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激情,《热情奏响》——听充满激情的民族管弦乐《热情奏响》

 hdpingxu 2015-08-10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8:52 热情奏响 杨春林曲 来自昭华民族音乐

著名指挥家兼作曲家杨春林先生曾赋予“热情”这样的定义: 热情是生命的脉动,热情是理想的动力。


民族管弦乐《热情奏响》是他创作于2003年的一首作品,全曲如同由强劲心脏喷发而出的滚滚血脉贯穿始终。表达了作曲家对热情的歌颂,对生命的热爱。这首作品把传统的音乐素材和现代音乐的节奏律动、创作技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即热情奔放,又具有现代音乐的气息和动感。

三拍子转四拍子的急板,以及不断攀登向上的音阶级进,如疾风骤雨般的推出了乐曲的引子部分,完全强奏的乐队,打击乐的气氛加入,一出场就带给听众一种蓬勃激昂、奋发向上的情绪感。


由唢呐领奏引出的乐曲第一主题,(也是乐曲的第二段落)带有浓郁的“东北风”,虽然几经证实,作曲家丝毫没有引用北方音乐素材,但唢呐声声带来的豪迈情怀依旧让听众感受到北方大地的粗犷与激情。第一主题在乐队全奏之后,出现了引子部分的节奏再现,但这次出现在属调上,两个对句之后的弹拨声部的几次转调,将第一主题再次推出,随后直接进入乐曲的中段部分。


中段部分的音乐是把引子音乐进行小调化的处理,以期与引子和第一主题明亮的大调做对比。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段落。说到“中西合璧”,一是整段音乐有爵士乐的节奏感觉;二、在弹拨乐组固定音型的映衬下,弦乐组奏出多重调性的叠置(高胡、二胡、中胡每个声部都是一个单独的调性)。之后的管乐声部的重复也是同样。三、在高音笙的独奏部分作曲家运用了特别的节拍和节奏,既有中国的山歌风,又有爵士乐的节奏型。四、紧接着的弦乐段是多声部独奏的重奏段,每个声部运用了该乐器特有的手法演奏,包括泛音、滑音等。之后的弹拨乐与弦乐的对话将这种“中西合璧”的“炫酷”发挥到极致…


整个中段部分在写作方面还采用了作曲法中的模仿对位,并且纵向和声的写作也非常规范到位,是纯粹的民族手法多声部。这是作曲家在写作手法上的一种创新。而节拍上的多样变化又充满着现代音乐的时尚感。在《热情奏响》中,整个中段部分融合了民族、现代、传统等多元化音乐形式。是中西结合多元化音乐手段完美结合的典范。


衔接中段和再现部分的是打击乐奏出的以引子音乐的节奏型为依据的桥段。在唢呐再现第一主题吹出的火热对句后,节奏型放慢了两倍,形成了宽广辽阔的高潮,同时也让听众在听觉上和情感上有了更大程度的满足与释放。尾声部分,乐曲在第一主题主音的不断重复中推向最高潮,在热血沸腾的情绪中中结束全曲。


杨春林,指挥家、作曲家。


江苏省泗阳县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歌舞团常任指挥,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席教授,北京金帆民乐团常任指挥,北京青年爱乐民族乐团音乐总监。


图文提供:蒋宁

青年笛子演奏家,音乐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