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絮)马上技术哪家强?蒙古族传统马术表演让你赞不绝口

 天马962 2015-08-18

Gallop of A Thousand Horses Yo-Yo Ma;The Silk Road Ensemble - Silk Road Journeys: Beyond the Horizon

8月14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56个民族火炬手身着民族服饰来到成吉思汗陵观光,并观看了成吉思汗陵马术队的精彩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鄂尔多斯婚礼》表演。他们对蒙古民族的辉煌历史和优秀文化赞叹不已,对蒙古民族的马上技巧、马背风采更是赞不绝口。

马术在素有“马背民族”美称的蒙古族中尤为盛行,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由于爱马,草原上还形成了一些关于马的节日,如马奶节、打马鬃节等。赛马是蒙古族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体育项目,代代流传至今。如今的草原,每逢喜庆节日时,牧民们也会通过举行赛马比赛来庆祝。


在小赛看来,马术不仅是一种运动,飞驰的骏马和骑手们的表演更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不信您瞧。


肩上横人


正倒立


高举腿



垒乘


草原祝福



飞马拾哈达


中央隐蔽


双倒立


驰马射箭



倒立


蒙古高原

◎聊聊蒙古族马术运动

蒙古族爱马,赛马也是男女老幼最喜爱的活动。每当春末夏初,给马打鬃、去势、印号,许多青年人来帮忙,除干活外,赛马成了习惯。就是几人在一起放牧或路上相逢也要跑几千米比比谁的骑术高,看看谁的马儿快。每当草原举行那达慕大会,近者方圆五十公里。远者上百公里以外的牧民,纷纷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披红扎彩的长距离赛马。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蒙古族爱赛马,也注重马术。历史上成吉汗的十三个“古列延”(军事组织)里,能骑善射的达3万人众。解放以后,广大牧民特别是青少年结合民兵训练和边防建设,广泛地开民了群众性马术运动。1951年,内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骑术队,有计划地培训骨干,制定规划,举办竞赛,不断提高骑术水平。30多年来,他们在马球、赛马、驯马、障碍、斩劈、轻乘(马上技巧)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除了能在马上做各种平衡、支撑、倒立、空翻、转体、飞身上马等动作外,还能在奔驰的马背上叠罗汉和进行双杠表演,动作高雅,优美精彩。内蒙古马术队先后到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进行示范表演,同时也深入农村牧区,慰问广大农牧民和边防战士并传授骑术,受到好评。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 民族运动会全媒体报道组

记者:宝力道

编辑:薛晓芳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