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楊式太極拳的拳譜

 zeek88 2015-08-14

  楊祿禪根據陳式太極拳拳勢的特點,將套路名稱改為太極拳大架、太極拳中架、太極拳小架、太極拳提腿架、太極拳快架、太極四路炮捶、太極四隅捶、太極十三路炮 捶、太極撩挎八卦掌、太極散手、太極一時短打。其中中架有四個套路,提腿架有兩個套路,共計十五個套路。經過楊祿禪的多年演練,根據自己的心得體會,是具 有獨居風格的楊式太極拳得以形成。

 楊式太極拳的拳譜為:

  一、太極拳大架

 

   預備勢、起勢、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摟膝拗步、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收勢、披身十字 手、抱虎歸山、攬雀尾、單鞭、肘底看捶、左倒攆猴、轉身左按、轉身右按、右倒攆猴、轉身右按、轉身左按、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童子抱 球、海底針、扇通背、轉身撇身捶、搬攔捶、上步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高探馬、左右分腳、轉身蹬腳、踐步栽捶、翻身二起、左打虎勢、右打虎勢、右蹬 腳、右雙峰貫耳、左雙峰貫耳、轉身右按、上步左按、轉身右蹬腳、搬攔捶、如封似閉、收勢、披身十字手、抱虎歸山、攬雀尾、斜單鞭、左右野馬分鬃、攬雀尾、 單鞭、玉女穿梭、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下勢、左右金雞獨立、左倒攆猴、轉身左按、轉身右按、右倒攆猴、轉身右按、轉身左按、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 亮翅、左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背、轉身白蛇吐信、搬攔捶、上步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高探馬帶穿掌、單擺蓮、進步指襠捶、上步攬雀尾、單鞭、下勢、 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跨虎蹬山、轉身擺蓮、彎弓射虎、搬攔捶、如封似閉、收勢、披身十字手、合太極。

 

  二、太極拳中架 

 

   預備勢、起勢、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摟膝拗步、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收勢、披身十字 手、抱虎歸山、攬雀尾、單鞭、肘底看捶、左右倒攆猴、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童子抱球、海底針、扇通背、轉身撇身捶、進步搬攔捶、上步 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高探馬、左右分腳、轉身左蹬腳、踐步栽捶、翻身二起、左打虎勢、右打虎勢、右蹬腳、雙峰貫耳、右蹬腳、轉身右蹬腳、進步搬攔 捶、如封似閉、收勢、披身十字手、抱虎歸山、攬雀尾、斜單鞭、左右野馬分鬃、攬雀尾、單鞭、玉女穿梭、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下勢、左右金雞獨立、左 右倒攆猴、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背、轉身白蛇吐信、搬攔捶、上步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高探馬帶穿掌、單擺蓮、進步 指襠捶、上步攬雀尾、單鞭、下勢、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身擺蓮、彎弓射虎、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收勢、披身十字手、合太極。

 

  三、太極拳小架 

 

   預備勢、起勢、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摟膝拗步、搬攔捶、如封似閉、收勢、披身、攬雀 尾、單鞭、肘底看捶、左倒攆猴、左開合、右倒攆猴、右開合、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海底針、青龍出水、轉身撇身捶、進步搬攔捶、左開 合、攬雀尾、單鞭、右雲手、右雙開合、左雲手、左雙開合、右雲手、右雙開合、左雲手、左雙開合、單鞭、高探馬、左右分腳、轉身蹬腳、踐步栽捶、翻身二起、 左右打虎、右蹬腳、右雙開合、左蹬腳、左雙開合、轉身下勢、右雙開合、左蹬腳、左雙開合、左蹬腳、左開合、雙峰貫耳、左蹬腳、左開合、搬攔捶、如封似閉、 收勢、披身、攬雀尾、斜單鞭、右野馬分鬃、右雙開合、左野馬分鬃、左雙開合、右野馬分鬃、右雙向開合、左玉女穿梭、左雙開合、右玉女穿梭、右雙開合、左玉 女穿梭、左雙開合、右玉女穿梭、右雙向開合、攬雀尾、單鞭、小雲手、單鞭、下勢、左金雞獨立、右雙開合、右金雞獨立、左雙開合、左倒攆猴、左開合、右倒攆 猴、右開合、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海底針、青龍出水、翻身撇身捶、左開合、攬雀尾、單鞭、右雲手、右雙開合、左雲手、左雙開合、右雲 手、右雙開合、左雲手、左雙開合、右雲手、右雙開合、左雲手、左雙開合、單鞭、高探馬帶穿掌、轉身下勢、右雙開合、單擺蓮、進步指襠捶、左開合、攬雀尾、 單鞭、下勢、左開合、上步七星、退步跨虎、右蹬腳、右雙開合、左蹬腳、左雙開合、轉身下勢、右雙開合、彎弓射虎、左蹬腳、左雙開合、搬攔捶、如封似閉、收 勢、披身合太極。

 

  四、太極拳提腿架

 

   預備勢、起勢、左提腿、攬雀尾左掤、右提腿、攬雀尾右掤、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擠、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按、左提腿、單 鞭、右提腿、提手上勢、右提腿、左提腿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右提腿、手揮琵琶、左提腿、左摟膝拗步、右提腿、右摟膝拗步、左提腿、左摟膝拗步、右提腿、 手揮琵琶、左提腿、左摟膝拗步、右提腿搬、左提腿攔、進步捶、右提腿如封、左提腿似閉、收勢、披身十字手、右提腿、抱虎歸山、左提腿、攬雀尾左掤、右提 腿、攬雀尾右掤、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擠、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按、左提腿、單鞭、右提腿、肘底看捶、左提腿、左倒攆猴、轉 身左提腿按、轉身右提腿按、右提腿、右倒攆猴、轉身右提腿按、轉身左提腿按、右提腿、斜飛勢、左提腿、提手上勢、右提腿、左提腿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轉 身右提腿、童子抱球、轉身海底針、左提腿、扇通背、轉身右提腿、撇身捶、右提腿搬、左提腿攔、進步捶、右提腿、攬雀尾右掤、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 攬雀尾擠、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按、左提腿、單鞭、左提腿、左雲手、右提腿、右雲手、左提腿、左雲手、右提腿、右雲手、左提腿、左雲手、右 提腿、右雲手、左提腿、單鞭、左提腿高探馬、右提腿、右分腳、左提腿、左分腳、轉身蹬腳、踐步栽捶、翻身二起、左提腿、左打虎勢、右提腿、右打虎勢、右提 腿蹬腳、右提腿、雙峰貫耳、右提腿蹬腳、左提腿轉身、右提腿蹬腳、右提腿搬、左提腿攔、進步捶、右提腿如封、左提腿似閉、收勢、披身十字手、右提腿、抱虎 歸山、左提腿、攬雀尾左掤、右提腿、攬雀尾右掤、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擠、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按、左提腿、斜單鞭、右提 腿、右野馬分鬃、左提腿、左野馬分鬃、右提腿、右野馬分鬃、左提腿、攬雀尾左掤、右提腿、攬雀尾右掤、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擠、左提腿、攬 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按、左提腿、單鞭、右提腿、對心掌、左提腿、左玉女穿梭、轉身右提腿、右玉女穿梭、左提腿、左玉女穿梭、轉身右提腿、右玉女穿 梭、攬雀尾左掤、右提腿、攬雀尾右掤、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擠、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按、左提腿、單鞭、左提腿、左雲手、右 提腿、右雲手、左提腿、左雲手、右提腿、右雲手、左提腿、左雲手、右提腿、右雲手、左提腿、單鞭、下勢、右提腿右金雞獨立、左提腿左金雞獨立、左提腿、左 倒攆猴、轉身左提腿按、轉身右提腿按、右提腿、右倒攆猴、轉身右提腿按、轉身左提腿按、右提腿、斜飛勢、左提腿、提手上勢、右提腿、左提腿白鶴亮翅、左摟 膝拗步、海底針、左提腿、扇通背、轉身右提腿、白蛇吐信、右提腿搬、左提腿攔、進步捶、右提腿、攬雀尾右掤、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擠、左提 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按、左提腿、單鞭、左提腿、左雲手、右提腿、右雲手、左提腿、左雲手、右提腿、右雲手、左提腿、左雲手、右提腿、右雲手、 左提腿、單鞭、左提腿高探馬、上步穿掌、轉身右提腿單擺蓮、右提腿、進步指襠捶、攬雀尾右掤、左提腿、攬雀尾扌履、右提腿、攬雀尾擠、左提腿、攬雀尾扌 履、右提腿、攬雀尾按、左提腿、單鞭、下勢、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身擺蓮、彎弓射虎、右提腿搬、左提腿攔、進步捶、右提腿如封、左提腿似閉、收勢、披身 十字手、合太極。

 

  五、太極拳快架

 

   預備勢、起勢、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摟膝拗步、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勢、 起勢、攬雀尾、單鞭、古樹盤根、肘底看捶、左倒攆猴、轉身左按、轉身右按、右倒攆猴、轉身右按、轉身左按、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童子 抱球、海底針、扇通背、轉身撇身捶、搬攔捶、上步攬雀尾、單鞭、小雲手、單鞭、高探馬、左右分腳、轉身蹬腳、踐步栽捶、翻身二起、左打虎勢、右打虎勢、右 蹬腳、右雙峰貫耳、左雙峰貫耳、轉身右按、左按、轉身右蹬腳、左蹬腳、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勢、起勢、攬雀尾、斜單鞭、左右野馬分鬃、攬雀尾、單 鞭、玉女穿梭、攬雀尾、單鞭、中雲手、單鞭、下勢、左右金雞獨立、左倒攆猴、右插手、右倒攆猴、左插手、左倒攆猴、右插手、斜飛勢、提手上勢、白鶴亮翅、 左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背、轉身白蛇吐信、搬攔捶、上步攬雀尾、單鞭、大雲手、單鞭、高探馬帶穿掌、單擺蓮、進步指襠捶、上步攬雀尾、單鞭、下勢、上步 七星、退步跨虎、跨虎蹬山、古樹盤根、雙擺蓮、彎弓射虎、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披身合太極。

 

  六、太極四隅捶

 

  預備式、轉身沖天炮(艮)、轉身栽捶(坤)、轉身平心捶(巽)、轉身指襠捶(乾)、合太極。

 

  七、太極四路炮捶

 

  預備式、雙栽捶(離、兌、坎、震)、飛仙掌(離、兌、坎、震)、飛仙捶(離、兌、坎、震)、撩挎捶(離、兌、坎、震)、大鵬展翅(離、兌、坎、震)、童子抱球(離、兌、坎、震)、合太極。

 

  八、太極十三路炮捶

 

  預備式、金剛搗碓、前打白蛇吐信,後打老龍翻身,左打鳳凰展翅,右打金雞鬥翎,上打插花蓋頂,下打古樹盤根、合太極。

 

  九、太極掌

 

  即撩挎八卦掌

  無極掌

  走外圈,纏絲
  太極掌
  走太極圖,纏絲
  九宮掌
  穿洛書,以外穿內,穿法有四:
  一、12346789
  二、98764321
  三、14782369
  四、96328741
  以上四法5居其中,纏絲撩挎八卦掌
  掌擊四正,臂撩挎四隅,合即撩挎八卦掌,以內擊外,纏絲。
  撩挎法:
  一、右臂撩挎坤,左掌擊離。
  二、左臂撩挎巽,右掌擊離。
  三、右臂撩挎乾,左掌擊兌。
  四、左臂撩挎坤,右掌擊兌。
  五、右臂撩挎艮,左掌擊坎。
  六、左臂撩挎乾,右掌擊坎。
  七、右臂撩挎巽,左掌擊震。
  八、左臂撩挎艮,右掌擊震。

  此為順八掌,反之為逆八掌,共十六掌)

 

  十、太極散手
  

   上手:上步捶、上步攔捶、上步左靠、左打肘、左劈身捶、撤步左打虎、提手上勢、拆疊劈身捶、橫挒手、右打虎(下勢)、上步左靠、雙分跨腳(退步跨虎)、 上步采挒、左掤右劈捶、左靠、轉身按(扌履按)、雙按、單推(右臂)、順勢按、化推、采挒、右打虎、上步左靠、雙分靠(換步)、打右肘、退步化、轉身上步 靠、轉身(換步)右分腳、轉身(換步)左分腳、換手右靠、上步左攬雀尾、上步右攬雀尾、右開(掤勢)、上步高探馬(下蹬腳)、轉身擺蓮、刁手蛇身下勢、左 打虎、倒攆猴(一)、倒攆猴(二)、倒攆猴(三)(撲面)、海底針、手揮琵琶、轉身單鞭、十字手。

 

   下手:提手上勢、搬捶、右打虎、右推、右靠、右劈身捶、轉身按、搬捶(開勢)、左(換步)野馬分鬃、轉身撤步扌履、轉身按、指襠捶、換步右穿梭、白鶴亮 翅(蹬腳)、撤步撅臀、雙峰貫耳、下勢搬捶、右搓臂、化打右掌、化打右肘、換步撅、轉身撤步扌履、回擠、轉身左靠(換步)、轉身金雞獨立、蹬腳、撅左臂、 雙分右摟膝、雙分左摟膝、回右靠、右雲手、左雲手、側身撇身捶、白鶴亮翅(下套腿上閃)、左斜飛勢、右斜飛勢、轉身撇身捶、左閃(上步)、右閃、上步七 星、扇通背、彎弓射虎、肘底捶、抱虎歸山。

 

  十一、太極一時短打

 

   迎面飛仙掌、順手飛仙掌、推心掌、推面掌、橫攔肘、裡栓肘、穿心肘、左采手、右采手、裡靠、外靠、十字靠、七星靠、鐵身靠、格手倘風、雙風打耳、火焰鑽 心、袖裡一點紅、十字跌、沖天炮、推肘跌、軟手提炮、拗扌履掤打、果邊炮、底驚高取、不遮不架、霸王開弓、朝天一柱香、玉女捧盒、掐指尋父、桓侯擂鼓、童 子拜觀音、裡丟手、斬手、閉門鐵扇子、單鑾炮、前手順前腳往裡跌、沖天炮、左手順左腳往上沖打、單鞭救主、打胳膊肚裡與胳膊根。

 

   楊祿禪對陳式太極拳套路的重新修正、演化的原因有二:原因之一就是他經過多年演練心有所得,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受其恩師陳長興的影響。楊祿禪跟陳長興學拳 時正是陳式太極拳的又一個高潮期,這個高潮比以往的高潮都顯得更為活躍。這個高潮使陳式太極拳一分為二,由陳式太極拳分為大圈架太極拳和小圈架太極拳,後 來人們將大圈架太極拳習慣稱為大架太極拳,而小圈架太極拳同時也就稱為小架太極拳了。陳式太極拳在沒有分大架和小架時,人們習慣將此拳稱為陳溝拳。當陳式 太極拳分成大架和小架時,人們又將此拳稱為村南拳和村北拳。大架太極拳稱為村南拳,小架太極拳稱為村北拳。大架太極拳的代表人物是陳長興,小架太極拳的代 表人物是陳有恆、陳有本。陳式太極拳的演化對楊式太極拳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