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治疗气滞感冒验案一则

 寂寞在繁衍 2015-08-16

高楚楚整理

初诊:2014年1月16日。罗某某,25岁。因“感冒2天”就诊。

患者2天前着凉后出现外感症状,打喷嚏、流清涕,偶有干咳,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感冒(气滞)。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则:疏风散寒,理气和中

方药:香苏散(香附20g、紫苏叶20g、陈皮10g、炙甘草6g)加金沸草10g,百部10g,5剂。

二诊:2014年1月21日。感冒、咳嗽及胸闷症状均已消失。

按语:香苏散选自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了一则故事:昔日城中大疫,有白发老人,教一富人家,合施城中病者,皆愈。其后疫鬼问其富人家,富人遂以实相告,鬼曰:“此老教三人矣。”遂稽颡而退(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故云此方当为“神授”,可治四时瘟疫、伤寒,凡服此药,戒食荤腥酒肉,无不应效。适用于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之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者。此妇人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内有气滞,咳嗽胸闷,故与香苏散证相符,马老辨证当用此方,以紫苏叶辛温解表,温中行气,为君药;香附、陈皮理气畅中,助苏叶以散风寒,行气滞;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要仅四味,共奏理气解表之功。再加金沸草、百部祛风寒,化痰饮,加强祛寒止咳之效,全方疏风散寒,行气去滞,使邪从表出,气由内畅,故五剂药后,表证皆除,复诊已愈,以固冲汤善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