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学生乐于作文

 邱姐 2015-08-17
      记得小时候,每逢写作文时,同学们都在念叨一句打油诗:“作文作文,头作生疼。”作文怎么写呢?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呢?尽管我从小就偏爱语文,尽管老师一直夸我的作文写得不错,但面对作文还是底气不足。耕耘教坛十几年,如今渐渐有所悟,有所得。

  第一步: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灌输写作知识。小学生写话和习作的良好心境的养成,依靠教师训练时不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良好心情,并使之长久,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不再有思想压力和畏难情绪。

     我要求班上的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就学习记日记。日记不要求写得多么好,内容一句、两句均可,关键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我手写我心”。关键是有内容,写出真情实感,避免写空话,套话。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长久下来,学生感觉作文就像写生字一样正常,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

     第二步:积累。

     我最初理解的积累是让孩子积累好词佳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但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讲座,我明白积累有三种:语言的积累。教师要改进阅读教学模式,教育学生通过朗读的渠道去积累,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当学生的知识储备到一定的程度,写作就会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生活的积累。多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孩子参与生活,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说、所听、所想,时时写,处处写,养成经常写的习惯。感受的积累。写出自己学习的感受,生活的感受。在习作教学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习作难度。

    第三步:进行系统的习作训练。

     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学习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要围绕“有顺序、抓特点、突重点、勤想象”四个基本方面,逐步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想象,学会把积累的语言灵活运用,领悟修辞的妙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把它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把习作写得好一些,更好一些。要做到文从字顺,养成“有内容”“会写作”的习惯。

     第四步:观念的改变。

     改进评改方式,不再让老师牵着孩子走,让学生自改、互改,用自己眼光去寻找,去发现,找出文眼,找出诗意的语言。及时表扬和指正,扬长避短,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习作,学习别人的习作。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发表自己习作的空间,分享习作的快乐。经常组织展示和交流是促进学生养成“乐于写”“会写作”习惯的重要措施,进行小范围的习作评比,组织学生自己办习作小报是展示交流开展日常评价的一个好形式。展示交流既可以促进学生“乐于写”,又可以评价出真实的写作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