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习要诀:如何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呢?

 江山携手 2015-08-28
复习要诀:如何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呢?

陕 西 杨幂
 
 

  复习教学时,教研部门和学校都强调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呢?
  复习教学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对毕业班的老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话题。可是,若要追问为何要回归教材、如何回归教材,则很多老师(哪怕是担任多年复习教学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回答出来。从笔者调研情况看,有不少教师认为回归教材就是课后学生自己看教材;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复习时学生已经有一本比教材厚很多的参考用书,没有必要回归教材。于是乎,复习教学回归教材往往成为一句空话。为落实“复习教学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何谓“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就是根据复习计划,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或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带着一定的目的与任务,利用课内外时间深入研读教材,以实现温故知新、提升复习效果的一种复习策略。因此,回归教材不是简单的看课本,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看──研读,而且是带着目的和任务去研读。 

  二、为何要“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是一种复习策略,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温故知新、归纳整合、深化认识等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教材的再次研读,使逐迷糊淡忘的知识及其应用条件与价值得以清晰、相关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得以进一步梳理、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的相关内容得以归纳整合,或者明确相关问题对应课本中原型、解题所使用的知识与方法等在课本的出处等。

  三、如何“回归教材”?

  关于回归教材,有两个形式:一种是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的回归教材,此种回归具有非常强的个体性,一般都是学生自行利用课外时间回归;另一种是教师根据大部分甚至全体学习的情况、结合考试内容要求及复习教学要求而安排的回归教材。此种回归往往不仅仅在课外,而且还将在课堂──在课堂上结合复习教学任务去回归。这里重点探讨第二种回归(称之为“群体性回归”)。
  由于“群体性回归”教材是教师指引下的回归,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导向。换句话说,“群体性回归”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借助一定载体去研读教材。此类回归,对于教师来说,其中心工作是如何将回归教材所欲达成的教学目标转化为某种载体,从而使学生研读教材有明确的抓手,而不仅仅是泛泛的看书。
  一种有效载体是问题──落实教学目标达成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研读教材,实现温故知新、归纳整合、深化认识等的目的。此时,教师应做的事情便是根据回归教材的目的选编相应的问题或问题串。该如何选编回归教材的导引问题呢?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明确教材内容的功能价值、复习教学的重点(通常也是考查的重点与核心),同时还要明确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或解决相关问题的疑难点或困惑点。
  以高中理科为例,“实验与探究”是高考的重点难点之一,也是高中复习教学的重要内容。该内容为何会成为难点?因为解决此类它需运用相关知识及研究方法、在明确探究目的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等,具有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的特点。高考“实验与探究”的这一特点,和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活动性栏目所追求的价值是一致的,而且高考在设计“实验与探究”试题时,往往会以课本相关探究实验为模板。这就要求复习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深入研读教材中“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栏目,明确科学探究的思维程序与方法,即解决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如何得出结论及结论的内容是什么等问题。为此,复习时可以编制如下导读问题问题框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本实验活动目的是什么?实验基于怎样的化学原理或已有经验作出猜想与假设?基于该猜想与假设,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条件、药品、操作等)来验证假设的?实验过程出现怎样的现象?哪些现象指出研究提出的假设的?现象、数据是通过怎样处理(定性推断、定量处理)的得出结论的?实验结果是如何呈现的?该结果有何适用条件或范围、有何适用价值、怎样适用这些结果处理相关问题?
                                                   (来源: 人教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