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神派的宗师和传人

 负鹏载舟 2015-08-30

火神派的宗师和传人 - 无中生有的日志- 网易博客

    火神派的开山鼻祖是郑钦安。郑钦安(1824~1911),名寿全,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以重视阳气,善用附子、干姜等辛热药著称,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川蜀,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火神派领军人物。

    郑钦安晚年设帐授徒,自然桃李众多,传人不在少数。从有限的资料中可知,人室弟子有卢铸之(1876~1963)先生,光绪十六年(1890年)从师于郑钦安, “三载亲炙,有闻必录”,继承郑氏学术思想,屡起沉疴,时人尊为“卢火神"。其子卢永定传其衣钵,在60余年实践中善用大剂附子、桂枝、生姜等品,屡起沉疴痼疾,民间亦尊为“卢火神"。卢铸之之孙卢崇汉亦以擅用大剂附子、姜桂著称,为当代火神派代表人

物,现为成都中医学院教授。可谓一门三代,薪火相传。

    郑钦安的学说著作传播较广,私淑、遥承火神派者更多,举其要者录之。

    吴佩衡(1886~1971),四川会理县人,云南四大名医之一。推崇郑氏学说,认为“郑钦安先生的著作是在实践中阐扬仲景医学的真理,其独到之处,能发前人所未发,我认为在治疗疾病上很有价值,可以作为中医科学化的基本材料。”解放后任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可谓桃李满门。其子吴生元、孙吴荣祖(现为云南中医学院附院主任医师)承其衣钵,皆为火神派传人。

    祝味菊(1884~1951),浙江人,弱冠人蜀,从刘雨笙等研读医经,42岁移沪行医,以擅用附子名噪沪滨,竞至“遂有祝派之称",可见影响之大。门人有陈苏生、王兆基、徐伯达、徐仲才、胡觉人等。

    吴佩衡与祝味菊二公均以擅用附子著称,人誉“吴附子"、“祝附子”,声名著于国内医坛,为近现代火神派代表人物,人皆知吴、祝二公擅用附子,却罕知郑钦安乃其学术宗师,可能与年代久近有关。

    唐步祺(1917~2004),四川名医。祖父唐蓉生以医闻于世,私淑郑钦安。唐步祺幼承庭训,研习郑氏之学,民间誉为“唐火神”。终身钻研火神派学术思想,晚年穷十五年之功撰成《郑钦安医书阐释》一书,堪称火神派正宗传人,弟子远及海外。

    还有范中林(1895~1989),人誉“范火神”,以及补晓岚(1856~195O),人誉“火神菩萨’’,刘民叔(1897~196O),人誉“刘附子”等川蜀名医,贵州李彦师,人誉“李附子’’等,均以传承火神派思想,擅用附子而有较大影响。

    其他还有重庆龚志贤、成都戴云波、无锡张剑秋、湘潭朱卓夫、西昌张紫衣、云南李继昌先生等,皆为当代名医,传承火神派衣钵,以擅用附子著称。限于笔者眼界,其他未知的火神派传人,尤其在民间,更是不知凡几,无疑已经形成火神派之绵延不断的人才链。

    回顾一下,医史上除张景岳以擅用熟地而称“张熟地”,余师愚以擅用石膏而称“余石膏"以外,像火神派这样众多医家享有“某火神”、“某附子"之誉的现象,可称罕见,足证其学术观点和用药风格之鲜明,影响之深远。单从这一点上似乎可以说,其他医派都不可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