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好弧圈球正手和反手都可兼得吗?(配上最动感的小画图,包你明白)

 静幻堂 2015-09-02

很多球友都讨论过这个问题:究竟是正手弧圈难练还是反手弧圈难练?

前段时间讨论的问题:“正手弧圈难练还是反手弧圈难练”一帖,吧里朋友们有的说正手拉难、有的说反手拉难,比较一致认为正反手两面拉会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要么正手好,要么反手好,练好了正手反手会变差、练好了反手正手会变差,两面存在互相干扰、此消彼长的情况。一面拉得顺容易,两面同时都好就很难练。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本人提出一点个人的初步看法,希望抛砖引玉,大家来讨论、补充。

两面此消彼长原因的猜测:


一:准备姿势的原因


反手拉时,上体向正前下方或稍偏左的方向下压重心(图一、图二),而正手拉时,身体却是向右下方倾斜并下降重心(图三)。我们知道,身体向右倾斜时反手会不顺,打反手身体宜正一些;但正手球需要身体稍向右倾斜,太正时正手会不顺。

反过来说,如果站正(身体中线-脊椎略重合于垂线),身体方向与反手拉引拍的方向相同,反手拉向前下或左前下弯腰降重心就可以了,引拍比较快。但正手拉引拍需要向右倾斜较大角度,引拍会慢了,或引不到位时正手就不顺。所以身体较正的时候利于反手拉,这时重心居中、两肩高度差不多。
同理,如果站位时身体向右倾斜(身体中线-脊椎向右弯与垂线成一个角度),重心居右,右肩稍低于左肩。由于身体已经稍偏右,向右下引拍将减少了弯腰向右倾的角度,等于利用静态的准备姿势帮助了一部分引拍,这样引拍就快和容易到位,正手拉就较顺了。

另外站正时反手拉发力容易集中、正手拉时由于肘部和身体距离较远,发力就容易散,也容易形成拉手、抬肘等问题。右倾的站法,正手拉时肘部和身体距离较近,发力会比较集中,但反手时肘部距离身体较远,发力容易散,也容易架肘。还有一种重心偏左、右肩稍高于左肩的站法,效果有点接近重心居中的站法,这里就不讨论了。
建议:站位时在偏中和偏右之间,采取折衷的办法,可能利于两面拉。

二:还原线路是否完整或能否充分还原放松的原因


先看为什么正手连续拉时会顺畅?如下图,红线是击球挥拍弧线,先放松迎球,触球前或触球时收紧发力,绿线是还原线,通过还原的动作过程,把触球后收紧了的肌肉放松,还原到原位时,肌肉就得到充分放松了,下一拍拉球能够顺畅。所以红绿线是一个完整的挥拍-还原的长椭圆逆时针线路,是一个从放松到收紧再到放松的过程。

根据击球时身体和手运动方向一致的原理,拉球发力时身体内部也是相应发力的,手是逆时针轨迹,身体内部(胯腿腰)也应有一个同方向(逆时针)的感觉,也是放松-收紧-放松的过程,手放松时身体内部也放松,手收紧时身体内部也收紧,即手和身体在松紧的时间上也是一致的。虽然手的轨迹略象长椭圆,但身体内部不一定有个椭圆在转,但应该有一个松-紧-松的循环过程,图中身体里的小椭圆是指内部的松紧循环感觉。由于正手连续拉时手和身体互相配合,能够完整地还原放松-发力,所以正手连续拉就很顺畅。


而正手拉变反手拉时,拉球结束时手不是还原至原位,而是折个方向做反手引拍动作,没有或只有很短的还原路线,而且到反手的引拍位置比正手原位要短,不能通过引拍动作充分放松,因身手一致,手没有放松,身体内部也没得到充分放松,所以身体内部是在紧的情况下做反手引拍,这样反手就觉得不顺畅了。

同理,反手连续拉时,还原线路完整,身体和手得到充分放松,动作就顺。转正手拉时,还原不完整,引拍距离短,身体未充分放松,变正手拉时不顺畅。


建议:正手拉或反手拉结束时,转另一面不要马上立即引拍向另一面放,最好先调整一下姿势为平常的准备姿势,象多尼克老瓦-佩尔森教学片里介绍的,不论正反手,结束后先把手往右前方放一放,同时稍弯腰降重心,这样有了还原放松阶段,有利两面转换拉球。

三:正反手拉球身体内部互相干扰、抵消的原因


前提:我们都知道,拉球不能光靠手发力,身体当然需要发力的,所以发力时身体内部不能松,这样动作会散掉,身体内部也不能象铁板一块那样收紧,动作会僵硬。应该有松有紧、并且有松紧变化。

正手拉变反手拉不顺:


正手拉时,也是先松再紧。身体先带手从后下往前外上方放松迎球,然后发力时向前-左前上挥拍,即发力时手是由外往里,因身体和手一致性原理,身体里(腰里或胯腿里)也是从外向内收紧发力,有点象从外往里压缩紧,最后身体里内侧紧张而使腰或胯部紧张。而反手拉时,是从身体内侧向外侧挥动,动作和力量好像从腹胯中“拔”出来,反手拉同样要求先松再紧,但由于正手拉完后把身体内侧压紧了,反手拉开始从这个同样的位置出来,由于这里被正手拉收紧了,反手拉由紧张开始发力肯定就不顺畅了。

反手拉变正手拉不顺:


反手拉发力动作结束时,身体内部收紧了,如果髋胯部紧张了,转正手拉时难以向右倾斜弯腰引拍和降重心,
引拍不到位、不充分的情况下,自然拉球和发力也不顺畅了。
建议:调整正反手身体内部的控制部位和发力部位,使之互相不冲突、不干扰抵消,而和谐兼容。

四:握拍原因


握拍有反手利和正手利之分,对正反手拉球有利弊影响,这是大众皆知的,就不啰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