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趣味诗(29)

 昵称503199 2015-08-23

中国古代趣味诗(29

 

01.同头诗  02.绕头诗  03.数谜诗  04.拆字诗  05.字谜诗

06.联边诗  07.连环诗  08.宝塔诗  09.藏头诗  10.一字诗

11.嵌字诗  12.叠字诗  13.复字诗  14.数名诗  15.十字图诗

16.联珠诗  17.离合诗  18.独韵诗  19.翻韵诗  20.八音诗

21.盘中诗  22.回文诗  23.回文词  24.回文曲  25.药名诗

26.歇后诗  27.独桥诗  28.间韵诗  29.促句诗  30.幽默诗

31.谜语诗  32.缀名诗  33.集句诗  34.偷声诗  35.柏梁诗

36.同调诗  37.哲理诗  38.尖塔诗  39.神智体  40.韵字诗

41.掉脚诗  42.吃语诗  43.叠韵诗  44.同声诗  45.双声诗

46.穴名诗  47.星名诗  48.姓名诗  49.地名诗  50.五行诗

51.转韵诗  52.排比诗  53.卦名诗  54.节气诗  55.四季诗

56.六忆诗  57.八音诗  58.十二时  59.建除诗  60.粘对诗

 

29.促句诗

 

“促句”一词最早见于《天厨禁脔》,其创作实践可以追溯到先秦。秦始皇的《峄山刻石》不是促句格,完全成熟的促句格出现在初唐。其创作规则无外乎两条:每句用韵;每三句一换韵。至于篇幅长短,则根据内容需要而定。促句体有意打乱格律诗二句一韵的节奏,改为每三句为一个用韵单元,称为“一迭”。—迭内句句协韵,每—迭之后又不断换韵。每首诗多为两迭六句,三迭或更多的很少。

促句换韵体与“掷韵体”颇为相似。但掷韵体每个韵句单元为两句,促句体为三句,韵位的频率节奏不同,因而掷韵较促句韵,更给人以韵位密集频转、节奏急促、声调激越的感觉。

促句诗是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转韵,须有气韵,有胎息,非多读古诗,不能应手也。否则掉转不灵,便失之滞,锻炼不精,又失之俗。

刚刚按,此种诗因用韵密转换快,适用于节奏急促有力的诗。写气愤、焦急、紧迫情事的可用。

 

悲秋 宋筠

 

江南秋色摧烦暑,夜来一枕芭蕉雨,家在江头白鸥浦。

一生未归鬓如织,伤心白鲁枫叶赤,偶然得句应题壁。

 

芦花如雪洒扁舟,正是沧江兰杜秋,忽然惊起散沙鸥。

平生生计如转篷、一身长在自忧中,鲈鱼正美负秋风。

 

上诗“暑”、“雨”、“浦”三字为一韵,“织”、“赤”、“壁”三字为一韵。然六句却有六转。第一句是虚写秋来,第二句是实写秋来;第三句是因秋思家,第四句是思家不归;第五句是怕到秋深,第六句是作诗悲秋。层层都到,可与文忠公之《秋声赋》并传。

这种二迭的促句诗,和后来的《浣溪沙》词巳非常相似了。

 

三迭的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

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吃逢一豆。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城西野桃寻小红。

 

对月用促句换韵体 胡仔

 

青玻璃色莹长空,烂银盘挂屋山东,晚凉徐度一襟风。

天分风月相管领.对之技痒谁能忍?吟哦自恨诗才窘。

扫宽露坐发兴新,浮蛆琰琰抛青春,不妨举醪成三人。

 

多迭的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东师西门伫献捷。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韵位密集,节奏急促有力。(待续)

 

中国古代趣味诗(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