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其实很好写

 江山携手 2015-08-15
小小说,其实很好写

(安徽)顾集中学 张 坤 张振华

【技法导引】
  小小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体。我们所说的小小说,即是指篇幅较短的小说,也叫微型小说,一般在千字左右。小小说在选材上往往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幅剪影;在布局上不必求全,力求简单;在表现手法上大都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就能使人物尽现;在结构上力求巧妙含蓄,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我们那些擅长记叙、描写,联想能力比较丰富的同学,可以大胆地采用小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进行作文。
  例如,江苏省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给高玉兰的一封信》是一篇小小说,作者充分发挥联想演绎出了一则新故事。作者以八戒与高玉兰为主人公编写故事,生动幽默地反映出了八戒的内心世界,与其说是写八戒,还不如说是写现实社会的人。文章巧妙化用名言诗句,结合当今社会的贪图名利、自私自利等种种现象加以评说,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一篇极具个性的创新之作,值得细细玩味。
  又如,福建省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一束玫瑰花》也是一篇小小说。文章虚构了一个洋溢着浓浓母女深情的故事。一束玫瑰花,再平常不过。可当它出现在遭受沉重打击的妈妈面前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力量、一份爱心。当这束无名者赠送的玫瑰花引导妈妈走出困境的时候,故事又戏剧性地把“我”推到了妈妈的面前,送花人——无名者原来就是朝夕相伴的女儿“我”。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却悬念迭起、波澜起伏。
  这两例只是小小说作文的冰山一角,其实,在考场上用小小说写作成功的人比比皆是,既然有这样好用的文体,我们为何不下点功夫去练练呢?为何不可以在考场上一展身手呢?
  那么,我们在用小小说写作文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是要精心选材,力求典型。小小说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它在写作上不仅要求篇幅精短,在反映社会生活上还要求集中、含蓄,有一定深度。为此,就必须在选材上多下苦功。要精心构思,最大限度地选取典型、精巧的事例,要善于截取生活中富有象征意义的一个片段、一个特写镜头,从生活的海洋中摄取一朵具有代表性的浪花,集中描写和塑造典型环境下的一两个典型人物,经此解剖和反映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和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受到教育,提高认识。要做到既短小又有深度,就必须浓缩篇幅和生活内容,浓缩到最能体现特点的某一点上。
  二是要巧妙构思,结构精巧。小小说这种文体由于情节单纯,往往缺乏引人入胜的对发展过程的描写,大都是瞬间镜头的闪现和勾连,这种情节的特点,决定了它要在结构上做文章,用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结局来完成结构框架。出人意料的结尾是小小说的灵魂,似画龙点睛,是“引爆审美想象的雷管”。
  三是要深思熟虑,创新立意。小小说的亮点是立意,如果小小说缺乏创造性的新意,就会淡而无味,落入俗套。作家王蒙认为:小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思想。在写小小说时,要力求自己设计的故事新颖独特,避免老故事老套路,这是写好小小说的关键。小小说看似好写,但非人人能写。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设计的故事或情节是大众化的,这是写小小说的致命弱点,我们在练习用小小说作文时一定要避免,一定要精心地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新颖的故事或细节,力争用这样的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独特故事或细节,来赢得人们的青睐。同时要注意,不要为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或细节而写些离奇古怪的事情。故事情节设计得好坏的标准,基本上就看你的东西是否“人人心中有,但个个笔下无”。
  四是看重细节,注重真实。我们知道小小说篇幅短小,因此不可能有过细致的刻画,所以在为数不多的细节描写中,要力求能准确生动地再现情景。这样才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才能打动人心。另外还应注意,小小说自然具有一般小说的共同特点,它虽然人少事简,但仍要求有一定的精练生动的情节和对人物风采、精神世界的刻画。因为小小说和一般小说一样,都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矛盾的,这是小说的共性。我们在写作时切不要以为其小而忽视了这些东西。

【佳作示例】


质 量

王小明

  王主任十万火急地冲进经理的办公室,叫道:“总经理,不好了……”接着就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开头制造悬念,吸引人阅读。)
  经理皱了皱眉:“大清早的,谁不好了呀?是不是那些新来的员工又舍不得往酒里多掺些水呀?真是的,打工仔就是打工仔,连酒精浓度高了会喝死人都不知道,虽然节约用水很重要,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重要。你去告诉他们,谁要是少加了多少水就在他们的工资里扣多少钱,看他们学得会还是学不会。”(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刻画了一个弄虚作假、唯利是图的经理形象。)
  终于有机会说话的王主任连忙解释到:“不是啊,那样的小事我还麻烦您不成。我在这儿干了这么多年又不是白吃干饭。”说着脸上露出一种得意的神色,但只一瞬间,他的脸由晴转阴,把椅子向经理靠了靠,“是市检局的,几天以后他们要大规模地检查各类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对烟、酒产品的检查。我看,这一关不太好过啊。”(王主任的一番话,把小说情节往前推进了一步。)
  经理像挨了当头一棒,当时就懵了,但紧接着就发挥他临危不乱的本领:“怕什么,这么多次了,每次都说得挺吓人,最后还不是一顿饭加一叠红票子就摆平了。”经理伸了伸懒腰,“唉,不知道这次又要花掉多少红票子,这些当官的真不是东西,没钱花就三天两头地来搜刮我们的钱财,我们这些老实本分的人做点生意还真不容易啊!”(这是一个长期制假酒的人,还是个“行贿”老手。反语手法的运用,幽默讽刺,让人深思。)
  王主任对总经理三番两次的插话显然有些不耐烦:“不是啊!听说这次派的是检查组中一个姓冷的,从来不吃这一套,他到过的工厂,只要有一点掺假,绝对倒闭。”(“冷检查员”的出现,为下文情节发展作足铺垫。)
  “姓冷的!姓冷的!他真是冷血动物!冷无情!”经理又气又急地在屋子里来回踱步。等到把整个房间都转了个遍,才冷冷地说到:“现在只有这样了……”(此处省略不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想知道个究竟。)
  经理和主任悄悄地来到酿酒室,员工们看到他俩都来了,便狠下心往酒里多加一些水。没想到,经理这时急了起来:“你们这是干什么呢?谁让你们这样做?”员工们全都讪讪地退到一边,等着挨经理的训斥。“我们办的可是正规工厂,怎么能掺假蒙顾客呢?把这几缸酒全部倒了,重新酿!新酿的酒里不能掺一滴水。否则,小心这个月的工资!”
  员工们个个把耳朵竖得高高的,生怕自己听错了,心想:看经理这个样子,也不像发烧了呀?这一定是他想考验我们吧!员工们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可能,没有人对经理的话付诸行动。
  这时主任发话了:“快点,你们不会连汉语都听不懂吧?叫你们怎么做就怎么去做!”
  员工们像吃了颗定心丸,高兴地去倒掉那几缸可以算作水的酒,水面倒映出两张诡秘的笑脸。(“两张诡秘的笑脸”照应了二人的如意算盘,再为后文蓄势。)
  经过几天的努力,好酒终于上市了,经理坐在办公室里笑嘻嘻地等候着上面的检查,心里还在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
  “我们被耍了!”王主任又急冲冲地闯进办公室,“刚才新发的文件,他们不亲自到工厂来检查了,而到民众中去调查他们的意见。唉,这几天都白忙活了,还浪费了这么多钱。”(情节突转,为后文表现中心、凸显主旨服务。)经理听到这话更乐了:“这不更好吗,我们厂这么多年还没收到任何消费者的投诉,再加上这几天的好质量,保证没问题,至于浪费的钱嘛,就当作是我们对广大消费者的酬谢。”
  几天的调查终于完了,经理和主任没有等到任何表扬,等到的只是一份写着“关闭该厂”的文件,文件里有这样的话:“该厂的产品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着好的质量,深受顾客的喜爱,但最近几天不知道该厂在酒里加了什么化学物质,又熏人又呛人,质量糟糕透顶,请市检局调查。”(讽刺意味十足。结局让长期作假者受到应有惩罚,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假丑恶的批评、对美好商业行为的向往,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总评:
  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小小说,作者以“酒厂迎接质量检查”这样的一件小事来结构全文,以小见大、针砭时弊,幽默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制假贩假,以图高额利润”的不良社会现象,从而寄寓“质量是商品之本”、“顾客是上帝”的主题。小说语言幽默、富有讽刺意味,构思精致巧妙,情节迂回曲折,结尾虽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让人读后回味再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