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气暴躁、头昏脑胀、心情低落……你这是“情绪中暑”啦!这种中暑该怎么办?

 mxb08 2015-07-30



情绪还能中暑吗?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上称这种疾病为“夏季情感障碍症”。大家应引起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患,以利平安度炎夏。


“情绪中暑”的常见症状
1.经常感到情绪烦躁不安,动辄就发火。

2.时常感到内心躁热、头脑糊涂、思维紊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还丢三落四好健忘。

3.突然地心情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觉得日子过得没劲;这种情况早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

4.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经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他(她)们发生口角或闹意见。

5.行为古怪,常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甚至擦洗鼻子;也要求别人照他(她)一样做,否则大发脾气,使起性子不吃饭、不睡觉等。

6.常感到头昏脑涨,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疲劳或精力下降等。

7.早醒。

要是具备了上述中的3~4种情况,说明你正处在“情绪中暑”阶段,最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以利尽快解脱出来,避免因此带来不良后果。若是出现连续几天的较大情绪波动,自己又无法调节与控制,就要尽早求助于心理医生,以便及时解决心理问题,舒缓心理压力。
“情绪中暑”的主要原因
夏季“情绪中暑”的发生与气温高、出汗多、睡眠缺乏、饮食不足及工作压力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夏季由于气候燥热,加剧了人们对噪音、垃圾、交通拥挤、大气污染等的敏感度,加上不注意夏日保健,睡眠时间和饮食量均有所减少,同时出汗增多,钠盐丢失,导致体内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产生困倦感、厌烦和急躁等情绪与行为方面的异常。

外界气温越高,对神经、心理的影响就越明显,尤其在环境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就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急剧增多。
哪些人容易“情绪中暑”
1.长期睡眠不佳的人;

2.白领等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3.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作业的人员;
4.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
5.性格争强好胜的人;
6.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的人。
“情绪中暑”的危害
轻者因情绪冲动造成家庭矛盾、与人之间的争吵增加、工作效率降低等。

重者诱发一些意外的危机事件。特别对老年人来讲,发火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会因此发生猝死。
怎么预防“情绪中暑”


合理作息 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按时就寝,坚持午休。要适当减轻工作量、减缓工作速度,当环境气温超过33℃时,最好不要多到户外活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多。


科学膳食 夏季体能消耗大,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日常膳食要做到“三多三少”:多吃粗粮食品,多食“清火”的蔬菜和水果(如苦瓜、黄瓜、丝瓜、绿豆芽等),多喝消暑降温的饮料(如绿豆汤等)或白开水;少吃油腻辛辣食品,少喝烈性白酒,少吸烟。出汗多时,在及时补充水分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盐分,以维持电介质代谢动态平衡。

改善环境 要尽量保持居住和办公环境的整洁凉爽。早晚室外气温相对低时,勤打开门窗通风。中午室外气温高,宜将门窗紧闭,拉上窗帘,启动风扇、空调降温。但要注意,空调温度不宜打得太低,也不宜成天开着。

调适心理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应激能力,做到遇事不焦不躁,不争不怒,保持良好的心态,以达“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好,麻烦点一下最下面的小手,给个赞吧!再转发到你的圈,让大家都能看到。小郎中感谢您的分享!中国中医药报养生中国原创作品,如要转载请联系后台。
请认准“yangsheng-cn”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