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灵魂的六项修炼07

 笑尘一梦 2015-08-24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佛教的修行理论

磨练心性和提升灵魂不可或缺的修行,依据释迦摩尼的开示,共有以下六项:

一曰布施。(如来佛手持佛珠笑吟吟地看着西天取经路上的唐僧和悟空)拥有一个为世间、为人类的利他之心。所谓布施,一般是指施舍,原本的意义就是说就算牺牲自己,也要竭尽所能与众人为善,再者,就算力有未逮,至少要有此良善的心。心中若充满为他人着想的念头,心性自然就能获得提升。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例子:《致富之道》

二曰持戒。(如来递给唐僧一个金头箍,让唐僧给悟空戴上)这是在告诉我们戒除不可为的恶行,以及遵守戒律的重要性。人类有各种烦恼,贪、嗔、痴三毒尤其难以摆脱,因此更要克制烦恼,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举凡不知足、贪得无厌、怀疑、嫉妒、憎恨等,克制这些烦恼和欲望本身,就是一种持戒。人要能自我控制,才有意志去完成想做的事,才能避免失控所导致的痛苦和烦恼。故事:生命的递减

三曰精进。(戴着金头箍的悟空一路兢兢业业地陪伴着唐僧去往西天,常常踏上云端探知未来路途)对任何事全力以赴,达到“不输给任何人”的程度。纯粹一心,心地不杂不乱,始终一心,绝无变异。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也就是努力。这里所说的努力,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去做,而是一种态度。不论什么事,都不敷衍了事,而是认真、专注的做。完全“沉浸”于事中的境界。观乎古今中外伟人的一生,都在告诉我们唯有精进,才能使自己的心性获得提升,人格得以升华。
  • 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 成为“自燃型”的人(可燃,不燃,自燃)
六个精进:
  1. 戒骄戒躁
  2. 行善积德
  3. 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4.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5. 每天自我反省
  6. 感谢生命
四曰忍辱。(当唐僧受到妖精的迷惑反而责难悟空时,他只有一边忍耐着师傅的责难,一边与妖精周旋)不能为苦难所屈,要忍耐到底。人的一生有起有伏,遭遇各种苦难在所难免,然而决不能被困难击垮,也不能逃之夭夭,应该忍耐再忍耐,努力再努力,这样才能锻炼我们的心,淬砺我们的人格。

五曰禅定。(取经的路上,悟空有时回到花果山水帘洞,整理自己的思绪,在众神的教导下整理自己胶着的情绪)让混乱的思想平静下来,处禅内定,专注一境。我们常常被时间追着跑,忙碌中度过每一天,因此每天应抽时间静下心来,观察自己,集中精神,让摇摆不定的心坚定下来,坐禅或冥想,时刻督促自己了解所经历和努力的事情的真意,从而做到有取有舍。

六曰智慧。(最终,悟空伴随着唐僧师徒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对事物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 处理的能力。当你做好前面的五项波罗蜜,就可以迈入宇宙智慧,即开悟的境界。规范天地自然的根本道理,主掌宇宙的真理,就离你不远了。钱宏解读: 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先生,以他65岁高成就剃度之躯,从惮悟的意义上,把作为身心灵相互作用的宇宙生命自组织力—— 子力,甚至我们灵魂注定要经受累世历练的慧命,说得太透彻了。他这里说的智慧,与我们平常理解的智慧不一样,我们平常理解的智慧,基本上限于谋略范畴,最多再加上对一般事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这里说的智慧,是一种大道至简、大能至慈、大爱至纯,与天地万物共栖、共济、共生,乃至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以太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