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家公推的三代以下第一贤君是谁?帐下文臣武将名人辈出!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激扬文字 2015-08-07

史家公推的三代以下第一贤君是谁?帐下文臣武将名人辈出!

(网络图)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帝王虽贵为天子,但是也不例外。看他身边聚集的臣子们就大概知道了帝王的水准。明君必然有贤臣相伴,国泰民安,气数正旺;而同样的,昏君暴君周围的也必然是无道之臣,虽有正直之士,但终究难以形成气候,王朝气数已尽,尤其如此。

大汉之所以名留史册,最重要的莫过于汉武帝时打下了赫赫声威,但是汉武帝时的基础却是在文帝景帝手上打下来的,因此,回过头再看看文帝时代的君臣之风,文帝周围聚集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1张苍:科学家当宰相

张苍(前256年—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战国末期曾在荀子的门下学习, 与李斯、韩非等人是同门师兄弟。在秦朝时曾经当过御史。他归顺了刘邦之后,因功封为北平侯,以后又迁升为计相、主计。汉文帝时灌婴去世后接任丞相一职。

张苍校正《九章算术》,制定历法,也是中国历史上主张废除肉刑的一位古代科学家。

2 张释之 公正不阿当廷尉

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汉景帝即位后,因张释之曾弹劾时为太子的景帝“过司马门不下车”,将释之谪为淮南国的国相。

3冯唐 敢于直言激帝王

想必这个故事最能说明二人的气度。一次汉文帝乘车遇到冯唐,谈到赵将李齐才能,并感慨自己没有廉颇、李牧一样的将领去抵御匈奴的侵犯。冯唐直言道:“即使有这样的将领,也不会被任用。”汉文帝大怒,并起身回宫。之后文帝召见并指责其当众羞辱自己,冯唐道歉说:“我这个鄙陋的人不懂得忌讳回避。”]彼时,匈奴大举进犯、并杀死都尉孙卬。汉文帝向冯唐请教当初言语的原因,冯唐回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如果要支持边防将领,必须赏罚恰当。并主张应当宽恕当时因为瞒报杀敌人数的魏尚,继续支持其守卫边防。文帝赞同冯唐劝谏,并派遣其去赦免魏尚,使其复职云中郡郡守,冯唐也被任命为车骑都尉,辅佐战事。

4周亚夫 两代将军细柳营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 作为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周亚夫以细柳阅兵而扬名。公元前158年匈奴犯边,为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细柳营军纪严明,连皇帝都不能奈他何,当匈奴兵退去后,周亚夫升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文帝在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在关键时刻要重用周亚夫。”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骠骑将军,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

司马迁:“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於今。呜呼,岂不仁哉!”汉文帝重用这些正直贤能之人,让百姓休养生息,他自己本身也宽厚仁德,真是好皇帝。

邱濬的话似乎说得更有力:“三代以下,称帝王之贤者文帝也。帝之善政非止一端,而好言纳谏尤其盛德焉。后世人主于封章之入固有未尝一经目者,况敢犯其行辇而欲其止而受之乎?可用者未必肯用,不可用者辄加之罪,心知其善而口非之者亦有矣,况本不善而称其善乎。吁,若文帝者,可谓百世帝王之师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