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色列的传奇与梦想(下)

 路得芳 2015-08-06

最后的犹太王国,“不自由,毋宁死!”

马萨达是以色列古代犹太国的象征,是每个以色列人都熟知的名字,是每一次在讲到以色列的时候,都不可能绕过的名字。今日的马萨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以色列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是以色列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刻提醒着犹太人苦难的历史,并警示犹太人不能让马萨达的悲剧重演。


马萨达在公元1世纪晚期突然被彻底摧毁,犹太人就此散居在世界各地,而马萨达的希律王宫殿是早期罗马帝国奢华宫殿建筑的代表,躲避在马萨达古堡希律王宫的犹太难民在城池被攻破前全部集体自杀的悲剧事件不仅仅描述了犹太人的历史,更是人类自古以来寻求自由、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的历史写照。世界遗产中心在其对马萨达的评估报告中写道:马萨达陷落的悲剧不但是犹太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它更加代表了人类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永不陷落的。


永远的马萨达

马萨达是一个地势险峻的天然堡垒,它威严肃穆地矗立在以色列中部的犹地亚沙漠之中,俯瞰着死海。如果不是路牌的提示,任何从死海边驾车驶过的人可能都不会相信,在这片荒凉突兀的苍山之巅曾经有过一片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一段荡气回肠的挽歌。马萨达最初是犹太大祭司约拿单修建的一处堡垒。公元前35年左右,由于担心国内民众的暴乱和埃及王国的吞并,犹太犹地亚王国的希律王开始在马萨达修建一座避难的行宫。经过几个不同时期的扩建,形成了如今这里的模样。宫殿群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现代人还是可以清晰地从中辨认出不同功能的建筑分区,君王寝殿、犹太会堂、罗马浴室、兵营、储物室等建筑的外廓依稀可见,通过建筑遗址前的复原模型,参观者不难想像当时这里一派繁荣的景象。


除了宫殿遗址之外,马萨达还保留下了一套设计精巧、建造巧妙的地下暗渠集水系统。这套集水系统可以高效地收集、运送和储存雨水,这使得位于沙漠山巅的马萨达不但不用为饮用水源担心,更可以负担起供君王享受的罗马浴室和室外游泳池的供水。在死海边一座海拔400余米高的山崖顶上,发生过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次集体自裁。近2000年后,那早已被他的建造者焚毁的犹太教堂的废墟在无言地泣说着犹太先人“不自由,毋宁死”的悲壮史诗。


马萨达博物馆史墙

公元70年,犹太反叛古罗马统治的争战以罗马的血腥镇压和耶路撒冷犹太神庙的被摧毁而告终。残余的少数犹太抵抗人员夺取了早年由希律王在马萨达建造的这座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凭借着里面原有的水、食品和器械,犹太战士和他们的家属在罗马万人大军的重重包围下在山顶坚持了近3年。公元72年,罗马大将 SILVA用在战争中捕获的犹太奴隶为先锋,凭借罗马部队的精良装备且精通工程,在城堡的一侧修建了一条硕大的斜坡,直抵数百米高的城堡墙根。在用火焚毁了犹太人的防守后,SILVA认定团团被围的犹太人将束手就缚,他的胜利唾手可得。罗马大军停止了攻击,准备第二天一早给予城堡中的犹太人以最后的一击。


在这最后的夜晚,犹太首领 Elazar ben Yair召集了他的同胞,作了著名的马萨达演讲,其宗旨为:“犹太的同胞只能向犹太的神屈服。如果这结局是神的旨意,那么我们将骄傲地死于自由人的身份,而不会被罗马或任何别的人征服……”于是,他们放火焚毁了所有的建筑和生活用品,让罗马人一无所得。由于犹太教义严禁自杀,他们选出了10名战士,用剑将余下的殉道者们杀死;然后由一名战士将最后的9名同伴刺杀;最后他把自己的剑竖立在他的亲人身边,在夜里的熊熊大火中倒下。黎明到来,来自罗马的征服者们踏进这废墟一般的城堡,面对他们的是900多具永不屈服的尸体……


以色列圣墓大教堂

罗马士兵们在城堡中发现了3个“幸存者”,2个孩子和1个妇女。他们向罗马将军讲述了这最后的故事并叙述了那悲壮的演讲。有着犹太血统的罗马将军用笔写下了这历史的一幕。以色列建国后,大规模的考古确认了史实。马萨达在2000年后成为犹太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的象征。关于马萨达还有一件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的考古发掘当中,考古学家在马萨达发现一颗据估算已有2000年历史的种子。更为神奇的是,在生物学家的努力之下,这颗种子居然奇迹般地发了芽,并且长成了一颗椰枣树。马萨达的无畏与坚持也正像这颗种子一样,它在2000年的时间里保存着犹太民族的历史和精神,经过千年的尘封和孕育,它又将其自身的魅力以一种戏剧般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不一样的以色列

和很多人心目中那个充满着战争苦难的以色列不同,在我眼中,今天的以色列是一个祥和美丽的世外桃源,这里的每个人都勤奋努力地工作着,每个人眼中都充满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基布兹(Kibbutz)是以色列非常有特色的一种生存形式,它类似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社,不同的是它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以色列的基布兹可以说是现实世界中最接近乌托邦的地方了,在这里,社区的人没有私有财产,工作没有工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是否进入基布兹,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外面的人可以选择加入,里面的人可以选择退出。退出基布兹,会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相当于退休金。过去基布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现在这里的人也从事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以色列基布兹

目前,以色列还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基布兹,这里的工业产值约80亿美元,占全国总产值的9%,农业产值17亿美元,占全国总产值的40%,虽然其他国家也有公社企业,但没有任何国家让自愿的集体社区承担如此独立的自治权。每一个基布兹都有自己的商业活动,以获取收入,养活自己。有些种西瓜,有些制造家具,它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回报。而我们参观的这个基布兹则是以养牛业闻名。这个叫作塞里德Sarid的基布兹居民总共有280人,平静而悠闲的生活是这里的全部。


以色列全境的基布兹都有自己的专长,塞里德的专长是牛奶,现代化奶牛场里的几百头奶牛不停地为这里的人们创造着财富,此外还有工艺品厂、造纸厂等生产单位。挤奶的工作全部由机械完成。在我们这些习惯了城市喧嚣的人看来,这里真的是一个现实版的乌托邦。没有城市的喧嚣,拥有着宁静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真的应该是蛮惬意的一件事情!

文章源自于:环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