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贴肚脐也能养脾胃!这些中医养胃小方真奇妙!

 leo953 2015-08-23
贴肚脐不光能治痔疮啊!

开胃肚脐贴

炒山楂10克、炒莱菔子、炒鸡内金各6克、研成细粉,每晚取1到3克,用白开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在脐中,再用脱敏胶布固定,早晨取下,每日一次。

这个中药小方专门开胃口用,特别适合那种胃口不好、看啥都不咋爱吃、甚至总感觉胀肚的人。

食欲不振,吃点东西就胀,中医叫纳呆。纳是容纳的意思,中医讲水谷(饮食)容纳于胃,故称胃主受纳,所以如果胃的受纳功能降低,食欲就会减退。

食少纳呆,无不关乎脾胃。脾胃之气健旺,升降自如,则能纳能化;脾胃之气虚或气滞,则出现食少纳呆、腹胀。

很多人尤其是上点岁数的朋友,长期食欲差,吃饭不香,餐后腹胀,不少人因此体质变差,甚至出现贫血等症状,严重的威胁健康。

中医有“人以胃气为本”,“以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说法。

胃不仅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免疫器官。

在保证胃肠本身消化与吸收功能的同时,还参与调节全身几乎所有系统或器官功能的活动。因此,胃出问题,会引发老人多器官紊乱,出现多种临床症状。


这个方子里的炒山楂消食积、助消化;炒莱菔子通滞气、助消化;炒鸡内金健脾胃、助消化。它们三个放在一起,自然是强强联手了!

“敷脐法”是中医一个很有名的办法,很有历史。敷脐法就是选用恰当药物,制成剂型(粉、糊、膏)填敷脐中,以治疗疾病。

脐也叫神阙,自古只灸不针,到唐代成为药灸并用,即用药灸来治病,效果出其不意的好。


南方美食椒肚汤也是养胃好手!

椒肚汤

准备白胡椒1到3克,新鲜猪肚100克(洗净,切粗丝),生姜、大葱适量。一同放进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小火煲汤,等猪肚熟了,加适量的调料。趁温乎的时候,喝汤,吃猪肚。

每个星期吃1~2次比较合适。

椒肚汤在南方比较流行,后来大伙发现它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对这些症状有效果:1、胃口不好;2、平常爱吃热乎的、软乎的;3、稍微吃不对(凉点、硬点)胃就丝丝拉拉的疼。

其实这些症状都是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稍稍吃不对、胃总是丝丝拉拉的疼,在中医学属于“胃脘痛”的范畴。


白胡椒性温热、善于温中散寒,对胃脘冷痛、腹泻都有缓解作用,与猪肚合用具有养胃健脾、止痛的作用,主治浅表性胃炎。

据说唐代医家孙思邈是爱吃椒肚汤的主儿,他每次进西安必吃此物。

开始吃时味道不好,他就拿出身上背的药葫芦倒进一些药粉调味,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胡椒、桂皮、大茴等芳香温胃之类的中药。

后来他就把药葫芦送给了店主人,这道菜还成了这家店的招牌菜。


养胃小饮料:茯苓奶、陈皮茶

做法:陈皮5克泡水代茶饮,茯苓10克打成粉兑入牛奶中饮用,这是一天的量。

它俩尽量不在一起用。饭前半小时左右喝一杯陈皮茶,开胃效果会很好。

能起到刺激味觉、增强食欲、减少油腻的作用。茯苓奶就两餐之间喝,养护脾胃改善食欲。

据清朝宫廷医案记载,慈禧50岁之后脾胃一直不太好,御医很着急,就想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就是把她平常爱吃的茯苓点心跟爱喝的奶一起做成茯苓奶,慈禧喝了一段时间,胃口稍稍有些起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