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三招学会自制饵料 能与商品饵媲美

 kkll 2015-08-17

    钓鱼,简单时,小虫就能对付。但要钓得好,讲究钓效与节约成本两者结合好,还是得学会自制的饵料,很多时候,自制的饵料丝毫不亚于商品饵,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要远远优于商品饵。反过来讲,商品饵的加工过程,也是来源于自制饵,所以自制饵料并不难掌握。笔者在十余年的垂钓过程中,基本上运用如下三招自制饵。

  1、泡。一是酒泡。众所周知,酒在钓鱼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一般常用的酒泡小米、大米,恐怕绝大多数钓友都使用过。如果在酒中加入一些中药草,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常用的三香酒(丁香、山萘、香草),六君酒(灵草、排草、香松、滑石、小茴、大黄),丁香蜜酒(丁香、茴香、蜂蜜)等泡小米、大米、玉米渣等颗粒料,在野钓中打窝或掺入钓饵中使用常常效果非凡。再有就是将商品饵中的粉剂香精与白酒勾兑,然后用来泡制颗粒料(如小米、大米、玉米渣等),如麝香香精、蛋奶香精、草莓香精、果味香精等,这些特殊的香精味道不同于药酒,在药酒使用效果不理想时,可以使用。或者与药酒根据不同比例本合使用,效果也非常不错。

  二是水泡。水泡是指将坚硬的谷物经过浸泡使之发胀,改变其物理状态,并激活谷物的原始味道。其中又分高温冲泡和低温浸泡。如玉米粉、蚕豆粉、豌豆粉、面粉等通过高温冲泡后,会散发出谷物的原始谷物清香,这种原始的谷物香味,对鱼有致命的诱惑力。像玉米渣、小麦、大麦、菜子饼、豆饼等坚硬的作物,就要通过低温浸泡,改变其物理状态,使之更有利于鱼进食。

  2、炒。炒制饵料的精妙之处在于不仅是使饵料熟化,还可以入味。在自饵饵料中,常常是将粉状的或细颗粒状的饵料通过加温,使之散发出谷物的清香气味,并使之物理状态更好。如炒香的蚕豆粉、豌豆粉、面粉、麸皮等,通过文火焙炒之后,吸水膨胀性能更好,而且散发出浓浓的谷物香,入水后诱鱼效果非常好。笔者在炒制这些常用的饵料时,却另有不同,即在炒制的过程中和炒制后再加入一些添加剂,进一步改变饵料的味型。比如在炒制麸皮时,再加入一些葡萄糖粉或红糖水,让这些甜甜的味道慢慢渗入到饵料当中,然后在施钓的过程中慢慢释放出甜味,增强诱鱼效果。在炒制之后,趁热加入一些粉剂香精,如蛋奶味草莓味,使饵料更具有针对性。或在晾凉后再加入乙基麦芽酚、蛋奶香精、甜玉米香精、药酒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经过多年的试钓检验,这些方法都很有效。

  3、蒸。同样是熟化的过程,但与炒不同,蒸的温度容易控制。在蒸的同时,原料吸收水份而自然膨胀,能有效改善其物理状态。蒸熟后的原料可以直接作为钓饵使用,还可以进一步发酵,产生更加独特的效果。蒸熟后直接使用的有玉米粉、玉米渣、米饭、玉米粒、红薯、马铃薯等,这些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添加一些糖、蜂蜜、白酒、香精等之类增加诱鱼效果。像小麦、高梁、麸皮、玉米面等等蒸熟后,通过不同程度的发酵,可以制成酒香饵、酸香饵、酸臭饵等。

  自制的饵料往往在使用的时候雾化性能不太好,为改善饵料的雾化性能,笔者常常备用一些雪花粉、可揉拉丝粉等,通过不断的调试,同样能达到商品饵料那样的雾化效果,喜欢自制饵料的朋友不妨一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