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叫僧残? 比丘十三僧残为︰(1)故出精戒

 看见就非常 2015-08-10

僧残

(梵sam!gha^vas/es!a,巴sam!gha^disesa,藏dgeh!dun-lhag-ma)

音译又作僧伽婆施沙、僧伽伐尸沙或僧伽胝施沙,意译众余、众决断或僧初残。五篇七聚之一。系仅次于波罗夷的重罪;若犯此戒,须于清净大众之前忏悔,才能继续留在僧团中。所以名为僧残。乃以犯此罪者,犹有残余的法命,故得此名。

在《四分律》中,比丘僧残有十三条,故又名‘十三僧残’;比丘尼有十七条,故又名‘比丘尼十七僧残’。比丘十三僧残为︰(1)故出精戒,(2)摩触女人戒,(3)与女人粗语戒,(4)向女叹身索供戒,(5)媒人戒,(6)过量房戒,(7)有主僧不处分房戒,(8)无根重罪谤他戒,(9)假根谤戒,(10)破僧违谏戒,(11)助破僧违谏戒,(12)污家摈谤违谏戒,(13)恶性拒僧违谏戒。

此中,前九戒不俟僧羯磨,所业若讫即得罪;后四戒是僧众举呵谏羯磨时,犯者若不顺从,始告成犯。呵谏羯磨共计有四羯磨,但犯僧残者,如于三羯磨竟仍不从顺,即告得罪。

按,诸部所出大抵同此,但《弥沙塞五分戒本》、《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巴利律藏比丘戒本》等书之僧残,其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之顺序与前述相反。

又依《四分律》所载,比丘尼之僧残有十七条,即︰(1)媒人戒,(2)无根重罪谤他戒,(3)假根谤戒,(4)言人戒,(5)度贼女戒,(6)界外辄解三举戒,(7)四独戒,(8)受漏心男食戒,(9)劝受染心男子衣食戒,(10)破僧违谏戒,(11)助破僧违谏戒,(12)污家摈谤违谏戒,(13)恶性拒僧违谏戒,(14)习近住违谏戒,(15)谤僧劝习近住违谏戒,(16)嗔心舍三宝违僧三谏戒,(17)发起四诤谤僧违谏戒。

此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等七戒与比丘僧残相同,故比丘、比丘尼不共之僧残只有十戒。又,比丘尼十七僧残中,初九戒不俟羯磨,所业若讫,即得罪;后八戒是受羯磨之后仍不顺从者,始告成犯。

巴利《律藏》所出之比丘尼僧残与上述相同,但其顺序有异。《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开其中第五戒为两戒,第七戒为三戒,而缺第十二戒,故总共有十九僧残。《有部苾刍尼戒经》开此中第七为四戒,但缺第四戒,另外再加‘自为己索亡人物’,而成二十戒。

僧残是在清净大众前忏悔才可除灭的罪,据《毗尼母经》卷七所述,若无清净大众,则罪不得灭。又,关于忏悔灭罪之法,据《弥沙塞五分戒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所述,比丘若犯此僧残且故意覆藏,则随其覆藏之日数而令其别住(波利婆沙)。别住期限已竟,行六夜七日间之摩那埵,其后依清净比丘二十人行出罪羯磨(阿浮呵那),如此其罪始灭,可重返僧团。唯若无覆藏,随即发露,则可直接行摩那埵。但比丘尼若犯此戒,则应于比丘、比丘尼二部僧各二十人前忏悔方可除罪。

◎附︰圣严〈十三僧残法〉(摘录自《戒律学纲要》第四章第三节)

所谓十三僧残者,便是︰(1)故失精,(2)摩触女人,(3)与女人粗语,(4)叹身索供,(5)作媒人,(6)无(施)主僧不处分(而造)过量(超过长佛十二■手内广七■手)房舍,(7)有(施)主僧不处分(而造)房舍,(8)无(犯戒)根(据而以犯)重(戒之罪)谤他,(9)(以)假(的犯戒)根(据)谤他,(10)破(和合)僧(而又)违(逆僧团之劝)谏,(11)助破僧违谏,(12)污(他)家(为白衣送礼等,致被僧团驱)摈(离此他去,心存不服),谤(毁僧团)违(逆)僧(团的劝)谏,(13)恶性拒(绝)僧(团的忠告,并)违(逆僧团的劝)谏。

实际上,十三僧残之中,在今日的中国佛教来说,只有摩触女人、与女人粗语及作媒人的三戒,比较是显着而重要的。至于故失精,是个人的事,出家人犯手淫是不可以的,但却不致因此而招到外人的讥谤,故弄阴出精的方法虽多,但总不致明目张胆地公开弄给人家看的。同时,若不出于故意弄阴,虽失精,也不犯戒;凡夫失精是难免的,纵然欲心生起而致失精,若不出于有心使之失精者,也不犯戒。至于女子的性器分泌,情形也是一样。至于自叹有德而索淫供,我想是绝难发生的事,因为这是颠倒之见,绝少有人敢以说出口来的。至于造房舍,现在根本不可能再受此一限制了。至于无根谤与假根谤,相信是会有的,但在今日的社会里,若没有确切的人证与物证,殊少能够取信于人的。至于破僧及协助破僧,在不行羯磨法的中国佛教里,根本无从破起。至于污他家,出家人给信徒拜节送礼,在末法时代的中国,凡是一个道场的住持,已难绝对不走这样的路了,虽当重视这一条戒,然而中国寺院的住持人,若给俗人送了礼物,又有谁会驱摈他们,命令他们离此他往呢?至于恶性不受僧谏,在不行羯磨法的环境中,自然也是用不上的。其实在十三条的僧残法中,六、七两条,须以羯磨法求得僧众同意处分,十、十一、十二、十三的四条,须在僧众中三谏三番羯磨,才能成立;在不行羯磨法的环境里,十三僧残法,至多只能实践七条而已。

[参考资料]《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五分律》卷二、卷三;《十诵律》卷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三、卷四;《有部毗奈耶》卷十一~卷十六;《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卷十四;《鼻奈耶》卷三~卷五;《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五~卷七;《解脱戒经》;《优波离问佛经》;《五分戒本》;《五分比丘尼戒本》;《四分律比丘戒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有部苾刍尼戒经》;《四分律比丘尼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