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景展示二战受降仪式

 红豆居士 2015-08-14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同盟国终于打败轴心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彻底胜利,法西斯终于放下屠刀向盟军无条件投降。这组图集将向大家展示各个战场上盟军接受法西斯投降的历史时刻。图为日本中国派遣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右)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呈递降书。

5月7日当天,投降仪式现场呈现的是非常奇葩的一幕—美、英、德等国出席投降仪式的都是战场名宿,唯独苏联代表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将,坐在一堆名将中显得气场十分不足。图为兰斯投降签署仪式上的盟军代表们。

1945年5月7日2时41分,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举行的首次德国投降签字仪式上在场的苏联将军苏斯洛帕罗夫没有获得莫斯科的签字授权。苏方坚持再签一份投降书。图为约德尔在受降仪式现场。

艾森豪威尔在投降书上签字用的笔。

斯大林于5月7日当天正式向英美两国发出了抗议,他表示:“今天,在兰斯,德国军队签署了预备性的无条件投降书。然而,这场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不是由西方盟国,而是靠苏联人民的流血牺牲换来的。不在柏林,不在法西斯侵略的中心签署投降书的做法,我是不同意的。我们已与各同盟国商定,把在兰斯签署投降书一事只当做投降仪式的预演。”

1945年5月8日,刚刚承受过一次战败之辱的德国人不得不再次强打精神,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进行第二次“正式的”投降仪式。这一次,苏联派出了元帅朱可夫主持该仪式,而在苏联的要求下,美英等国也不得不派出高级别军官参加仪式。图为朱可夫宣读对德国投降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与“兰斯投降”相比,“柏林投降”在场面上对德国更不客气,德国代表凯特尔元帅率领着德国代表团来到签字厅时,礼节性的举起权杖向盟国代表行礼。但是,盟军方面无人还礼。凯特尔元帅在尴尬而屈辱的气氛中签完了所有9份投降协议。图为威廉·凯特尔签署投降协议。

德国投降书。

这段签订两次投降书的插曲,造成了东西方之间后来一个很有意思的公案。根据“兰斯投降书”,“所有德军在欧洲中部时间5月8日晚上11时01分起停止军事行动”。因此,在欧美国家的观念中,二战欧洲战区的最终战日期应该是在5月7日或8日。而苏联所认定的柏林投降书是于5月8日深夜签订的,并规定从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图为1945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苏联元帅朱可夫等庆祝德国投降。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8月15日,蒋介石急电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指示日军六项投降原则。图为美国士兵展示一份刊登日本战败的英文报纸。

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向中国军民投降。图为1945年8月21日,日本代表今井武夫。

1945年8月21日上午,数千名中国士兵和平民涌入芷江机场,见证日本的投降。

今井武夫交出了日军在中国战区的兵力分布图,在记载着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上签字,史称“芷江受降”。图为今井武夫在看投降条款。

萧毅肃受何应钦之名主持了芷江受降仪式。

1945年8月21日投降仪式结束后的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王耀武,卢汉,张发奎,何应钦,汤恩伯,杜聿明,萧毅肃。

9月2日上午,日本东京湾,晴空万里,碧波无垠。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迎来了一个庄严的时刻。图为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

麦克阿瑟发表演讲彩照。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图为日本代表团。

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

麦克阿瑟准备了五只派克金笔用作签字。他用前三支笔分别写下自己的全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后两支签署职务盟军最高统帅、以及年月日。第一支顺手送给站在他身后的温赖特,第二支送给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三支归美国政府档案馆,第四支赠予他的母校西点军校,最后一支归他的爱妻琼妮所有。

然后是接受投降的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图为战胜国各国代表。

尼米兹将军代表美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徐永昌代表中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而后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上千架美军飞机从东京湾上空呼啸而过,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美军飞机飞过东京湾。

1945年9月9日,日方投降代表乘坐的军用轰炸机降落在南京机场。

日方投降代表乘车前往会场。

1945年9月9日,盟军空军官兵在受降仪式会场外排队签到。

1945年9月9日,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在南京陆军司令部礼堂接受日本侵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递交的投降书。图为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举行。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举行。图为签字仪式会场。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了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图为何应钦签字。

中国战区划分为十五个受降区,何应钦任全权代表,各个受降区都有代表接受当地日军投降。图为1945年10月10日10时,故宫太和殿前举行华北战区投降仪式。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图为我方出席的代表合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