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舜水在日本

 看见就非常 2015-07-27

以明代学者的身份,反对清初统治阶级的压迫而逃到日本去的朱舜水(1601——1682)。是兼通中日两国学术的大师,值得中日两国人民永久的纪念。

梁启超演讲《清初五大师学术梗概》,其中的一位大师便是朱舜水,他另撰有《朱舜水年谱》行世。1913年有铅印《舜水文集》二十五卷遗书本。1926年上海群学社有《朱舜水集》标点本。1936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朱舜水全集》。

1915年李大钊同志在《言治》月刊上有《筑声剑影录纪丛》,叙述了朱舜水的生平大略,还有《复景学钤》一函,也谈到舜水在日本活动的情况。这些资料出于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的乎笔,是极珍贵而难得的。另有景学钤先生征求朱舜水著作及史绩致《言治》记者一函。

舜水先生所到的地方一直以苦学力行的模范感化后辈,十多年不曾踏到中国的国土,在南洋、安南、日本一带活动,很想借海外华侨的力量。组织军队,恢复明室。当他在安南的时候,安南国王知道他是一位中国学者,便留住他,拜他官爵,迫他行臣子跪拜礼,舜水直立不肯跪。差官举杖画一“拜”字于沙上,先生乃借其杖加一个“不”字于“拜”字之上。安南王便当着舜水一的面,杀了许多人威吓他,舜水始终没有屈节,真正做到临危不惧;事详《安南供役记事》、《舜先生行实》。

日本有一位学者叫安东守约的,钦服舜水的学行,敬礼为师,分其俸禄的一半给舜水,舜水不肯受,认为太多了。安东守约说:“守约尊信老师,本非为名;老师爱守约,亦岂有私,唯欲斯道之明而已。”舜水才勉强接受了一半的俸给。

守约问明室致乱之由和如何恢复兵势的前途,舜水撰《中原阳九述略》以答之。舜水住长崎时,长崎不幸大火,舜水所居亦遭劫,寄寓于皓台寺庑下,风雨不蔽,盗贼充斥。守约说:“我养.老师,是四方都知道的,使老师饥饿而死,我有何面甲再活在世界上?!”立即资助充足.后来日本宰相上公派儒臣小宅生顺聘舜水兴学设教。迎至水户。每引见谈论,先生援引古义,弥缝规讽,曲尽“忠告善道”之意,上公与之上下纵横,论难经史。上公建议为舜水建第于驹龙别庄,先生力辞数四,以为“耽逆虏之夫灭,痛祭祀之有阙,若丰食而安居,非我志也”。(按“逆虏”指当时的清室而言。)

上公慰谕恳至,终于说服不了他,只好仍让舜水归武江旧居。

在《朱舜水全集》中书札很多,其中有舜水给守约的一书札,信中用“人皆可以为尧舜” “有为者亦若是”等圣人之道,引导象安东守约这样的日本学者在“圣道榛芜之际”, “倡明绝,学”;比之为‘以素朽之索,系万钧之石,悬于不测的深溪”;这不是故作危言以耸听,实在是想在当时“士不悦学”的气氛中, 以“挽狂澜于既倒,”非有扛鼎之力不能见效于一时。朱舜水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努力鼓励他的异国好学的士子的。

安东守约对于他的老师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7舜水在另一书简中说: “贤契之于不佞,恳悃真笃,遂至于此,中人以下,或不能施之于其父。不佞腆颜当之,异日其何以答贤契而能无愧于心也?”

在安东守约的恳悃真笃的态度面前, 舜水又感到他们之间的关系还超过了中人以下的父子情谊,就是说比一般父子之间的关系还要好。

舜水以兴学为职志,在日本,自王公大人以至陋巷小生,、莫不奉之为师表。今井弘济,安积觉二人共同撰写的《舜水先生行实》中说:“……呜呼先生,博学强记,靡事不知,起废开蒙,孜孜善诱…………古言曰:道德博闻曰文, 执事坚固曰恭。……故谥曰文恭。”又说: “呜呼先生,明之遗民,避难乘槎,来止秋津,寤寐忧国,老泪沾巾,衡门常杜,箪瓢乐贫。韬光晦迹,,德必有邻。天下所仰,众星拱辰。既见既觏,真希世人,温然其声,俨然其身;威容堂堂,文质彬彬。学贯古今,思出风尘。道德循备,家保国珍,函丈师事,恭礼夤宾。……”这些日本学者亲自撰写的铭赞式的文章,足以概括舜水的一生,而这些都是舜水先生辛苦教导出来的成果。

日本学者除上面所举的安东守约和今井弘济,安积觉等而外,还有野传、木下真干、本多重昭、锅岛直能、加藤明友,源光国、松手康兼、冈崎冒纯、小宅生顺等,与舜水往来简牍极多。

舜水的论学宗旨和明末理学诸儒异趣,他与安东守约书中有云:“……有良工能于棘端刻沐猴,此天下之巧匠也。然而不佞得此,必诋之为砂砾,何也?工虽巧,无益于世用也。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况又于屋下架屋哉!”他认为学以致用,如不致用,空读理学,是不对的。在《德始堂记》一文中有云:“夫学者所以学为人尔,子臣弟友,皆为学之地;忠孝谨信,皆为学之方,出入定省,皆为学之时;诗书执礼,皆为学之具。终其身于学之中,而一心越于学之外,欲求如古先圣贤也,其可得乎?!”这里说明他为学之方是很清楚的。

总的说来,他论学与顾炎武、颜元有很近似的地方,虽然在“博学于文”这一方面似尚不及顾炎武,而守约易简或过之;在摧陷廓清这一方面似尚不及颜元,而气象恢宏或过之。他的学说不行于中土,而竟大行于日本,日本人向之执贽请业的极多,如七十子之服膺于孔丘,这决不是偶然的。

朱舜水对日本的文化教育是起过影响的。梁启超谈及朱舜水对于日本的影响时曾经说:现在我们可以说,日本人所以有二百年太平之治,实由舜水先生教化而成;即中国儒学化能为日本社会道德基础,也可以说由舜水造其端,……前多年日本人开过舜水三百年纪念会,盛况空前;可见其感化力之深且厚,历久如一。盖先生之学,专以人格坚强高尚为主;在最近三百年内,能把中国和日本的学术关系密切结合起来,关系当然是多方面的,朱舜水在其中起过很大的作用是对的。不过梁启超说:日人所以有二百年太平之治,实由舜水先生教化而成,不免言过其实,近于夸张。对于梁启超的话我们只能批判地接受。

舜水先生卒年八十三,葬于日本常陆久慈郡大田乡龙山麓,依照明朝仪式成坟。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十一月十二日是他的诞生曰,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朱舜水诞生三百八十周年,人民不会忘记他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上所作出过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