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3)具足十二种功德的人身树

 梦如幻露 2015-08-01

  具足十二种功德的人身树

 

具足十二种功德的人身树

 

我要跟大家强调一下,我希望你们要学习一下《二规教言论》。我曾经讲过这部论典,后来我们学会当中也是把它当作一个课程来安排,但是我看我们很多人好像是没有学。在做人的过程当中,我记得《二规教言论》把人身比喻成一棵树,这一棵树有出世间的解脱法,也有世间的修行和做人法。

 

那么这棵树是怎么样的呢?它的树根,就是稳重和智慧。一个人的稳重很重要。我们这边的一个发心人员,刚开始来的时候我很欢喜,听说他在世间的事情还不错。他昨天跟我讲:我到某个地方去闭关一段时间好不好?我想:这个人虽然聪明,但是可能不稳重。所以有时候聪明的人可能会有智慧,但是做人不一定很好,或者不一定稳重。因此要做修行人,要弘扬佛法的话,首先最根本的,就像是一棵树的树根,是稳重和智慧。

 

这棵树的树茎是什么呢?就是不放逸,还有具有惭愧心。我们现在世间上,很多人就特别放逸,最后虽然有功德,但是都用不上的。然后没有惭愧心,没有惭愧心的话,他没有拘束,没有什么约束。这个相当于是树茎,光有树根不行,还要有树茎。

 

光有树茎不行,还要有树枝、树叶、树花、树果。那么树枝是什么呢?树枝就是我们坚定的誓言和正直。光有一棵树茎,没有树枝的话也不庄严,那么人光有稳重、智慧、不放逸、具有惭愧心还是不行的,还要有一个坚定的誓言。不管做什么事情,你当一个出家人,要守持刚开始出家时发的誓言,你要做一个发心人员,要坚持刚开始发心时所发愿的坚定誓言。而且这样的人,还要正直,不要狡猾!现在很多人特别特别地狡诈。所以,这两个功德,就像是一棵树的树枝一样的。

 

有了树枝,还要有什么呢?就是树叶!光是一棵树,只有几个树枝,没有树叶的话,这棵树也是不庄严,也很难看。这个树叶应该是利他和感恩。一个人没有利他心、没有感恩心的话,那这个功德是不全的,就像一棵树没有树叶了。

 

光有树叶还是不行,圆满的一棵树还要有树花,树花应该是布施和信心。不管是作为佛教徒还是世间人,需要信心和兴趣,还要布施。

 

有了树花以后才有树果,树果是安乐和声誉,就是名声。也就是说有了这些功德的时候,最后自己和他人都会安乐的,如果你自己能创造自己的安乐,并对他人、对众生也能使其获得快乐的时候,那你的名声就会周遍于整个世界。当然除了是恶名远扬,恶名远扬不会具足这些功德的。我们的这个名声,有些是臭名,有些是美名,有好名声的,人人都特别喜欢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人呢?因为他具有稳重、智慧,还有不放逸、具有惭愧心,还有正直、坚定誓言、利他、感恩、布施、信心以及快乐,对这样的人每个人都是非常赞叹。即使你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你的这种名声还是留在世间当中,流传千年。

 

所以,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你应该把自己当作一种很好的修行人,不要每天都是跑来跑去,我最不喜欢这种形象上的、名义上的修行人。我最赞叹的是什么呢?就是《二规教言论》里面的十二种功德具足的人。这样的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非常了不起。我光这样说一说,可能我不一定做得到,这是我在很多年以前讲的。

 

我自己觉得这棵人身树很重要,每一个人也应该观察一下。有些人可能连稳重都没有。在学院里面选择一些堪布、堪姆,或者是重要的发心人员的时候,我们要评选这个人怎么样,我第一个问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人稳不稳重?然后下面的人都会看得到,议论纷纷:哇,这个人还是很稳重的。有些人说:这个人刚开始来的时候不稳重,但是学了《二规教言论》以后稍微好了一点。(上师笑,大家笑……)这个很多人都看得出来,人有时候可能自己不知道,但是旁边的人都是“警察”,应该都能看得出来。所以,我希望每个人应该具足这种功德,你们自己也最好学一学《二规教言论》,160个颂词,每天学5个或者10个颂词就可以了。

 

我刚才讲的是什么呢?一个是佛教徒不要特别跑来跑去,无论在哪里,应该好好地修行。我们佛学院当中,有些佛教徒还是比较稳重,也有智慧,也有惭愧心,也有利他、感恩等等这些功德。有些人具有部分的功德,比如说其他的都具足,但是没有感恩之心;有些人其他都具足,但是不具足正直,比较狡猾;有些人其他都具足,但是他不爱布施;有些人其他都具足,但他没有信心。所以,我们在树林当中看的话,树有各种各样的,真正树叶、树枝、树花、树果全部圆满的,树当中也不多。我以前放牛的时候,经常在树林里面生活,《水木格言》里面有很多关于树木的比喻,当时贡塘丹毕准美描写过,我很早的时候也经常在树下背《二规教言论》和《水木格言》。

 

《二规教言论》讲的这棵树,不是给别人讲的,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大家都应该先用这棵树观察自己,自己的人身这棵树是怎样的?比如,我让你们写一个作业,过几天之后,每个人交出来,然后你自己看看你这棵树,是所有的全部圆满了,还是部分的不圆满?研究自己,自己是最清楚自己的。我们很多人,包括现在世间的一些学者,对自己都不知道,每天都是研究对境。其实我们有时候观察自己这棵人身树,《二规教言论》讲的这棵树,我们反过来观察自己的时候,哪些具足?哪些不具足?不具足的话,怎么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