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宫廷画家】林良吕纪作品集(100幅图赏)

 C音MM 2015-08-20

中国书画印

林良双鹰图轴纸本水墨淡设色 275.6× 99.1厘米 大都会博物馆藏


林良,约生于1428年(宣德三年),字以善,南海(今属广东省)人,卒于1494年(弘治七年)前,享年六十余岁。且按照1464年(天顺八年)前林良入宫计算,其时林良三十余岁,画艺已经成熟。“始,主事颜宗善山水,知府何寅善人物,皆乡先生也。良每学之,独畏宗,曰:颜老天趣为不可及也。晚复为白描小景,然终不及翎毛花草之工。后拜工部营缮所丞。夤缘巨挡,得直仁智殿,改锦衣卫镇抚。良善谑咏,已而沾士大夫膏馥,为诗始颇有可观者。都御使何经号敏捷,日与之剧饮唱和,或顷刻成诗百篇,因结为兄弟,良由是名益显云。”这两位可以说是林良较早的师承,“虽然后来他以花鸟著称,山水和人物均无闻,但无疑在造型和笔墨上有所得益,从而奠定了较扎实的根基”。

在永乐至成化年间(1403-1487),以绘事供奉内廷者多直仁智殿。林良直仁智殿时地位也不高,与百工杂流为伍,尚属画工之列。后改锦衣卫镇抚,才算有了从六品的较高官职。所授为武职,有品级之分,官阶一般比文官高。由于锦衣卫恩荫寄禄无常员,没有固定的员额限制,故很多受皇帝恩宠的宫廷画家得授锦衣卫武职。但他们仅领奉薪,不事其职,亦无实权。“林良任锦衣卫镇抚后级别有所提高,能经常应诏作画而接近皇帝,并有机会观赏到不少内府藏画,还结识了其他宫廷画家和一些朝廷王公大臣,这些都对他的画艺提高和声名播扬起了重要作用。

明 林良 鹅泳图弗利尔美术馆藏

明 林良乔林百雀图卷 纵28.6cm 横498.2cm 绢本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明 林良秋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鹰〉为明代花鸟画家林良之作,幅中署款「林良」。在宋、元时代的画坛,就常能见到鹰类追捕鸟禽为主题的画作,通常以细腻的用笔与设色,描绘鹰类迴身俯衝,捕捉禽鸟的景况。林良採取类似的图绘模式:飞翔的雄鹰俯身扭转头部,以锐利的眼神盯住猎物,被追逐的八哥鸟落荒而逃,露出惊骇的神情。不过,林良鹰画有其特殊之处:他刻意在画面中央偏左侧,增添横出的枝柯,藉以平衡鸟禽的比例,暗示两者在空间的前、后关係。另外,更以具备个人风格的写意「没骨」技法,以迅速地笔墨点染技巧,精準地捕捉自然界惊心动魄的一刻。

明 林良双鹰图上海博物馆藏

明 林良双鹰图绢本淡设色 166×105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 林良竹禽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明 林良画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林良花鸟

明 林良秋林聚禽图广州美术馆藏

林良雉鸡图

明 林良芦雁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茶白羽图轴(上海市博物馆藏)

明林良 凤凰图 (日本相国寺藏)

明林良 孔雀图 (美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孔雀图

林良花鸟上海拍品

芦雁图

林良松鹤立轴

林良双鹊图

林良芦雁手卷

林良鹿立轴

林良芦雁图

林良花鸟立轴

明 林良 芦雁图
明 林良 芦雁图
林良
鳥水墨紙本

林良 四喜双鹰图立轴

林良双鹰图轴

林良鹰图轴

林良寒芦栖禽图立轴


岁寒三友

林良(款) 芦雁立轴

林良鸟语花香立轴

林良(款) 柳塘鹭影立轴

明 林良 芦雁图




吕纪作品


吕纪 桂菊山禽图绢本设色 现藏故宫博物院



吕纪(1477~?)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以花鸟画著称,初学边景昭工笔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响,后临仿唐宋诸家名迹,遂自成一体,独步当代。其花鸟画风呈两种面貌,一作工笔重彩,精工富丽,多绘凤鹤、孔雀、鸳鸯之类,辅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气。另一类为水墨写意画,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他亦兼善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马远、夏圭画法。他的花鸟画风在当时宫廷内外影响甚大,继承者不乏其人。

  明弘治年间,入值仁智殿,官至锦卫指挥使,是明代与边景昭、林良齐名的院体花鸟画代表画家。其绘画风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水墨为主略淡彩,用笔较为豪纵,另一类则是设色浓丽,用和工致,具有富丽的宫廷装饰趣味。吕纪由水墨淡色画转为工笔重设色画,更直接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不同皇帝的不同口味,具体说来就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欣赏口味不同于他的父辈成化皇帝朱见深,从而造成了吕纪多画凤凰、雉鸡、仙鹤、孔雀、鸳鸯之类,杂以花木草石,具有生气。工笔着色与水墨写意能,并善于将两体结合。吕纪初学唐宋各家和同时代的边景昭,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花鸟设色鲜艳,生气奕奕,被称为明代花鸟画第一家。据说吕纪在画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对皇帝劝谏,皇帝知其用心,曾说:“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其代表作品有《新春双雉图》、《桂花山禽图》、《残荷鹰鹭图》、《秋鹭芙蓉图》等。

吕纪 残荷鹰鹭图绢本设色 纵190cm横105.2cm 故宫博物院

吕纪 秋鷺芙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吕纪 荷渚睡凫 轴绢本 设色画 纵174.5公分 横104.2公分 台北故宫典藏

月夜时分,岚雾凄迷,芦苇、荷叶隐现其间,洲渚上栖息大雁四只。构图上只有近、中景,远景则多省略不绘。本幅虽有吕纪名款,然有存疑之处,且通幅之笔力较为薄弱,当非吕氏之原迹。但其景物布置与气氛营造与另一张本院收藏吕纪「秋渚水禽」颇为接近,故此应为一相当忠实于吕氏风格之仿作,可从此画中一窥吕纪写意风格的面貌。

吕纪 杏花孔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以一姿态优雅的盛开杏花树圈围出一对姿态各异的孔雀,周围红白牡丹盛开,树梢麻雀跳跃,画面用色华丽且细緻,整体呈现一既优雅又不失热闹的景象。杏花为春天的象徵,孔雀与牡丹意指富贵,而「雀」与「爵」谐音,则暗示高官禄位,为原本富丽堂皇的表现更添吉祥寓意。

吕纪 秋诸水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萧疏雪景,江天如墨。群凫畏寒相依,多已入眠,衰柳上栖息著冻雀寒鸠。作者充分掌握真实情境的氛围,令人体现冬日的寒意。笔墨色泽展现吕纪浑厚的风味,但更为朴实简洁,和其别的作品相比较,更添一层古朴的趣味。

吕纪 秋诸水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烟岚迷漫的秋夜,明月半悬。芙蓉、芦苇坡地栖息豆雁四隻,三已入眠,一对月长鸣。幅中画花鸟的笔法工细而不刻板,画坡石则写意。不但表现雁群夜间栖息时,由一雁警戒守夜的习性,也画出秋夜的凄清,并寄託著借时、借景抒发情怀的心境,是表现吕纪结合工写,擅于掌握情境气氛特色的代表作。

明 吕纪南极老人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217厘米 横2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吕纪 榴花双莺图绢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吕纪 寒雪山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吕纪 梅茶稚雀圖絹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

吕纪秋景珍禽

明 吕纪 双雉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吕纪鹰

吕纪毛鸡图

吕纪五伦图

梅花鸳鸯图

吕纪丹凤朝阳

明 吕纪 竹禽图故宫博物院藏

吕纪归雁图

吕纪 九鹭图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吕纪新春双雉图

吕纪 狮头鹅图辽宁省博物馆

吕纪 溪鹤图绢本水墨设色 (美)私人藏

吕纪 崖下花鸟图轴绢本水墨设色

吕纪三思图

吕纪焦岩鹤立图

吕纪孔雀凤凰两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