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闲话】“缉理来咯”无锡方言词典

 赵太尉 2015-08-14
        无锡城乡之间常流传着本地方言的一些搞笑故事,说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无锡人,从没有说过普通话,一天他去看医生,对着一个医生叙述着他的病情:我最近没有胃口,两天来是一粒“饭米米参 ”也没进,“谢头(昨天)”这“膝馒头”也“顑(肿,音hai)”了……弄得这个不懂无锡话的医生是一头雾水。这样的故事很多,但多数人也就一笑而过了,但有这样一个人,凭着对语言文字的热情,经过20多年的认真钻研,多方“缉理”了6300条无锡方言,整理、解释、考证,终成了一本《无锡方言词典》,并且在上市短短一周内,首印的3000册就全部售罄。
“伲俚伊搭阿有伊本书?”这是无锡首本方言词典上市后,新华书店、百草园书店工作人员最近常听到的一句无锡话。
  《无锡方言词典》自两周前上市以来,第一次印刷的3000册书已经售磬,现在第二批3000册也已经上市了,《无锡方言词典》编著项行大呼没想到。
   一本《无锡方言词典》,6300条无锡方言——记者好奇心顿生:他到底是从哪里“缉理”来这么多无锡方言的?
约好了采访,我和项行见面时,架不住相识的人的热情,他顺道还送出了两本《无锡方言词典》!坐定,要了两杯茶,我们聊了起来。项行的语速很快,还时不时夹着“无锡闲话”,这时,我真庆幸我也是个“土生土长”的无锡人。
爱“白相”文字游戏
项行现任太湖明珠网络新闻部主任,但他同时还是太湖职工谜联社的社长。正是因为他从小对字谜浓厚的兴趣,才慢慢对中国文字有了研究,对无锡方言里的民俗和文化有了了解。
说起字谜,项行和《无锡新周刊》还有一段渊源。20年前,小项同志还是“小天鹅”一名财务人员的时候,当时的《无锡广播电视报》推出了一个以谜语的形式猜电视剧的活动,要给电视剧名设谜面,这对于当时只是猜谜爱好者的项行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但是他还是试着给报社投了稿,不想被录用了,这个灯谜成了他的一个处女作,从此更激励了他创作灯谜的热情,各处收集有关灯谜的书籍,甚至收集各种商品的商标名称作为素材,对文字的读音、字意、字型等各种变化组合细心推敲,渐渐成为了猜谜这一高级文字游戏里的顶级高手,他创作的谜语也有被收入历史上120人灯谜作品的《百年谜品》。在当时看来,他的这种执着多少会被人看作是“不务正业”。
   但就是这种“不务正业”,慢慢地带着项行钻进了无锡文化习俗研究的海洋里。 
网络催生了词典
在研究谜语的过程中,项行大量接触到了无锡本地方言中的俚语俗语,也收集到许多方言资料,渐渐地,收集的“无锡闲话”多了起来,在他自己制定的的Excel表上的条目超过了2万。
   有一次,在与朋友闲聊的时候,大家都说目前无锡还没有一本无锡方言词典,“怂恿”他出一本,但项行没敢想。
2001年,项行调到太湖明珠网工作,这时的媒体也兴起了“方言热”,纷纷开通方言节目,做节目时常常会碰到方言词汇俗成的写法、或者某个词语的确切意思的困惑,凭着此前掌握的无锡方言的知识,项行很快成了这些方言节目的场外顾问。
2007年开始,项行开始对他已经收集到的2万多条无锡方言,逐条进行验证和判析,才发现里面奥妙无穷。无锡方言的发音有34个声母和48个韵母组成,具有8个声调,远比现代汉语拼音丰富。只是有一些文字由于不常使用,被慢慢淘汰了,但是文字的读音会在方言中保留下来,于是就出现了方言中“有音无字”的现象,但是这些字往往会在大多数古韵书中出现,因此一些如《集韵》、《广韵》之类的古书也成了项行的案头读本,有事没事总要拿来翻翻,从中寻找“无锡闲话”的蛛丝马迹。
对一些有争议的词语,项行就利用网络的优势,把自己发现的方言古字配上插图和现代解说,在网上发帖,各种意见综合起来,那些老话一一复活了,由此衍生出的“无锡方言六级考试卷”也成了网络点击热点。在网络的支持下,一本《无锡方言词典》很快就“出炉”了。
发现“老物事”
《无锡方言词典》收集的词条都曾是流传甚广的,只是时代在变迁,各种“旧物事”随之消失,相关的词语消失得越来越快。
   比如,“灶披间”成了新厨房,摆“碗盏家生”的“庎厨”被消毒碗柜代替了;到处都是超市,当然再也不要找“换糖佬佬”换糖吃了;影剧院替代了“戏馆”,“老书客”,“拼档”、“小落回”这样的书场行话也慢慢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了……把这些现在已经陌生的词语重新抠出来考证,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平时流传在口头的无锡话,并没有多少现成的文字记载,只是在《无锡市志》、《无锡县志》等专业书籍中偶有出现,要找到这些内容犹如大海捞针,有时候找到了还需要从侧面去考证或再完善。
在《无锡市志》里记载有“郭六子”这个词语,解释是“猫头鹰”,但是项行一直不清楚所以然,一次在另外一本《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动物》书中偶然发现,其实“子”应为“鸱”,意思就是猫头鹰,“郭六”实际是一个像声字,表示一种声音,写法也就不必细究了。所以“郭六子”应为“郭六鸱”,除了解释为猫头鹰外,还形容好动的小孩子。
   在书中,有很多像“郭六子”这样的个例,项行说,也只有这样完美的诠释才能让自己满意,让一些“老无锡”信服!
最流行的无锡话是“你阿碍”
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
   为能够征集到更多的“无锡闲话”,项行在网上不断发帖子。出乎他意料的是,“你认为最具特色的无锡话有哪些?”这个回贴排名第一的居然是“你阿碍”这个词。
这样一个无锡话中的平常用语,细细考证会发现在:“你阿碍”能随着语景的变化,可以表达或撒娇、或惊讶、或责怪、或暧昧、或关爱的意思,甚至还可以归纳出“你没事吧”、“你行不行啊”、“你没病吧”、“你脑子没问题吧”等十多种解释,难怪在无锡的老外也会熟练地使用这句“无锡闲话”。
罗列各种解释,项行发现,“你阿碍”有两种方法写出来:一种是表示碍不碍事、要不要紧,当为“阿碍”;另一种则表示脑子有没有毛病,当为“阿呆”。无锡话中,“呆”有三种读音,其中“呆板”之“呆”的读音与“碍”同。因此,“阿呆”完全能贴切解释“脑子有没有问题”的词意。由于两词的读音相同,又有着相同的语意,所以无锡人习惯写作“阿碍”。
平常心成就《无锡方言词典》
《无锡方言词典》受到无锡市民如此追捧,确实令项行感到意外,但他也有一些遗憾,因为6300条毕竟不是无锡闲话的全部,还有就是词目表没有用读音检索的方法标注,也给读者带来很多不便。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当我们感叹一些老行当消逝的同时,我们正接受更多新鲜事物的出现,诸如“喜留”、“阿碍”、“苏BK”等颇具时代特征的无锡新闲话涌现。但也有一些不合时世的无锡闲话也慢慢被抛弃。比如有句无锡话说:“老话说煞不裁(音)”意思是老话是不会错的,但是随着全球气温转暖,像“白露身不露”这样的老话就不再是那样正确了。项行说:“编著这本词典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回归过去,只是希望用通俗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无锡闲话里的民俗和文化。”
   无锡终于有了自己的方言词典,在一片喝彩声中,也传来了不同的声音——“那些粗俗语言不够高雅,不应该收集,有作为卖点的嫌疑。”面对如此责难,项行解释道:“编著这本词典的目的是保留资料,收录那些‘粗口’那只是为了保证语言的多样性。”
也许正是这种平常心成就了这本《无锡方言词典》。现在项行说自己并没有出书著说,只是自己的“喜好”,加上“有心”,才“缉理”出这本《无锡方言词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