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关外关治胸痹【草根一生】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5-08-20
                                            [转载]内关外关治胸痹【草根一生】                       心绞痛属于中医的“真心痛”“厥心痛”“胸痹”范畴。
 
辨证要点
 1.痰瘀阻络 胸前剧痛,痛有定处,胸脘痞满,恶心呕吐,心悸心慌,苔白腻,脉滑。
 2.瘀血阻络 心前区剧痛,痛有定处,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胸闷,憋气,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涩。
 3.阴虚阳亢 心前区剧痛,气短乏力,心悸心慌,胸闷憋气,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盗汗,面部潮红,肝阳偏亢,头痛头晕,舌质淡或舌红,脉细弦或细数。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不通则痛,呈发作性。急性期治疗以通为中心,通则不痛,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恢复期以药物治疗为主。
 
取穴: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取穴为主。
 第一穴:内关穴,适于瘀血阻络证型。
 第二穴:外关穴,适于阴虚阳亢证型。
 方义:内关穴是心包经络穴,能宽胸理气,活血通络而镇痛。外关穴属少阳三焦经,能通利三焦,三焦通全身上下均通,舒调气机,行气活血止痛,故治胸痛。
 
操作方法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者用平补平泻法。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内关穴0.5~1寸,得气后,实证用泻法捻转,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兼并用平补平泻法捻转。每间隔5分钟捻转1次,以增强针感,捻转3~5次,每日治疗1次。5天为一个疗程,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外关穴位于腕背横纹后2寸,尺桡骨之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用1.5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外关穴0.5~1寸,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每5分钟捻转1次,捻转3~5次,5天一个疗程,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或转诊。

临证心得
单穴针刺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期,对于缓解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效果。但治疗要采取综合措施,配合药物治疗,在缓解期以药物治疗为主。

单穴针刺内关穴或外关穴,所以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是因为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缓解冠状动脉血管痉挛,从而缓解心绞痛。内关穴是治疗心绞痛最有效的首选穴位。对于肝阳偏亢、气血瘀滞、络脉不通引起的心绞痛,选外关穴针刺,效果尤其显著。因此,外关穴也是治疗心绞痛的要穴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