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教的经验与理念 “教学工厂”是指将工厂的操作模式与实践项目引入学校教育环境,在校内建立具有先进技术和完善设备的逼真的教学模拟环境,使学生定岗实习、企业项目研发和学校理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学工厂、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创新、灵活而又富有弹性的教学系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模拟—效仿—融合的教学流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学习环境,便于他们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对于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将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敦促教师不断进修和学习专业实践技能,实现从教学到实践的自我提升;可以强化学校与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加深教学过程与企业环境的有效结合,促进职业教育的高效发展。 “项目教学”是指以教学工厂为平台,将企业的具体项目引入教学过程,项目的设计、操作和完成等流程均与企业相同,也就是采用实践性、操作性的项目现场,将完整的企业项目流程引入学校教学范畴,在企业工作环境下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实操能力。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项目均来自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而非模拟仿制的,没有既成的范本或成果可以参照,而且涉及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甚至超出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及时补充或提前自学相关知识并要锻炼自身较强的独立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项目教学是必须通过教师将项目分解成具体任务,然后再组织学生实施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具备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和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参与过类似的项目运作,才能更好地将企业所需与学生应学有机结合起来。 “合作无界化”是指打破系部、个体的界限,将学校掌控的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比如:系部相互之间可以共同研究、协作开发、联合承担各种大型项目,教师也并不固定属于哪个系,而是通过参与项目由学校统一协调管理;通过建立局域网站将全校师生所参与的具体项目的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汇总起来以供大家分享借鉴、学习交流,有效地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鼓励不同专业间的学生相互合作开展毕业项目,或者寻找在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无界化合作,通过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培养出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无货架寿命”理念是指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职业寿命是否缩水,不能因为从业时间长短或者职称级别高低等因素而持有干到头、不想干等思想,要时刻关心自己的“货架寿命”,不断学习、充电、“保鲜”。为此,学校制订了严密的教师引导培训计划,没有年龄束缚和岗位限制,只要具备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就可以获得学习机会,并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方向实行轮岗工作制,通过在不同岗位的工作经历深入挖掘每位教师的业务潜能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应通过教学科研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使自己与科技更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使自身的价值持续增值而不是贬值,以此来确保个人教师职业的“无货架寿命”,为校企合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建设对策 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路。高职院校要想进一步办出质量、办出品牌、办出影响力,就必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自身优势更新办学理念,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此外,高职院校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思路要清晰,要明白利益共享是校企合作的现实基础,要思考企业在合作中损失了哪些利益又需要通过合作来实现哪些利益,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来尽可能地保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实际收益维持均衡状态,抑或使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高职院校应该反思是否可以把校方在合作中获得诸多便利,比如,通过借用企业的场地、借用企业的产品、借用企业的员工、借用企业的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等,改为企业借用学校的场地、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教师或学校的科研,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员工的职业技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换位思考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且又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新路子。 为了充分体现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的,高职院校要加大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优化力度,使教学与合作能够真正实现交叉与融合。首先,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方面,应有效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时准确对应实践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在现代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下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其次,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要以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为切入点,以项目引导型课程为依托,以工作本位学习为载体,科学设计“工”和“学”的衔接交替,重视学生校内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衔接,利用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最后,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应采用“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和项目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渐进式的并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多元化知识与技术,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与实践,主动学习,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产业单位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参加生产劳动的教育模式。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较弱,不能和企业处于对等的地位上进行合作,致使企业因利益难以满足而普遍存在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对此,第一,我们可以依托现有教学资源,通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实训基地以及教学团队建设集中优秀教师进行科技项目攻关,为企业提供真正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的技术支持和人才资源,并通过项目研发带动其他教师和学生知识技术和科研能力的更新,优化学校整体人力资源,体现学校的合作实力;第二,我们也可依托校园网络资源,谋划开发新的软件平台,建立各高职院校自己的经验知识库,对本校的教育教学成果、科技成果和技术开发经验、社会服务经验等进行系统化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供全校师生或全国其他高职院校分享,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创新能力;第三,我们还可以将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与社会服务和区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仅仅把培养学生作为校企合作的目标,而是要看到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前景、功能和作用,意识到校企合作既要成为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也要成为行业和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最终成为校企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整合关键纽带,校企合作才真正有生命力。 人才是连接校企合作的桥梁。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教师自我完善的有效机制,强化其参与高校进修访问和企业工作经历的数量和质量,才能确保教师具有不断更新的职业教育能力和科技研发能力,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和完成质量。首先,要大力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经历的一线人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协商并取得政策支持,准备合适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加宣传力度来吸引那些对教育感兴趣的企业人才,引进重点要放在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的研发及管理能力而不是学历、职务上,构建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大对校内教师的培养力度。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新加坡的人才激励机制,注重教师的持续学习能力培养,通过出台强有力的相关制度,鼓励引导和硬性要求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现有教师企业挂职制度,将教师到企业挂职常态化、规范化,使他们的职业能力时刻“保鲜”。最后,高职院校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文化建设,要确保依靠文化引领而不是制度约束来提高教师对职业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的业务素养,确保教师能够自觉自愿地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坚持自我持续发展。 (作者: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 王常静) 聚焦职教资源中心 聚焦职教资源中心重装上线!为广大职校教师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职教资源下载!找论文、找课件、找试题、各种职教资源尽在聚焦职教资源中心! 1.返回文章顶部,点击蓝色“聚焦职教”进行订阅 2.搜索微信号“zjteachers”或“聚焦职教”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聚焦职教 官网:http://www. |
|