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沈贞《竹炉山房图》探究吴门画派之滥觞

 阴山工作室 2015-08-30


从沈贞《竹炉山房图》探究吴门画派之滥觞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明 沈贞 竹炉山房图 纸本设色 115.5x3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竹炉山房图》是一件古意盎然而又充满明初文人画情趣的作品。首先是画的内容,作品描绘的是宋代画家大量表现的山村宁静生活场景,所不同的是在乡村的基调上,加入了文人高士的逍遥理想。通往蓬门的溪边小径上,一村民伫立其间,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溪对岸的竹林,茅屋之内二高士正品茗清谈,茅屋之外书童正在烹茶。远方山峦耸立,老树槎桠。竹绕山房,生趣无穷。远山近水,宁静安详,有条不紊。
       从山石的皴法上看,沈贞的画法受元四家尤其是王蒙的影响较大,苍润古拙,笔力强健,设色古雅,层次分明。整幅画的构图虽然采用的高远法,但自左下斜穿而上的河流,打破了平铺直叙的结构,这也是宋代院体山水画中常用的构图方法。
       右上角的楷书题跋的书法风格和后来的明四家有很大不同,显示出沈贞对唐代楷书的重视。沈贞的传世作品绝少,此画是沈贞在昆陵为馈赠普照法师而作,时代风格鲜明,与刘珏、杜琼等吴门画派先驱风格接近,我们可以从中探究沈周、文征明画风的出处,了解沈贞、刘珏等明代早期画家在吴门画派形成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进而勾勒出明代绘画发展史的主体脉络。
       沈贞(1400-1482)一名贞吉,号南齐、陶然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画家沈周的伯父。工唐律,善绘事,山水取法董源,略具烟林清旷、平淡天真之趣。弟恒吉亦能诗画,家中僮仆,皆谙文墨。



■本文系阴山工作室原创,转载请保留此信息。

从沈贞《竹炉山房图》探究吴门画派之滥觞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