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站在原点上

 海明山水 2015-07-27

  朱东:站在原点上
  老子一部《道德经》五千言,其精髓就是一个“道”字。
  “道”是客观的,人是主观的,所以对人而言,五千言的精髓就在于“无为”(消除主观回归客观)二字。
  如果将这个“道”字稍微拓展一下,拓展到人的行为与心态上,就是“无为”。“无为”在人与“道”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怎么法?为什么要法?原本人与天地一样,都是道的一部分,是和道融为一体的,所以并不需要法。但是随着人的成长,不可避免的要与社会,与人与事相接触,进而也就产生了各种好恶取舍,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为”,于是就从自然,变得不自然了,就与天地,与大道分离了。
  如果人要重新实现天人的合一,实现与大道的和谐,就必须要通过无为来法天,法地,法自然。
  “无为”既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还是一种生活的策略。这种策略反应在行为上,就是因应。因于道,应于人,或者事。
  也就是用合于道的方式,而不是合于我的方式,来应对在现实中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通俗的讲,就是一切都按照客观规律来办。
  这句话说来简单,但是在实践中却很少有人真的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人们遇到事情时候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想如何如何,我要怎样怎样等等,很少有人去想这件事背后的那个规律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其实我们已经说过了,那就是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摆脱束缚,突破局限的需要,所以人们总是情不自禁的,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以至于我们的吉祥话都是心想事成。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摆脱束缚,突破局限的需要,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是“道”的一部分,而“道”是永恒的,是不受任何局限的,是无限的。换句话说,构成我们躯体的那些基本物质是永恒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所以我们有先天性的有摆脱束缚,突破局限的需要。
  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与那些构成我们身体的基本物质相比,我们的生命本身是有限的,今天这个原子在你身上,明天它可能变成了另外一个东西的组成部分,无论我们的生命存在与否,这个原子始终存在。
  我们希望通过有“为”,希望通过我想如何如何,我要怎样怎样等等,来摆脱束缚,突破局限,其实就是在用有限去应对无限,结果只能是顾此失彼,非但不能实现无限,反而是增加了对自己的限制。
  通俗的讲,所有的我想如何如何,我要怎样怎样等等,都是人给自己增加的包袱,增加局限。所以,只有通过“损之又损”,去掉这些包袱,以至于无为,才能够实现对“无限”的最大限度的接近,也就是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因为此时,我们虽然仍旧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已经去除了所有的限制,实现了无“限”。
  做一个无“限”的人,不受任何限制的去认识和拥有自我,不受任何限制的去应对周围一切的事物。
  这就是无的智慧,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而全其有,通过无我来,拥有最完全的真我,拥有最完全的自由。
  形象的说,这就是一种站在原点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
  因为,站在圆心上,所以与圆周上每一点都保持着平等的关系,因此也就保持着对到达每一点的可能,保持着到达每一点的自由。
  当然,这种自由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无我,就是不能偏向于任何一点,而只能站在圆心之上。或者球心之上。要损去一切偏向球面上任何一点的私心与欲望。
  因为,只要站在圆心上,圆周上的每一点,对于你来说都是没有差异的;只要站在球心上,球面上的每一点,对你来说都是没有差异的。你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拥有,类似于大道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只要偏向于某一点,无论偏向哪一点,所有的点与你之间的关系,就都出现了差异性,有的远有的近,有的偏左有的偏右。因为这种差异虽然是人为的,但毕竟也是客观的,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人就会随之而产生出不同的体验,就会产生出各种好恶取舍的差异。就会有为——有主观的倾向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