另一角度看,则是背的姿势。

  相传古时候,太姥山下一个小渔村,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那年秋天,丈夫出海打鱼,妻子为逃避朝廷选美,来不及与邻居招呼一声,便从后山出走,逃着逃着,晕倒在太姥山中的一座寺庙,被好心的尼姑救下,收留当了尼姑。丈夫打渔回来,却发现四处零乱、满目疮痍,也不知妻子去向何处,心中酸楚异常。他四处寻找,却怎么也寻不到他的心上人。可怜而又痴情的他,只好在家乡搭起茅房日夜等待着。光阴似箭,心海苍茫,终不能如愿,最后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削发为僧。有一天,这对久别的小夫妻,在太姥山中不期而遇,悲喜交加,紧紧相拥相抱,叙说着多年来前前后后的几多愁苦、几多思念。不知不觉,夕阳已西下,当他们决意回村重建家园时,被西去讲经的南海法师发现了,法师不顾他们的苦苦央求,狠心地念动咒语,把这对夫妻双双点化成石。从此,留下了夫妻峰,留下了情爱绵绵、依依难舍地岩石形象,也将一段凄婉地情爱凝固在这大山的山峰之上,日日夜夜、世世代代,诉说着爱的坚贞和伟大。

龙潭湖

  龙潭湖的水源自白龙潭,也就是“龙井”。传说早年的一天,白云寺小和尚下山挑水,远远看见路边一条大蜈蚣从口中吐出明晃晃的珠宝在玩耍。小和尚蹑足上前一扁担打去,蜈蚣不见了,草地上只剩下那颗大宝珠。小和尚兴奋不已,捧起宝珠一路跑回白云古刹,昏暗的大殿刹时四壁亮堂,大和尚见状大为惊异:“这是蜈蚣千年修成的宝贝,你夺走了岂不是要它的命么!罪过、罪过。”小和尚怕丢了宝珠,忙含在口里拔腿就跑,大和尚在后追赶。小和尚心一急,宝珠儿“咕噜”吞进肚里,顿觉如吞下一团火,七窍生烟、口干舌燥,在地上打滚。忽然想起人们说过幽谷下有一潭不竭的清泉,他便飞奔而去,一头扎进潭里。小和尚怎么也喝不够,在水中上下翻腾,水花溅起数丈高,慢慢变成一条小白龙。此后,百姓将这口潭称作“白龙潭”。据说后来小白龙从龙潭游到东海,再也没回来了。

  龙潭湖面3000多平方米。水源充沛,湖水漫过溢洪坝,形成如珠似玉的水帘。背面的十八罗汉岩倒影湖中,波光粼粼,游人在坝顶的回廊漫步,如入仙景。每年的春夏两季,四周开满五色杜鹃,姹紫嫣红,更令人流连忘返。

金蟾含钱树

  一颗古树从一狭小的岩石缝中钻出,树干挺拔,枝叶茂密。那岩石很像一只蟾蜍,树又含在它的嘴里,所以人们称之为金蟾含钱树。这是太姥山的又一处胜景。相传很早以前,山里有一对贫困的兄弟,以砍柴为生。一天,为人厚道的哥哥偶然捡到一串闪光耀眼的金钥匙,想方设法还给失主。而财迷心窍的弟弟,却想发财,便抢走金钥匙,寻找金库大门,不料一个闪失给跌进了池塘,变成一只硕大的蛤蟆,“呱呱、呱呱”地直向他哥哥呼救。他哥哥见状,忙向寺里的和尚求救,经和尚指点,使用一条金链子串起铜钱,抛入水中,意想拉他弟弟出来。可那蛤蟆一蹿,一口便紧紧地咬住铜钱,使劲地往水里拽着。面对这见钱眼开、爱财如命的弟弟,只好松手任它而去。仅见老和尚手指一点,霎时天地云烟翻滚,一片浑浊,大蛤蟆变成了石蛤蟆、金钱子也变成了金钱树,从此,山中便多了这么一个景点。

迎仙峰

  迎仙峰亦称迎仙台,此处海拔恰好是 666米处,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处,据传昔日东海诸仙常聚会于此,太姥娘娘正伸出擎天巨掌欢迎诸位的到来。 清诗人王家宾《登迎仙台》诗中写道:' ...... 蓝溪仙姥不可求,容成帝师今难留。空台夜夜唳黄鹤,黄鹤一去云悠悠。遥想群仙今何处,远驾神驹空际驻。霞衣缥缈紫幢飞,一曲笙歌不知曙......'。

仙人锯板

  相传,当年尧帝巡视东海,遇到狂风恶浪,太姥娘娘从天上摘下北斗给他引航,使其脱险。尧帝感念太姥娘娘的恩情,下令在太姥胜地修建庙宇。玉皇大帝早知人间 仙境太姥山有个积善从德、救苦救难德太姥娘娘,如今又听说此事,十分高兴,即命宫女取过宝镜,从天庭遥望下界,但见太姥山峭岩林立,道路崎岖,深知在太姥 山建寺不易,即宣太白金星上殿,命他挑选几个能干的仙匠下凡相助。

  不一会儿,仙匠们飘飘然乘着五彩祥云降落在太姥山上。他们各显神通,半天功夫,就备足各种石材,并运到山上。这时,一位仙匠忽然想起石料中没有板材,急忙 折回山中,选中这块岩石,用紫藤缠绑岩体,量好后,开始锯板。锯呀锯,很快就锯下了两块平平整整的好板来,正待锯第三块时,运料下山的仙匠们回转身来,远 远看见他在青烟缭绕的山腰上锯石板,嘻嘻哈哈笑开了,其中一白发仙翁喊道:'别锯了,人间盖房用的是木板,现在木板和石料都不缺了,我们回天宫交差去 吧!'仙匠半信半疑,四下眺望,果然看到太姥山上已锯好不少的好木材,这才放心地从天空摘下一朵白云擦把汗,踩下脚下,悠悠荡荡地追赶众仙而去。撂下'板材'不管,成了今天这一胜景——'仙人锯板'。如果大家稍加注意,便会发现岩体上还留存极为明显地藤蔓斑痕,而第三块上面还有一条很粗很粗的黑色墨线。该景观要是在夕阳夕下时观看,仅见缕缕光线透过隙缝,变幻莫测,妙不可言。

金龟爬壁

  相传,太姥娘娘朝朝暮暮、年年月月在此静心修行,后来,得道羽化升天,就在太姥娘娘升天即刻,这只天鸡仰天啼鸣,忽见天门渐开,太姥娘娘便乘九色龙马,腾云驾雾而去。这时跟随太姥娘娘修行多年的金龟也想尾随而去,无奈修行未到期限,就升了这么一段便惊惶失措地从石壁跌落而下。龟爪下滑的痕迹,至今仍深深留在岩壁,非常清晰。再说,积善成德的太姥娘娘,看在金龟背米驮盐的份上,便脱下自己的一只花鞋搁置顶上,告诉金龟将来得道,花鞋将化船载它上天。这只金龟至今未能得道,只好仰天望鞋兴叹。

七星洞

  该洞是一个嶂谷,因流水沿节理侵蚀而成,南北走向,洞长约40多米,高约20米,平均宽度为95厘米。岭道缓缓而上,就像山城中的一条弄巷。弄巷顶上镶嵌着七块摇摇欲坠的圆石,抬头望去,仿佛七颗星星缀在一线天空。古人对此写到:“陡绝此双岩,夹立逼成洞。高悬七峭石,星殒屿不动。客从石下来,仰视天有缝。碨礧压人顶,设想倘虚空”。站在洞内望天,感觉这些石头在闪闪烁烁,每是夕阳西下或是山中浓雾笼罩,四周一片灰暗之时,这七颗星愈发光亮。所以人们又称之为“七星灯”、“北斗朝天”。据说,山下渔民出海捕捞,遇上海雾弥天,只要心中默念太姥娘娘,便会看到七颗星星光芒闪耀,这便是太姥娘娘为其指道归航。

丹井

  “丹井”意为炼丹之井,它是口活泉井,水源很细,但不管人们怎样使用,既不干涸见底,也不会漫出井面。相传这口井是太姥娘娘炼丹用的。当时这里有一猴一虎,拜太姥娘娘为师,帮她掘井、烧火炼丹、把守洞口,仙丹炼成后,太姥娘娘便酬谢它们一粒。由于虎猴各有功绩,又肝胆相照,只好将仙丹放在井台,用石块敲成两半,结果大部分仙丹都掉进水里,它们只吃到一些粉末。不料,这些丹末吞入肚内,虎毛变黑,猴毛变白,据说至今还有人偶尔看到黑虎白猴的出没,但它们从不伤人。这口井自仙丹落下后,便成了神水,引得众多的游人到此取水,可消百病之灾。再说,该水张力很大,将硬币轻放水面,久久不会下沉,好比杭州的虎趵泉。大家可以尝试应证一下。

太姥山的岩石,名目繁多,处处似神工巧凿,肖人肖物,栩栩如生,游人一眼便能道破且呼出其名,想象与形象在这里巧妙的结合,产生了“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的观赏效果。

福鼎视

这里有一群

热爱美食、喜欢旅游

敢于逗比的福鼎好青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