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话短说】广电 ,到底加什么?

 nzpeach 2015-07-27


来源:常话短说


 无论你承不承认,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借用孙大炮的一句话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希望广电行业能够顺应互联网大时代的历史潮流,不做螳臂当车的时代罪人。


最近的广电行业像是昏了头,又像是打了鸡血,各种新词迭出,广电 ,TV ,视频 ,也仅仅是看上去很美,行业没有一个发展的共识,只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谁提出一个新词就一窝蜂的追上去,似乎没人知道广电应该往什么方向走,选条什么路。


就拿最近比较火的家庭网关来讲,以下是家庭网关的推导逻辑:总局领导提出智慧广电——联想到智慧家庭——家庭网关。做家庭网关和领导提出的智慧广电最接近,而且似乎又能和互联网有点联系,最具象的反映领导字面上的号召和意思。


别的动作,基本也就是这个逻辑。


从智慧广电,到最近的广电 ,TV ,视频 ,本源都是来源于总理的一个互联网 。互联网的核心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工具,拉动传统行业的二次发展,产生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形成新的市场。如你所知,互联网进入什么领域,什么领域就掀起革命,比如:电商,滴滴,互联网金融,OTT……同时你还要知道,我们身处在这个互联网革命的大时代,互联网是最伟大的发明和工具,互联网和其它行业完全没有可比性。互联网可以互联网 你,但你可 不了其它行业。


所以话说回到广电,所谓智慧广电,广电 、TV 、视频 所要做的,就是广电 互联网。广电行业基本可以拆分成三部分:内容、管道、终端。这三个部分在传统的体系里,分工明确:电视台负责生产内容,运营商负责运营管道和终端,将内容传播到用户。在互联网尚方兴未艾之时,大家相安无事各司其职。


但是互联网的大象闯进了广电的瓷器店,首先内容不再是电视台的专利,各大视频网站大有接过电视台大旗之意,但因为出身问题,屡遭管理部门打压。其次管道也被OTT over了过去,只要有宽带接入的地方,就可以传送内容,而有线网络现在已有的HFC管道来讲,也是千疮百孔,对越来越大的传输带宽需求捉襟见肘。


再次,终端,广电一直坚持自己的阵地是客厅,是电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终端就是屏幕,能观看内容的屏幕都是终端,广电如果仍然以为能占领客厅,占领电视,占领大屏幕大分辨率就是胜利的话,会死的非常惨。广播电视,广字打头,不能为最大多数人收看,那遍不是广电了。


所以广电 ,就是要求广电整体行业全身心的拥抱互联网时代,首先内容生产互联网化,湖南、浙江纷纷内容上网,但是远远不够,如何理顺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关系,建立何种市场竞争又能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需要极其复杂精妙的顶层设计,但提到顶层设计又牵扯管理部委太多,部委间利益博弈过多,限制政策太多,难上加难。


其次,管道互联网化,这个就更难更复杂,复杂到不知道从何说起。原教旨的广电都是单向覆盖的,这其实在基因上有悖于互联网的对等连接,交互对话,近年来广电慢慢意识到传播个体的独立意识性,才缓慢的进行了双向的改造,但即使是经过十余年的网络改造,现在仍然没有完成全网的双向化。所以广电既有的管道要互联网化,基本可以狭义的理解为三网融合,也就是广电的物理网络上可以承载通信,互联网接入等非广电传统业务。当然三网融合是个很大的话题,又分为大三网小三网,这些统统要互联网化又是一个伟大和复杂的体系。


无论从广义的互联网时代,到狭义的宽带业务收费,互联网的价值太大了,远大于现有广播电视的价值,所以广电的三网融合注定是一条蛇吞象的荆棘之路。加之历史遗留的四级运营,各地运营商群雄割据,全国广电系统常年缺乏统一市场主体,三网融合这件事做都不知道改由谁来做。直到去年国网公司的成立才让这个事情看到一丝转机,也可以说国网公司的历史使命就是完成广电网络的三网融合,即广电网络的互联网化。前路艰难,国网任重道远。


再说现在终端的互联网化,从181号文,到最近视听节目管控办法,这点广电无疑是在背互联网精神而行。当然这里面牵扯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成份太多,不做过多评论。但做为广电行业整体终端的互联网化,无疑是在开历史倒车。这对于广电未来的规划——无论何时何地用任何设备都能自由看任何内容的理想,是越走越远。


拉拉杂杂扯了一堆,笔者最想说的是:无论你承不承认,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借用孙大炮的一句话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希望广电行业能够顺应互联网大时代的历史潮流,不做螳臂当车的时代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