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分钟速查20种病害用药:记住这些药,病害来了就不怕!

 武哥知识馆 2015-08-14
2015-08-13 最权威农业微信 




上期导读:(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 “忽悠团”坑农害农新招式,请转告身边人

* 沙糖橘秋梢偏少怎么补救?广西与广东有区别吗?

* 高温季节谨防香蕉烂根死苗

* 女子买回一盆绿萝,家中竟然多了十几条蛇!

* 1块钱能赚到100块?斯坦福大学来教你!


霜霉病


霜霉菌;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季生菜上为害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浇水、农事及昆虫传播。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适宜侵染温度15~17℃,田问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


防治:氢氧化铜、松脂酸铜、霜霉威、代森锰锌、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福美双、代森锌、嘧菌脂、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丙森锌、多抗霉素、氧化亚铜、乙蒜素、氟环唑、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醇、代森锌、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晴菌唑、己唑醇、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氟吗啉、三乙磷酸铝、霜脲氰。


菌核病


子囊菌亚门;菌核表面黑色,内部白色,鼠粪状。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在85%以上才能生长。对温度要求不严,在0~30℃之间都能生长,以20℃为最适宜,是一种适合低温高湿条件发生的病害。


防治: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戊唑醇、啶酰菌胺。


白粉病


子囊菌亚门;白粉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或芽鳞片内越冬,翌年春季借风传播,落到寄主表面萌发侵入。菌丝在寄主表面蔓延,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气温29-35℃病害扩展快,干旱或雨后十旱或十湿交替适其流行。


防治:硫磺、晴菌唑、嘧菌脂、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己唑醇、氟硅唑、宁南霉素、腐霉利、咪鲜胺、甲基硫菌灵、乙嘧吩、啶酰菌胺又名【氟啶胺】、硫磺。


叶斑


叶枯病:(属于半知菌亚门,属于子囊菌亚门。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以菌丝体与孢子在病落叶等处越冬。次年,条件适宜,6月初苗木即开始发病,大树于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到10月发病较缓慢。)叶斑病菌主要在植物病残组织和种子上越冬,成为下一代生长季的初侵染源。病菌多数靠气流、风雨,有时也靠昆虫传播。通常在生长季节不断侵染。叶斑病的流行要求雨量较大、降雨次数较多、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但也有对湿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如马铃薯早疫病。叶斑病造成局部坏死;仅少数可发展为系统侵染,如水稻白叶枯病的病菌侵入后在植株体内扩展,苗期症状不明显,至分蘖末期、孕穗初期呈现典型症状。


防治:代森锰锌、代森锌、嘧菌脂、苯醚甲环唑、百菌清、福美双、乙蒜素、丙环唑、戊唑醇、三唑醇、甲基硫菌灵、晴菌唑、中生菌素、吡唑醚菌酯。


灰霉病


半知菌亚门;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苗期棚内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


防治:啶酰菌胺、嘧霉胺、乙蒜素、多抗霉素、腐霉利、异菌脲、咪鲜胺、乙霉威、咯菌腈。


立枯病


半知菌亚门;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中越冬,可在土中腐生2~3年。通过雨水、喷淋、带菌有机肥及农具等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0~24℃。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能受害,一般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凡苗期床温高、土壤水分多、施用未腐熟肥料、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徒长等均易诱发本病。


防治:恶霉灵、乙蒜素、代森锌、多抗霉素、宁南霉素、代森联、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三乙磷酸铝、多菌灵、甲基硫菌灵。


根腐病


子囊菌;该病常与沤根症状相似,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过冬,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是引发此病的主要环境条件。育苗地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致使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也易发病。另外,根部受到地下害虫、线虫的危害后,伤口多,有利病菌的侵入。


防治:福美双、丙环唑、多菌灵、宁南霉素、恶霉灵、甲基硫菌灵。


早疫病


半知菌亚门;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以及农事操作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传播,病菌生长适温26~28℃,高温高湿发病重。


防治:代森锰锌、代森锌、百菌清、嘧菌脂、氧化亚铜、多抗霉素、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丙森锌、氧化亚铜、异菌脲、嘧菌脂、苯醚甲环唑、乙磷铝、乙蒜素、吡唑醚菌酯、代森联、醚菌酯。


枯萎病


半知菌亚门;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大多数重要经济作物均受一种或多种疫病感染。疫病可影响花、叶、芽包、幼苗、小枝、茎(藤)及顶梢。


防治:中生菌素、春蕾霉素、核苷酸、水杨酸、乙蒜素、多抗霉素、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嘧菌脂、咪鲜胺、甲基硫菌灵、恶霉灵。


炭疽病


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踞在病叶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季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蔓延,在水滴中萌发侵入叶片,形成病斑,病部的分生孢子成熟后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全年以5~6月份、9~10月份发生危害较重。


防治:咪鲜胺、代森锰锌、嘧菌脂、百菌清、松脂酸铜、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烯唑醇、多菌灵、腐霉利、甲基硫菌灵、醚菌酯、吡唑醚菌酯。


疮痂病


半知菌亚门;病菌在病部组织内越冬,发育最适温度为16~23℃,当春季阴雨潮湿天气气温在15℃以上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本病。春季空气湿度是决定发病严重与否的主要因素。春梢及晚秋梢抽吐期如遇阴雨连绵、早晨雾重则此病流行,夏梢期由于气温高极少发病。


防治:代森锰锌、百菌清、硫磺、中生菌素、氢氧化铜、络氨铜、春雷霉素、宁南霉素、水合霉素。


纹枯病


稻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该病菌寄主范围很广,生活力强,菌源地广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发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长出菌丝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发特征,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偏迟、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


防治:井冈霉素、己唑醇、氧化亚铜、百菌清、乙磷铝、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唑、烯唑醇、多菌灵、苯醚甲环唑。


稻瘟病


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


防治:三环唑、稻瘟灵、乙蒜素、福美双、乙磷铝、百菌清、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春蕾霉素。


黑穗病


黑穗病是高粱玉米等植物上发生普遍的病害,它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黑穗病通过种子和土壤传病,主要是土壤传染,厚垣孢子在土内存活3年左右,在高粱种子露白尖到芽长1~1.5厘米时,侵染幼芽。散黑穗,坚黑穗病菌主要是以厚垣孢子在种子表面附着,带病种子播种后,病菌与种子同时发芽,侵入寄主组织。病菌侵入后,菌丝蔓延到幼苗生长锥,以后随着植株生长点向上生长而伸长,最后在穗部形成冬孢子。


防治:戊唑醇、三唑酮、烯唑醇、苯醚甲环唑


猝倒立枯病


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产生絮状白霉、倒伏过程较快,主要危害苗基部和茎部;立枯病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发病中无絮状白霉、植株得病过程中不倒伏。


防治:霜霉威、乙酸酮、恶霉灵、代森锰锌、多抗霉素、烯酰吗啉、甲霜灵、吡唑醚菌酯、代森联。


果实轮纹病


轮纹病是苹果、梨、柑橘、柿子等枝干和果实重要病害之一。常与软腐病、裂果烂果病、溃疡病、炭疽病等混合发生,为果品生产的重大威胁,近年有蔓延加重趋势。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疣状,圆形。后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扁圆形,直径达1厘米左右,青灰色。多个病斑密集,形成主干大枝树皮粗糙,故称"粗皮病"。斑上有稀疏小黑点。果实受害初以果点为中心出现浅褐色的圆形斑,后变褐扩大,呈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其外缘有明显的淡色水渍圈,界线不清晰病斑扩展引起果实腐烂。烂果有酸腐气味,有时渗出褐色粘液。


防治:代森锰锌、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中生菌素、代森联。


黑星病


该病害发生要求低温高湿条件,最适温为17t左右,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抱子萌发时,要求植株叶面结露有水膜或水滴存在,以日光温室黄瓜发病较重。种植密度大,光照少,通风不良,保护地大灌水,重茬地,肥料少等管理不当地发病重。(梨黑星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芽鳞片内越冬,也可以以菌丝团或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18-25℃的温度和多雨多雾天气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30℃以上停止发病。病菌孢子侵染要求有1次5毫米以上的降雨,连续48小时以上的阴雨天。在春雨多而早,夏季阴雨连绵的年份,往往病害大流行。整个生长季节可多次侵染多次发病。在砀山有3个发病高峰,第1个高峰在5月份,第2个高峰在7月份雨季到来的时候,8月份以后至9月中下旬如有阴雨连绵天气可出现第3个发病高峰。)


防治:代森锰锌、戊唑醇、烯唑醇、腐霉利、晴菌唑、嘧菌脂、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


软腐病


半知菌亚门;主要随同病株和病残体在土壤、堆肥、菜窖或留种株上越冬,也可在黄条跳甲等虫体内越冬。借助昆虫、灌溉水及风雨冲溅,从植株伤口侵入,在伤口或细胞间吸收营养,分泌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使寄主细胞离散。由于病菌寄主广泛,可在土中寄居积存,所以能从春到秋、在田间各种蔬菜上传染繁殖,不断危害,最后传到甘蓝类、白菜和萝卜等秋菜上。


防治:叶枯唑、中生菌素、春蕾霉素、异菌脲。


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防治:氢氧化铜、松脂酸铜、乙蒜素、中生菌素、硫酸链霉素、三乙磷酸铝。


病毒病


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田间常因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而使症状表现复杂。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花叶型:典型症状是病叶、病果出现不规则退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但严重时病部除斑驳外,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叶明脉,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结小果,果难以转红或只局部转红,僵化。


2、黄化型: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3、坏死型:包括顶枯、斑驳环死和条纹状坏死。顶枯指植株枝杈顶端幼嫩部分变褐坏死,而其余部分症状不明显;斑驳坏死可在叶片和果实上发生,病斑红褐色或深褐色,不规则型,有时穿孔 或发展成黄褐色大斑,病斑周围有一深绿色的环,叶片迅速黄化脱落;条纹状坏死主要表现在枝 条上,病斑红褐色,沿枝条上下扩展,得病部分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干。


4、畸形型: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面皱缩.植株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丝生呈丛簇状。病果呈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或黄绿相间的花斑,病果畸形,果面凸凹不平。病果易脱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