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灵魂出窍KKK 2015-08-18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易迅易选 2015-08-18 09:09

当今数码消费级市场里,作为用户往往会被媒体和厂商宣传所引(误)导,最终购买了一款“不是自己想要的商品”或者“性能过剩的商品”,这在数码相机领域其实尤为明显。这次本人就来一次“授之于渔”,教小白级用户如何挑选一台称心如意的相机。

解开误区

像素的多少等同于画质的好坏?“追逐像素”这个始作俑者是厂家还是百姓们自己笔者也无从考证。总而言之,判断一款相机的好坏,或者说判断一个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拍照是否还行,“像素”这俩字永远是首当其冲。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其实像素对于画质的作用,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微乎其微。因为大家没有机会把照片放成一堵墙的大小的需要,绝大部分用户只会在家中的电脑显示器甚至手机微信朋友圈之间浏览图片。此时大像素除了让你的存储卡吃紧、拷贝时间更久、电脑更卡、上传压缩更慢以外,并无其他利好。上传到你想分享的平台上,再好的画质也被压的不成人形了,典型的花更多的钱买罪受,高像素带来的细节呈现你压根在微信朋友圈、一些BBS论坛上就用不着,除非你传图只传专业图片分享网站,在那里可以看得到你的原片画质,但我相信你身边大部分朋友都不会去那儿浏览你的图片的,所以说……然并卵?像素高对普通用户而言真的是一点用都没的累赘吗?那也不是。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像素大对于普通用户最直接的好处是:事后可以二次构图,裁切掉其他不需要的像素;允许适度的放大图片,减轻对长焦镜头的刚性需求。这点好处也仅限于愿意后期简单处理一下图片的朋友。而对享乐主义直出用户,又只在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查看相片,那大像素是个真真正正纯累赘。

总结下来,只要你不是吃摄影这口饭的,没有商业化用途,就尽可能去选择像素较低的相机,1600万左右是当下较为合适的选择。其实笔者一直怀念的一台相机:尼康D700,它的像素标定就非常的合适。只不过如今飚像素已经飚得如火如荼,这么“实用”的像素在新品中已经基本买不到了。(有土豪型怪癖诸如:看相片只用100+寸极清投影、高端4K电视、5K imac的朋友,此项建议不适用。)

泛用性,才是百姓选机的最终诉求!

比像素更重要的:感光元件

对画质影响最大的不是像素多少,而是相机机身内的感光元件。简而言之希望画质好,就尽可能选择感光元件尺寸较大的。大家从不离口的截幅、全幅、中幅,其实就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可想而知它对画质的作用是最直接的。所以以后请从像素=画质,改为画幅=画质,关注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等同于你选汽车配置中的发动机排量这一参数。它将定位这是一个什么量级的机器。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个人建议:根据荷包的厚薄决定。个人感觉仅仅是社交分享层面的话,选择半画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比像素更重要的:高感

对消费者而言,画质有时候体现的并不突出,而感光元件的面积大小所延伸出来的另一个问题:高感,才是对百姓影响最大的。因为高感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相机的泛用性,一切会影响泛用性的参数,都应该重视对待,这也是该文的核心思路。通常而言,感光元件体积越大,高感性能越好;CMOS比CCD高感要好。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高感差,黑夜中有明显的噪点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优秀的高感,带来纯净通透的画面

高感差会出现哪种情况呢?当然是室内环境、弱光环境下的照片画质会变得非常糟糕了,噪点会彻底毁灭这幅图片的纯净度,直接削弱相机的实用性。

个人建议:至少要达到ISO1600下画面纯净无噪点。

比像素更重要的:对焦速度

精彩画面转瞬即逝,每当你翻开相册回忆过往,你总会发现耐人寻味的照片极护都不是摆拍而来,自然的瞬间是相片最珍贵所在。然而要让这一切都变得得心应手,快速的对焦性能必不可少,这也是增加相机泛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有了快速对焦,你可以从容地拍摄更多你想要的事物。如果相机还具备了高速连拍功能,那更是如鱼得水。但高速连拍主要应用于体育赛事,并不是广大普通用户经常接触的场景,故高速连拍性能不被列为最重要的性能点讨论。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个人建议:请去实体店试机,尽可能把对焦点放在暗光环境、同色环境(只有黑或者白或者别的色,没有反差的区域)测试对焦是否准确快速不犹豫。没有上述条件的话只好多多关注网络资讯啦,来易迅这个频道或者听取别的机主的口碑是最有参考性的。

比像素更重要的:焦段

记住一句话:拍不到的东西,与其一通糊拍最后删,不如选择不拍。定焦相机具有更性价比的画质回报,但每个焦段各尽其职,无法一统天下,这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太过于繁琐了。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作为最常用焦段,通常从28mm左右至85mm,包含微距则更佳。这种范围的镜头基本上是普通日常拍摄泛用性最强的。有些机器或许还有从广角一直拉到128mm左右的高倍变焦,当然这种泛用性会更强,最长焦段已经可以在不被别人察觉的情况下拍摄照片了,非常适合人文,但高倍率镜头所换来的画质偏弱也是需要各位权衡的,本人反正是对高倍变焦不感冒,如今手机拍照最简单方便,既然还买“相机”拍照,追求画质是必须的。

个人建议:选择24-85mm焦段区间范围内的,尽可能不要选择高倍变焦,另外请认准“光学变焦”,一切“数码变焦”请无视。

比像素更重要的:微距、大光圈

在焦段具备了良好的泛用性之后,如果镜头本身具备微距功能、最大光圈在F1.8左右(恒定光圈更好),就是非常极品的镜头,它会把泛用性再延伸到一个新的高度。微距就不说了,非常实用的一个功能,可以让你拍出许多有冲击力、感染力的照片,在构图上无比便利。大光圈则是除了让你稳稳妥妥的做一枚“虚化狗”,在暗光环境下,它是唯一可以和高感共同对抗噪点的好战友。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个人建议:未必要恒定光圈但F1.8左右的最大光圈必须有。微距则是能有最好,万一没有呢?那就了解一下镜头的“最小对焦距离”这个值,不要买回来才发现不凑得远一点根本合不了焦,那种镜头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不适合信手拈来随意构图。

比像素更重要的:重量

曾经的全民单反热,如今的秋风扫落叶。原因就在于一个字:重。不论你怀揣着一颗多么热忱的摄影之心,只要你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足够多的地方拍摄,你那沉重的设备成为吃灰利器只是早与晚的问题。所以除开职业摄影师笔者在这里只推荐两种人选择单反——有足够的时间走南闯北;有钱就不用说了,没钱怎么走南闯北不上班?并要以艺术级高度来对待照片,绝非不是用来传个BBS、发个朋友圈那么简单。第二种人则是有特殊拍摄癖好的,如高速物体如赛车、超远物体如打鸟等。反正一枚长炮本身就重得要死,后面挂的机身轻便与否已经没有性能本身来的重要了,所以必须选择单反。除此之外不建议各位选择单反,白色佳能100D除外。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剩下的分支:微单和卡片。微单具备折腾器材的乐趣元素,尤其是像索尼A7系列这些个微单王者,转接各种中古老头、新头,权贵头、屌丝头,应有尽有、乐趣十足。但笔者建议眼光尽量仅放在体积小巧的镜头上,太大只的镜头(尤其大炮)装在微单机身上会非常的头重脚轻不协调,整天感觉纤薄的机身快要给黑大粗镜头给折断了,轻出的那点重量却让你并没舒服多少,操控性却比单反差了太多。因此笔者建议要玩长炮的,不要入微单,直接进军单反行列,等微单的镜头技术彻底到达小型化再说。

请勿浪费rmb—如何挑选一台不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相机

至于卡片机,在初学者眼里一直是枚弱鸡。在固有思维模式下,“卡片机=画质烂”早已根深蒂固,“卡片机拍出单反的效果”成为了一句极度肯定对方摄影技术的用句。其实各位不用啊……卡片机也是可以拍出单反效果的啊,就像文中开头所说,感光元件够大,镜头够牛就OK,和技术没有半毛钱关系。其实个人认为卡片机是目前最适合普通百姓用机,完完全全的不二之选!因为你不没有折腾器材折腾镜头的需求,但你又有轻便携带的需求,在画质相当NB了的情况下,理性的人都会选择不可拆卸镜头、最轻薄的卡片机。笔者本人从买齐一套尼康系统,到白菜价甩光尼康单反,再买齐一套索尼最强大微单系统,到白菜价出光索尼微单,最终留下一台卡片机,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损失的RMB不会骗你们,这也是给想买便携相机但又觉得微单比卡片机“高一等”的新人一个提醒,你们所认为的“高一等”那完全是个幻觉……除非要折腾镜头,否则绝对不要买微单,买比微单更便携的高端卡片机绝对是没错的。

个人建议:没有高大上需求(商业需求、严苛环境等),不要买单反。没有折腾把玩镜头需求,不要买微单。没有2000以上预算,不要买相机,智能手机配合好的修图App已经很好了。

个人相机推荐参考:

卡片:索尼RX100全系(1、2、3、4代)

微单:索尼A7系列(A7、A7S,A7II;A7R不推荐)

单反:佳能5D3、尼康D8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